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重視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2024-02-15新聞
原標題:重視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兒童優先原則,把培養好兒童、少年作為一項戰略性、基礎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強調要重視青少年身心健康,遵循未成年人成長特點和規律,加大心理健康問題基礎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規範發展心理治療、心理咨詢等心理健康服務,為少年兒童健康促進工作指明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釋出的【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顯示,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來自社會、家庭、學校對學生的升學壓力,社會多元訴求致使青少年成長有些無所適從,唯分數的考試選拔機制與社會推崇的利益物化評價機制讓青少年找不到理想的、穩定的和積極的精神標的物,致使一部份中學生心理健康出現嚴重問題。如何科學求解?筆者以為,應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家校聯手全力培育健康心態。家庭和學校要用正確的方式方法關心關愛孩子。希望養育健康的孩子,自己先要做健康的老師、父母;希望孩子有良好的心態,老師和家長先要反省和調節自己的心態。同樣是為孩子端上一碗「雞湯」,有的時候讓孩子感覺到支持和溫暖,有的時候卻讓孩子感覺到壓力和不安。之所以造成這樣大的差異,就是因為「端雞湯」這個行為背後傳達的含義是不同的,而歸根究底是老師和父母自己的心態造成的。學校領導和教師,應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使自己的才智、能力、水平、德行與所履行的職責相符,只有「有理想的人講理想,守紀律的人講紀律,有獻身精神的人講獻身精神」,榜樣示範,言傳身教,才最有說服力。家長要從內心深處接受孩子的普通,身體和心理健康才是第一要務,端正育兒心態,才有健康的家校聯動教學教育。
二是勞逸結合全面重建責任信心。在讀好書的同時要註意勞逸結合,一要努力增強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根據青少年的特點,改革和更新教育內容和方法,改進工作作風,盡力教育、引導和滿足青少年的政治期待。同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發揮非權力因素,增強青少年對社會、對家庭、對學校、對同學的責任感。在充滿社會責任的環境中,幫助青少年建立正確的思維模式和穩定的心理系統,奠定克服逆反心理和抑郁的心理基礎,開展科學的思想教育。二要按照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發展的規律、身心發展的特點,進行科學教育。青少年正處在生理和心理迅速發展的時期,有好勝、好奇、好變、好動、好疑特點,只有了解青少年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廣闊性、靈活性與傳統思維模式的矛盾,自我意識的獨立性和社會依附關系的矛盾,強烈的需要與道德、法制觀念及社會物質文化條件的矛盾,善於調節和處理好這些矛盾,才有可能避免逆反心理和抑郁的產生。三要透過有計劃地組織安排研學實踐活動,組織學生開展勞動實踐教育和體育美育教育。讀萬卷書更要行萬裏路。要培養孩子對生活的熱情,重視青少年的自我教育,註意調動他們自身的積極性,培育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是整體聯動全新手段科學疏導。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問題並不可怕,關鍵是要有措施和對策來科學應對。首先,要有穩定健康的社會精神標的物,正視青少年的「追星」行為意識,杜絕生硬說教轉而充分利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傳播渠道和形式創新樹標,真正把「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做實做透。再就是要註重規矩教育、集體教育、傳統教育,坦然面對一孩家庭氛圍與西方鼓吹個體價值共振形成的自我意識,清楚青少年自傲和自卑並存以及自私和自輕同在的矛盾共存實際,引導他們走出自我、尊重傳承、恪守規矩、融入社會。同時要重視心理疏導,隨時掌握青少年的思想動態,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對問題青少年適時進行心理疏導,把不健康心理遏制在萌芽狀態,對有重度抑郁癥的青少年要及時進行心理咨詢和治療,讓他們重拾信心。最後需要大力拓展青少年的價值實作途徑,崇尚責任,崇尚勞動,崇尚節儉,倡導自食其力,肯定艱苦樸素,各大院校特別是高職院校切實為青少年培養一技之長盡心盡力,切實以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為己任,全社會尤其是各級黨委政府要不斷提升各級就業渠道,形成「行行出狀元」的良性競爭環境,構建和諧發展的社會秩序。
(田共兵,作者系湖南新華書店集團行銷長)
來源: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