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情變化的原因
國民黨凱道大造勢後,人們普遍預期侯友宜的支持率會進一步上升,與賴清德的差距縮小。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賴清德的支持率突然躍升至38.9%,而侯友宜的支持率則下降至29.4%,侯賴差距達到9.4個百分點。在距離選舉不足20天的時候,侯賴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對於國民黨來說,這絕不是一個好訊息。那麽是什麽原因導致了這麽短時間內選情的巨大變化?背後是否存在著不為人知的內幕?
賴清德支持率回升的原因
台灣專家戴立安認為,賴清德支持率回升的主要原因是他解決了萬裏老宅的問題。在此事之前,賴清德的支持率接近40%,隨著萬裏老宅問題的曝光,他的支持率下降到35%。然而,一旦賴清德解決了這一問題,他的支持率立即回升,這表明民進黨的基本選民相對穩定。也就是說,在萬裏老宅問題上,國民黨打到了賴清德的痛處,但一旦這個問題解決,綠營立即穩固了局勢,這說明國民黨對賴清德在其他議題上毫無辦法。
侯友宜支持率下降的原因
戴立安認為,侯友宜支持率下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文化大學凱旋苑的問題,二是柯文哲在南部的造勢活動。
文化大學凱旋苑的問題,具體來說,就是侯友宜的妻子婚前繼承個人財產,在凱旋苑建了房子並對外出租。然而,許多文化大學的租客,尤其是年齡在30歲到49歲之間的人,認為凱旋苑的房租過高,綠營立即攻擊侯友宜沒有關心民生,破壞了居住公平。可以說,文化大學凱旋苑的問題和賴清德的萬裏老宅問題一樣,都涉及到台灣社會法治和民生問題。如果侯友宜不能妥善處理後續問題,恐怕會引發更大的麻煩。
第二個原因是柯文哲在南部的造勢活動。與外界先前的預期不同,柯文哲的南部造勢活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在柯文哲的影響下,雲嘉南高屏地區,侯友宜的支持率明顯下降,甚至在他的故鄉嘉義縣,有人刻意抹黑侯友宜的競選標語。這使得侯友宜面臨選情上的危機。
趙少康的重要承諾
面對侯友宜遭遇的選情危機,趙少康作出了兩個重要的承諾。首先,他承諾將解密蔡當局內部存在的貪腐與瀆職問題,包括前瞻預算、疫苗簽約保密、蔡英文的論文等。趙少康的這一表態再次把輿論焦點轉到了賴清德的萬裏老宅問題上,他明確表示一般人參選早就會拆除違建,為什麽還會一拖再拖?這說明民進黨當局內部肯定存在著一些不可告人的內情。
趙少康的第二個承諾是關於兩岸統一的議題。他明確表示,在侯友宜的任期內,絕不會推動兩岸統一談判。當今的兩岸關系沒有統一的條件,侯友宜只能為下一代鋪設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兩岸在不同的制度下各自發展,也許三五十年後,讓下一代決定兩岸的未來。趙少康此舉明顯是為了避免綠營和白營的攻擊,因為賴清德和柯文哲都聲稱,國民黨上台後肯定會推動兩岸統一,出賣台灣。從趙少康的承諾中可以看出,台灣選舉實質上是一場權力的博弈,過度專註於權力本身,無法真正預測兩岸關系未來的走勢。但這並不影響兩岸統一最終的實作。
總結
在台灣的選舉中,民調的變化往往反映著候選人的表現和各種議題的影響。賴清德的支持率回升主要歸功於他解決了萬裏老宅的問題,而侯友宜的支持率下降則與文化大學凱旋苑問題和柯文哲在南部的活動有關。趙少康在座談中做出的承諾再次引起了選民的關註,其中包括解密蔡當局內部貪腐與瀆職問題以及對兩岸統一的立場表態。然而,選舉不僅僅是權力的角力,更是決定台灣未來走向的一項重要選擇。綠營和白營之間的鬥爭固然激烈,但無論誰上台,都要面對兩岸統一這一大勢所趨。對於台灣的民眾來說,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個能夠真正推動和平統一的領導者,為下一代鋪設一個更加穩定、繁榮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