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主動有為,進一步釋放中國經濟積極效應

2024-12-14新聞

董少鵬
12月11日至12日,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確定了明年要抓好的九項重點任務,第一項就是「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筆者認為,這意味著穩定經濟增長、激發內生動力將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頭戲。

近十年來,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大動力即消費、投資、出口,都發生了結構性變化。隨著國際貿易形勢充滿變數,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才能讓中國大市場這個「發動機」的動力更加澎湃起來。目前,中國有14億多人口,按國家統計局絕對收入標準計算,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約為4億人,是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成長性的中等收入群體,創造了相當可觀的消費升級空間。透過消費場景創造、制造業升級、流通環節暢通、投資效益提升、營商環境最佳化等多方面舉措,讓生產者、流通者、消費者、投資者都感受到市場活力,從而產生更大的獲得感和投資消費意願,這是近年來中國促進消費、投資高質素發展的底層邏輯。

同時,為了同步擴大消費和促進消費升級,推動制造業升級換代,中國還實施了大規模器材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促進家用電器、新能源車、重型機械等各類生產器材、服務器材更新和技術改造,大力推進綠色迴圈經濟,如今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為進一步擴大消費市場,提升消費在經濟增加值中的分量,未來有關部門還可以從助力居民增收、拓寬就業渠道、穩定樓市股市、提高投資效益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引導的力度。

具體怎麽做,在後續的幾大重點任務中都有明確的方向。第二大任務「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第三大任務「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標誌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第四大任務「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第六大任務「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第七大任務「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增強區域發展活力」,第九大任務「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些都與促進消費、促進投資有關。

換言之,這幾大任務要做到的,就是以科技創新、產業升級促消費和投資,以改善營商環境、完善投融資機制擴大投資需求、提升投資質素,以內外資源統籌提升中國市場吸重力、競爭力,拓展農村市場特別是縣域市場消費和投資需求,發揮區域經濟協同效應、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維護好小微企業生態、做好民生保障,維護好經濟發展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

而第五大任務「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聚焦風險,第八大任務「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主要談綠色發展,重點是關註當前經濟的「防護欄」和未來經濟的「新空間」。筆者認為,上述九大重點任務體現了政策「組合拳」的全方位謀劃,點明了要實作經濟高質素發展,應該從哪些方面、環節加強協同。

幾天前,中央政治局會議在談到明年經濟工作時,既強調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也將「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與「外部沖擊」並列,體現了協調內外政策、統籌內外風險的思維。面對外部風險因素的上升,應對的核心是首先確保內部經濟執行的平衡穩定,這樣才能有效應對外部沖擊,把不利因素的作用降到最低,把有利、積極因素的效應盡量放大,保障經濟執行的高質素發展。

因此,根據內外形勢變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要打好政策「組合拳」。這意味著適度提高赤字上限,擴大債務規模;適度增加基礎貨幣投放,讓流動性適當充裕一點。這一舉措,會讓各主體騰挪的空間更大,各方面投資也會更積極。同時,穩住樓市股市的政策要求也將極大改變社會預期。而透過財稅體制改革、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投資和消費環境也將得到進一步改善,進而促進投融資、投資和生產、投資和消費良性互動,讓包括資本在內的各市場要素更好更優配置,提高全社會生產執行效率。

樹欲靜而風不止。面對來自外部的不確定、不穩定、難預料因素,我們要主動作為,立足自身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最大化釋放中國經濟基本面中的那些潛在的積極效應。既要保一定增速,也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把理想的增長速度與必須防範的風險統籌起來,腳踏實地前進的同時防微杜漸,實作速度和質素相統一,讓中國經濟行穩致遠。(作者是北京絲綢之路合作與發展促進會會長、財經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