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南水北調工程中的河海人|楊小雲,守護丹江口工程逾半個世紀!

2024-02-02新聞

作為一項事關戰略全域、事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福祉的戰略性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歷經50年規劃和20年修建,耗資2500億,是最佳化水資源配置、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復蘇河湖生態環境、暢通南北經濟迴圈的生命線和大動脈。2020年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江蘇時,來到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江都水利樞紐。2021年5月13日,習近平來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源頭丹江口水庫。察江看水的每一步,都是心系水利的為民初心;殷殷寄語的每一句,都是著眼發展的高瞻遠矚。

在這條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中國河」建設營運過程中,活躍著一大批河海人,為南水北調的建設默默耕耘、獻計獻策,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了充分展示大國重器中的河海作為、河海力量和河海形象,激發廣大師生建功立業新時代的壯誌豪情,學校組織采訪了南水北調工程中的部份河海校友。即日起,將陸續刊發【南水北調工程中的河海人】系列專題文章,敬請關註。

五十余載丹江情 畢生耕耘潤兆黎

——記河川樞紐及水電站建築專業1963屆本科生校友 楊小雲

楊小雲,女,漢族,江蘇金壇人,1939年1月出生,1980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畢業於華東水利學院(現河海大學)河川樞紐及水電站水工建築系,從事漢江丹江口水利樞紐初期工程和大壩加高工程建設、管理工作53年,歷任漢江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局技術處主任工程師、副處長、漢江水利水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技術部副部長、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有限責任公司工程部技術顧問、中國水利學會工程管理專業委員會大壩安全學組成員等職。現為漢江水利水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處級退休幹部。

2014年12月12日,丹江口水庫首次實作蓄水160.27米,滾滾波濤以排山倒海之勢湧向北方,這宣告著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被稱為南水北調「水龍頭」的國之重器在經歷兩期工程後,實作中線全線通水。這一刻令在場所有人都激動不已,而在人群中有一位時年75歲的老人——楊小雲,作為唯一參加過丹江口水利樞紐初期工程、丹江口大壩新老混凝土結合試驗專案和加高工程的建設者,她已經守護了丹江口工程逾半個世紀。

半世紀守望為送一渠清水向北上

1963年是楊小雲來到丹江口的第一個年頭,當時的丹江口工程由於工藝和質素方面出現問題,已於1962年2月停工。停工前,已經澆築的約90萬立方米大壩壩體混凝土存在架空和冷縫、裂縫等質素缺陷問題。在多方努力下,丹江口工程將主體工程施工停下來,開始處理質素問題。楊小雲的第一份工作,便是進行補強工作的壩塊水泥灌漿實驗。在工程師前輩的指導下,她所在的施工技術處選定4個壩塊進行實驗,剛畢業的她懷揣著青年人的熱血與理想,義無反顧地投身一線,與工人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經過兩年的時間,施工技術處確定了采取壩體混凝土補強工作的灌漿和打孔方式以及選用的機電類別等關鍵步驟,最終向組織呈交了一份科學嚴謹的實驗報告,為丹江口工程復工準備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1964年底,丹江口工程的建設人員終於迎來了大壩重新開工,而楊小雲和同事們的成果也成功套用於1965至1967年的壩體補強施工,並經受了鉆孔取芯等檢驗工作的考驗,結果證明其完全合乎建設要求。

隨後,因為在壩體補強工作中的卓越表現,年輕的楊小雲被派去參加大壩深孔溢流面的混凝土澆築實驗。丹江口大壩的溢流孔由12個深孔和20個表孔組成,其中深孔泄流量極高,對溢流面澆築也有非常高的要求。當時業內常用的澆築技術是真空作業,施工工序多、工期長,而澆築工作又必須在一個枯水期內完成。面對這一難題,她和團隊夥伴沒有陷入「死胡同」,而是經過在現場反復實驗,創新性地提出了一種全新施工方法——在溢流面澆築的最後50厘米采用水灰比較小的低流態混凝土,並用人工磨面的方法進行銜接。這一工藝大大加快了施工進度,最終他們在汛期來臨前圓滿完成了任務。在此後的幾十年裏,丹江口大壩深孔溢流面在每年的檢查中都達到安全標準。此外,這套由丹江口工程建設人員率先開發的混凝土澆築工藝還被套用到葛洲壩工程等其他國家重大水利工程中,在中國的水利技術發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在之後的工作中,楊小雲先後參加了閘門漏水處理、大壩水下裂縫修補等重要工作,也見證了1967年丹江口大壩下閘蓄水、1968年並網發電以及1973年第一期工程完建等諸多歷史性的時刻,其中最令她難忘的當屬1983年的抗洪搶險工作。

