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落地,這些調整釋放了哪些訊號

2024-01-05新聞

距征求意見稿釋出不足一月,「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印發。

1月4日,國家數據局等17部門正式印發【「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此前的2023年12月15日,國家發改委釋出了【行動計劃】的征求意見稿。12月29日,國家數據局召開媒體吹風會,介紹【行動計劃】的有關情況。

國家數據局副局長沈竹林在媒體吹風會上表示,此次征求意見特別是從社會各界反饋情況看,增加領域的意見不少,對此做了綜合吸納。後續還會結合工作推進情況,適時研究推出新的套用場景。

總體來看,【行動計劃】與此前釋出的征求意見稿條款數量一致,包括5部份23條措施,在諸多條款細節方面做了修訂,總體目標方面也有調整,比如將諸多量化目標中的「數據交易規模增長1倍」調整為「倍增」,將「場內交易規模大幅提升」調整為「場內交易與場外交易協調發展」等。

資訊通訊專家陳誌剛向澎湃新聞記者指出,這是一份可以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啟用數據要素潛能的重磅頂層設計檔。推動數據要素×行動,著力點在場景,關鍵在企業,核心是產品和服務,目標是推動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建設。

公開資訊顯示,在【行動計劃】提出前,國家數據局已提出加快數據市場化配置改革;此外,多地積極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數據資產「入表」在即。

強化企業主體地位

「細微處見真章,這麽短時間內在一些措辭和表述上的調整,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國家層面對於數據要素市場發展的態度和立場。比如在征求意見稿中提到6次合規,正式印發版提到了10次,對於整個行業而言,合規仍是不可逾越的紅線。」文康律所網絡安全與數據合規專委會主任、青島市大數據發展促進會專家馬清泉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馬清泉在【行動計劃】正式印發的第一時間,就與征求意見稿做了詳細比對。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行動計劃】明確強調企業在數據要素市場的主體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類似於 「市場經濟為主」,這樣的表述奠定了企業在數據要素市場的主體地位,有利於提振企業在數據要素市場中有所作為的信心。

具體而言,「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在【行動計劃】的第二部份基本原則方面被提及,「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推動數據資源有效配置」,在征求意見稿中的表述則是「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推動數據資源有效配置,強化企業在啟用數據要素價值中的主體地位」。

在基本原則方面,【行動計劃】還將「挖掘高價值數據要素套用場景」調整為「挖掘典型數據要素套用場景」。 馬清泉認為,相較於高價值,國家層面更希望重點行業和領域的數據要素套用場景更具有典型性。

根據征求意見稿,相關部門選取了12個行業領域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在落地的【行動計劃】中,12個行業未有變化,但在表述上有所調整,以及對各行業具體行動的要求更細化,比如將「數據要素×智能制造」調整為「數據要素×工業制造」、「數據要素×智慧農業」調整為「現代農業」、在「數據要素×交通運輸」方面刪除「客票系統互聯互通」,補充「推進航運貿易便利化」等。

事實上,在國家數據局召開的媒體吹風會上,外界也可以透過沈竹林的介紹,感知到【行動計劃】聚焦的12個領域「名稱」上有一些變化。

沈竹林表示,聚焦工業制造、現代農業、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金融服務、科技創新、文化旅遊、醫療健康、應急管理氣象服務、城市治理、綠色低碳等12個行業和領域,明確發揮數據要素價值的典型場景,推動啟用數據要素潛能。

談及為什麽選取上述12個行業領域,沈竹林表示,國家數據局會同有關部門、專家、企業等進行了深入調研。從調研情況來看,由於不同行業數碼化轉型程度不同、數據資源基礎不同、場景需求不同,數據要素發揮作用方式也存在較大差異。按照「有基礎、有場景、有需求」的原則,結合目前發展情況,先期選取12個行業和領域,推動發揮數據要素的乘數效應。

場內交易與場外交易協調發展

【行動計劃】的總體目標也有調整。

【行動計劃】總體目標指出,到2026年底,數據要素套用廣度和深度大幅拓展,在經濟發展領域數據要素乘數效應得到顯現,打造300個以上示範性強、顯示度高、帶動性廣的典型套用場景,湧現出一批成效明顯的數據要素套用示範地區,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征求意見稿表述是:市場影響力大)的數據商和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 形成相對完善的數據產業生態,數據產品和服務質素效益明顯提升,數據產業年均增速超過20%,場內交易與場外交易協調發展,數據交易規模倍增(征求意見稿表示是:數據交易規模增長1倍,場內交易規模大幅提升) ,推動數據要素價值創造的新業態成為經濟增長新動力,數據賦能經濟提質增效作用更加凸顯,成為高質素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

談及【行動計劃】中總體目標方面的調整,馬清泉認為,將「市場影響力大」調整為「成長性好」,幾字之差,體現了相關部門更側重和鼓勵成長。若在市場前期即追求市場影響力,或對數商服務市場的健康發展帶來一些負面影響,「量化指標方面,1倍調整為倍增,說明對於增長或許有更高要求和期待,另外場內場外要協調發展。」馬清泉說。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王鵬也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征求意見稿中講的是場內交易規模大幅提升,根據【數據二十條】,不僅是要培育壯大場內交易,場外交易也要規範引導。在安全合規合法合理的情況下,場外交易對於釋放數據價值、推動數實融合、數碼經濟發展也有很大的作用。」

華西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總體目標部份新增「場內交易與場外交易協調發展」,釋放場外交易利好訊號。數據供給方面,新增「引導企業開放數據」及「公共數據授權機制」探索,旨在提升數據供給水平。數據流通方面,新增最佳化數據流通部份新增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數據有序跨境流動的內容,鼓勵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支持自由貿易區開展探索。

華西證券認為【行動計劃】內容傳遞了行業利好訊號,中國高度重視數據商與第三方機構的協同發展,數據要素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價值。

如何貫徹落實

國家數據局數據顯示,2022年底,中國數據產量達8.1ZB,同比增長22.7%,占全球數據總量的10.5%。目前,數據要素開發利用剛剛起步,隨著數碼化轉型的深入推進,還會產生更多、更有價值的數據,創造更加豐富的套用場景。希望透過實施「數據要素×」三年行動發揮場景牽引作用,推進數據要素在相關行業和領域的廣泛利用,培育新質生產力,切實助力經濟社會高質素發展。

如何貫徹落實【行動計劃】?沈竹林在媒體吹風會上表示,一是研究組織「數據要素×」試點示範工程。聯合有關部門、地方開展政策性試點,加大支持力度,在試點中推動解決數據要素開發利用中面臨的供給不足、流通不暢、套用效益不明顯等問題,探索研究數據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數據產品經營權等分置的落地舉措,凝練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解決方案和典型模式。

二是適時啟動「數據要素×」大賽。聚焦重點行業和領域數據開發利用難點問題,組織開展「數據要素×」大賽,加強公共數據資源供給,以真實數據和場景需求為牽引,以競技方式調動產學研用各界根據賽題共同開發數據產品,力爭透過賽事吸引培育一批專業化人才,孵化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新套用,繁榮數據開發利用水平。

三是梳理釋出「數據要素×」典型案例。結合「數據要素×」試點示範、大賽等工作,遴選一批典型套用。依托數碼中國建設峰會等,積極釋出典型案例,促進經驗分享和交流合作。鼓勵各地區各部門深入挖掘數據要素套用好經驗、好做法,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影響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