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粵港澳大灣區融合提速:一體化建設與開放發展進入新篇章

2024-07-13新聞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齊萌 深圳報道

市場準入規則進一步銜接,粵港澳跨境信用報告標準互認,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跨境人民幣貸款等業務開放,跨境法律規則銜接,過境旅客免簽等。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發展綱要】)釋出以來,經過五年的深耕細作,粵港澳大灣區在對內構建一體化建設、對外拓展對外開放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粵港澳大灣區是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重要組成部份,大灣區一體化建設為全國提供了寶貴經驗,將有效引領和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同時,粵港澳大灣區積極推進的對外開放將有效聯通國際市場。」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高級研究咨詢顧問劉建黨博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跨越式進步

「總體來看,自【發展綱要】釋出以來,粵港澳大灣區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2020年以前為第一階段,主要是廣東9個城市之間的融合發展;2020年以後為第二階段,香港特首多次強調,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接國家戰略等,香港方面也逐步展示出了推動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意願和行動,粵港開始雙向奔赴、加速融合。」劉建黨指出。

歷經五載耕耘,粵港澳大灣區在對內構建一體化建設、對外實施對外開放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一體化建設的宏偉藍圖中,粵港澳大灣區正以其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實作市場一體化和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跨越式進步。這一區域的協同發展不僅打破了地理界限,更在經濟融合與區域合作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圍繞市場一體化,大灣區利用其「一國兩制」的優勢,優先開展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工作,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提供經驗和做法。

在市場準入方面,廣東省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準入規則銜接,支持有條件地市推廣港澳簡化版公證文書,拓展「銀政通」服務功能,支持粵港澳跨境信用報告標準互認、質素認證規則銜接;在金融服務領域,粵港澳大灣區積極實施「互換通」機制,使得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再進一步。

同時,劉建黨還指出,2024年7月2日,粵港澳大灣區迎來了首台跨境「證照聯辦」一體機的啟用,為粵港澳三地居民和企業提供更加便捷的政務服務;在藥械準入方面,粵港澳大灣區大力推進「港澳藥械通」政策,允許港澳藥品和醫療器械在大灣區內地城市指定醫療機構使用;且營商環境的最佳化也從未停歇,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與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定,攜手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監管領域規則機制「軟聯通」。

而談到交通基礎設施,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交通正逐步邁向高水平互聯互通,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廣深港高鐵、廣汕高鐵、橫琴口岸新旅檢通道、青茂口岸等系列民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港車北上」「澳車北上」等惠港澳政策正式生效,「深港一卡通」「深港一票通」「一碼通深港」等業務的上線,使得港澳居民到內地就業創業、出行遊玩、商貿往來更加便利,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願景從構想逐漸變為現實,為粵港澳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區域經濟的緊密融合提供了便利。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廣東省中小學在讀港澳學生超過8萬人,48所院校支持香港學生升讀本科;建成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87家,孵化港澳專案4800余個。

同時,薩摩耶雲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還指出,隨著深汕高鐵的建成,可以打通惠東,連為一體。深中通道通車之後,如果能夠從深圳轉移一部份高科技企業和高端服務業企業到中山,則可能使中山成為西岸經濟發展的一個關鍵節點,起到連結廣佛和珠海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粵港澳交通搭建工程還在持續。2023年10月,澳門輕軌東線正式開工建設,該工程預計2028年竣工。2024年4月1日,澳門輕軌延伸至橫琴口岸的預留空間正式交付,預計在今年,澳門輕軌延伸橫琴線將建成通車。

多領域對外開放成效顯著

在對外開放的浪潮中,粵港澳大灣區以其獨特的優勢和科創能力,被賦予了重要的角色和使命。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位於中國廣東省,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毗鄰南海,是連線中國內地與全球市場的重要門戶。這一區域擁有多個國際一流的港口和機場,便於國際貿易和物流活動,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其承載著推動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促進經濟高質素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使命。它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實踐平台,旨在透過創新合作機制,實作粵港澳三地的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此外,大灣區對於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王鵬稱。

在金融領域,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被賦予「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視窗」和「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的定位,推出了多項金融開放政策,如跨境人民幣貸款、跨境發債、跨境股權投資等,為國內外金融機構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跨境貿易便利化方面,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加快建設跨境貿易大數據平台,推動境內外口岸數據互聯、單證互認、監管互助互認,提升了跨境貿易的便利化水平。

同時,劉建黨指出,就法律事務而言,前海在前海合作區內建設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和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探索不同法系、跨境法律規則銜接,為國內外企業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就簽證政策而言,2019年廣東省實施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惠及53個國家外國人,2024年廣州、深圳實施外國旅遊團15天郵輪口岸免簽政策;此外,廣州還布局建設大宗商品、電子元器件等六大進口基地,加快南沙區等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建設。

五年來,粵港澳大灣區的迅速發展,「港、深、莞、中、穗發展,帶動周邊的肇慶、河源、惠州、江門、珠海、汕尾一起發展。」鄭磊指出。

他還表示,珠口岸西岸都市圈需要找到自己在產業鏈中的定位,由於靠近廣東重工業地區,而大灣區的重化工業不強,可以考慮在這方面填補,還可以發力海洋經濟,而且靠近東南亞國家,可以承接一部份工業制造業企業,或發展物流倉儲,為外遷東南亞的國內企業提供供應鏈服務。

實際上,粵港澳大灣區的迅速發展積累了一系列寶貴經驗,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模式。

劉建黨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經驗可概括為三點。首先,在頂層設計方面,透過頒布一系列規劃檔,如【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確立了清晰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在三鏈融合方面,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的深度融合,促進跨境合作和科技創新,實施金融改革,加強要素流動和市場融通;在政府方面,政府在改革行政審批、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人才引進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改善營商環境,構建服務型政府,促進區域經濟高質素發展。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