1983年10月上旬,正值丹江口水庫汛末收水時期。然而,10月3日至6日,一場罕見的全流域性大暴雨突襲漢江流域,4天時間裏流域平均降雨量高達135.4毫米,作為漢江幹流的主要控制工程之一,丹江口水庫的洪峰流量更是達到了34300立方米每秒,洪水以萬鈞之勢奔騰入庫,毫不給人喘息的機會。楊小雲清楚記得,在大壩開啟5個深孔和8個泄洪孔,最大下泄流量達到19600立方米每秒的情況下,10月6日的水位仍達到了160.07米——已然超過丹江口大壩正常水位3米,巨大的泄洪流量讓閘門發生了劇烈的抖動,「我站在人行道板上,說話說不成,寫字寫不了,抖動的太厲害了」,她這樣回憶當時的情景。縱使腳下洶湧的波濤距離搶險人員所在的閘門頂只有7厘米,搶險人員們也毫不退縮,在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夜晚,她帶領她所負責混凝土壩的巡視檢查組成員無懼這樣的緊急兇險情況,沿著壩頂一寸一寸地檢查。在一周的時間裏,密切註意著水庫水位和壩體狀況,時刻嚴陣以待。最終水庫水位保持160.07米未上漲,並開始緩慢下降,在所有人的拼搏下,丹江口大壩的抗洪鬥爭取得了成功。

這次洪水說明現有的162米壩高還不足以承擔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龍頭」的重任,於是按照最初的構想,丹江口二期工程被提上日程。1994年1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透過水利部審查。初步設計後,長江委和長科院進行了試驗研究,多次召開會議,決定在丹江口現場進行大壩新老混凝土結合生產性試驗。現場試驗從1994年11月開始,而此時楊小雲還有4年就可以退休安享晚年,但她接到此項任務後,主動請纓,擔任現場試驗專案負責人。

丹江口大壩加高的方案在業內稱為「貼補戴帽」,新老混凝土結合是進行大壩加高工程「貼補戴帽」的關鍵性難題。據她回憶,當時長江委派出許多專家到國內外考察,得到的結果卻是國內外都沒有規模如此大的「貼補」加高工程,作為專案負責人,這意味著楊小雲和她的團隊只能自己研究摸索。專案試驗點選擇在二期工程的大壩右5、右6兩個壩段進行1:1的現場實驗,持續了5年,前後分3次進行,成功解決了大壩加高「貼補」施工中選用什麽混凝土、溫度對結合面有什麽影響以及如何處理開裂等諸多難題。每次實驗結束後,她都要加班加點地編寫實驗技術總結報告,及時將結果反饋給長江委,並用裂縫計、鋼筋計等不同儀器檢驗結合率——3次實驗共埋設了258套檢測儀器,她至今也清楚記得這個數碼。最終長江委結合有關試驗分析,對3次新老混凝土結合現場試驗作出了評價——資料可靠、施工工藝等可於用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

「我是全程參加這個實驗,從1994年11月第一次試驗到1999年4月第三次實驗結束,我全心身投入其中」,提及這次實驗,她無比自豪,「大壩加高的全工藝基本是我們實驗的結果!」2005年9月26日,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開工,當時年近古稀的楊小雲已經退休,在電視上看到大壩開工的訊息時,心情仍是無比激動與高興,「當時是很希望參加這個工程建設的」,她說。2005年1月她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公司返聘,如願繼續參與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的建設至2015年12月。十年裏,她參加了大壩加高工程建設以及蓄水、主體工程單位工程和其他專項工作驗收等關鍵性工作。

