澤連斯基再度赴美,與上一次不同的是,這次他帶著一份「勝利計劃」,在專機還沒落地的時候,澤連斯基就急著給拜登「上奏」,預告今年秋天的俄烏局勢走向。
1、 豪賭秋季,烏克蘭能否絕地反擊?
在飛往美國的專機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罕見地進行了一次影片講話,「我們正開啟對美國的存取——現在我們正飛往賓夕法尼亞州。隨後,我們會前往紐約和華盛頓。今年秋季將決定這場戰爭的下一步走向。」
聽到這話,不少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想知道這位戰時領導人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澤連斯基透露,這次美國之行,是為了向美方送出一份堪稱「勝利計劃」的方案。看名字就知道,這不是一般的小打小鬧,而是烏克蘭的「終極大招」,旨在迫使俄羅斯「屈膝投降」。
澤連斯基信誓旦旦地表示,美國總統將第一個看到這份完整計劃,隨後它還將被介紹給美國國會。你說這話有多重?分分鐘擡高了本次存取的政治含金量。
2、「勝利計劃」暗藏玄機?
那麽,這個所謂的「勝利計劃」具體包含什麽呢?據透露,至少包括四點要求:
1.安全保障:盟友必須提供類似北約的安全保障機制,或者幹脆讓烏克蘭直接加入北約。
2. 入侵庫爾斯克:西方繼續支持烏軍行動,以便在未來與俄羅斯的談判中掌握「王牌」。
3.武器供應:烏克蘭需求什麽,盟友就得無條件提供,包括特定的現代化武器。
4. 資金支援:鑒於烏克蘭經濟已經被戰爭掏空,盟友得打錢,打錢,再打錢!
聽起來,這「四板斧」簡直要把西方國家給榨幹了。澤連斯基這種自信滿滿的態度,顯然認為勝利近在咫尺。不過,這份豪勇的「勝利計劃」是否真能落地生根,還得看美國人的臉色。雖然澤連斯基表現得霸氣外露,但美國方面似乎「毫無波瀾」。
在這個問題上,美國表現得相當冷靜和務實。他們深知,戰爭從來不是靠一兩張嘴皮子和幾句話就能解決的。這邊芬蘭還在起勁地要求把俄羅斯踢出聯合國安理會,美國那邊的回應卻是——「幹點實際意義的事情吧」。
3、澤連斯基又在「耍花招」?
其實,從某種角度來看,澤連斯基的「勝利計劃」更多的是一種戰略博弈。他不是真的認為俄羅斯會在秋季就此認輸,而是希望透過這種輿論戰術,在國際社會和國內民眾面前樹立一個強硬的姿態,為未來可能的談判爭取更多籌碼。畢竟,戰爭已經打到了這個地步,每一步都關乎國家的未來和人民的命運。
烏克蘭在歷史上一直是大國博弈的焦點,從蘇聯解體到顏色革命,再到今天的俄烏沖突,無不反映出其在地緣政治中的關鍵地位。
對於美國來說,支持烏克蘭不僅是對俄羅斯的制衡,更是推廣所謂「自由民主」的一環。因此,澤連斯基這次訪美,不僅僅是一次單純的外交存取,更是一場東西方陣營的較量。
從克里米亞事件到如今的東烏局勢,美國一方面對烏克蘭提供各項援助,另一方面也在謹慎評估自身利益和風險。拜登政府面對的是一個復雜的國際環境,既需要在烏克蘭問題上有所作為,又不能激化與俄羅斯的直接對抗。
澤連斯基看似強硬的「勝利計劃」,實際上也反映了烏克蘭對美國支持的高度依賴。沒有足夠的資金和現代化武器,所謂的「勝利計劃」很可能只是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