此外,在丹江口初期工程建設及執行期間,她負責對壩體裂縫進行監測、檢查和處理等工作。隨著大壩加高工程揭頂加高,發現初期的壩頂、上遊壩面和壩體內的裂縫數量增加較多,部份裂縫規模有所擴大,這一情況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視。2007年,中線水源公司委托長江設計公司編制【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初期混凝土缺陷與檢查處理報告】,她作為此項工作的業主代表,全程參加了壩頂、上遊面水上水下、廊道內裂縫等缺陷檢查及處理,以及初期壩體混凝土鉆孔檢查和閘墩層間縫檢查及處理工作。其中,在3右-右3壩段之間,采用繩鋸「鋸縫」切割5條橫縫,恢復各壩段獨立變形技術,以及老壩體上遊面水下裂縫等缺陷檢查及處理,技術先進、復雜、工程量大,創造了中國水利工程史上的光輝成就。

丹江口工程是三代人不變的堅守

1963年,24歲的楊小雲大學畢業分配來到祖國的腹地中部,投身到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建設中。在那個沒有高鐵動車的年代,從南京到丹江口800千米的路程需要幾經周轉,更換多種交通工具,可謂是路途艱辛。帶著全部行李,她與22名同學從南京浦口坐3天輪船先來到武漢,緊接著再改乘汽車去丹江口。當時的鄉村公路不像高速公路一樣平整,再加上盤山公路的起伏曲折,汽車開起來總是顛簸,這令本就暈車的她倍感疲憊。這段路程不僅足足花費了一周時間,途中還遇到了暴雨攔路,「我的那些書都潮了,曬幹之後又弄丟了」,她回憶起當時的雨夜,帶著惋惜說到。

丹江口的工作生活條件非常艱苦,施工人員住的是瓦房子集體宿舍,夏季暑熱難熬。來到丹江口後,她和她的先生周子明分配到丹江口工程局施工技術處一起工作。「參加工作還是非常開心的,因為可以領薪金了」,樂觀的她笑著說。她的先生周子明也在丹江口為國家水利事業的建設貢獻了畢生心血。周子明身體較為瘦弱,因長期工地工作患有胃病,受制於當時的醫療條件,一直沒能去大醫院查出具體病竈,沒有得到根治,堅持投入到一線建設,下工地,甚至承擔繁重的體力工作。1966年,他在施工現場炒沙子時突然暈倒被送進醫院,確診為胃潰瘍,做了手術。此後,他的身體狀況雖不能夠繼續奮鬥在建設一線,但他依然「閑不住」,從事技術、計劃管理等工作。「當時的觀測資料分散得不得了,他卻堅持組織很多人一點點去整理」,楊小雲回憶道。事實證明,梳理觀測資料對後續的工程管理工作發揮了很大作用,也為大壩加高奠定了基礎。

在躬耕丹江口工程建設之外,楊小雲也為水利工程文化建設貢獻了一份力量。她參加「回顧歷史 不忘初心」主題黨日活動,講述【丹江口工程記憶——紀念丹江口工程開工60周年】;為長江委的團員青年上微團課,介紹丹江口建設的輝煌歷史;擔任丹江口工程講解員,講述大壩的「前世今生」,更在耄耋之年編寫技術總結,為保障國之重器的安全執行發揮余熱。

直至今日,楊小雲依然時刻關註著丹江口大壩,幾乎每天都會到壩前公園裏走走,看看這座她傾註了畢生心血的工程。2014年接受采訪時,她說她的心願是希望看到丹江口水庫蓄水到正常高水位170米。2021年10月,她的夢想已經順利實作了。她笑著說,「現在我只想三件事,第一是看到丹江口工程整體透過國家驗收,第二是設計洪水位能達到172.2米,最後希望能看到引江補漢工程完成。」

矢誌於丹江口水利樞紐初期工程、大壩新老混凝土結合試驗和加高工程,楊小雲鍛煉了過硬的專業本領,樹立了「為人民服務」的治水初心:立誌向北方送水,立誌為人民造福!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幾十年來,楊小雲夫妻兩人伉儷情深,攜手在丹江口工作一生,奉獻了全部的青春和熱血,這便是最生動最美好的言傳身教。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初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兩人的榜樣示範教育下,他們的子輩、孫輩紛紛接過長輩們的接力棒,繼續在漢江集團為南水北調事業不懈奮鬥,賡續大國工匠的拳拳赤子心。

秉持「為人民工作」的殷殷華水誌

1917年,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恩師王維克曾就讀於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巧合的是,41年後,從華羅庚中學畢業的楊小雲與前輩步履合轍,同樣選擇了河海大學。提及當初為什麽師學農水專業,她直言離不開家庭的影響。在農業生產尚不發達的年代,生長在江蘇金壇農村的她日漸感到保障耕地正常排灌水的重要性,於是,投身水利事業的種子便悄悄在她心中萌發。入學一年後,農水系改組為河川系,她選擇了河川樞紐及水電站建築專業(五年),成為院系班級裏為數不多的女生。正如她所說:「搞水利事業建設是很光榮的事情!」

1958年是她入學的第一年,學校的吃住條件都較為簡單,但在物質條件不充足的年代,校園文化土壤卻並不貧瘠。她在工程館、水利館裏聆聽徐芝綸、陶碧霞等名師授課,求知若渴,打牢了紮實的專業功底。老師們不僅教會她知識,更幫她樹立人生誌向,「我們應該為人民工作」,這句她反復提及的話,充分體現了老一輩知識分子樸素而崇高的報國誌向。課堂學習之外,學校還組織同學們來到新安江水電站實習,看土石壩閘門,學金屬結構,了解水輪機相關知識。「咱們學校的教學紮實,比如學水工就不僅僅局限於專業內的知識」,她認為,華水人才培養最大的特色就在於水利專業學習知識面涉獵甚廣,相關專業的內容都要掌握。「這樣才能在應對復雜的實際問題時全面評估情況,攻克技術難題。」

除了重視人才培養和學風建設外,學校也關註學生們的全面發展。文體活動多種多樣,摩托車隊、體操隊等社團豐富了大家的課余生活。楊小雲加入了劃艇隊,經常和隊友們相約去玄武湖的水上俱樂部劃船,並參加了多次比賽。體育鍛煉增強了她的身體素質,也讓她結交了很多誌同道合的朋友,畢業時她專門做了相簿,把同學們的照片都貼在上面,一直珍藏到現在。

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在華東水利學院求學過程中,她厚學專業知識,勾勒一座座蘊含巧思的水工建築;畢業後,她傳承前輩風骨,成長為德才兼備的水利專家。而今作為一名傑出校友,她寄語青年學生要做到「認真學習、認真工作、認真做人」,才能真正做到「為人民工作」。

五十多年來,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貫穿了楊小雲的人生,大壩每一處,她已走過千百遍。楊小雲說:「大壩的每一個部件、每一處地方我都熟悉,它就像我的孩子一樣。」

正如一位母親,她傾其心血,陪伴著丹江口水利樞紐的成長,從大壩初期建設、加高完工到水庫滿蓄,丹江口工程是在她的守望下建成,巍巍大壩是最好的見證。從建設一度停擺到工程有序建成,從施工具體方案制定到執行管理條例編寫,從親歷1983年特大洪水搶險到守護江河一方安瀾,從攻克新老混凝土結合難題到大壩加高技術創世界先例……半個世紀的堅守,是這位「母親」不讓須眉的擔當!

END

RECOMMEND

推薦閱讀

推TA上頭條 | 與水結緣,水之子丁子涵一直在路上! 【科研速遞】河海大學在新一代多源降雨校正融合方面取得新進展 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河海築牢安全防線!

文字:小海螺記者 任瑞傑 冷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