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透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必須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快適應資訊科技迅猛發展新形勢,培育形成規模宏大的優秀文化人才隊伍,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綜合國力的競爭日趨激烈,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新征程上,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把文化自信所蘊含的力量充分激發出來,不斷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圖為2024年6月10日,浙江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浪花飛濺,鼓點激昂,上演激動人心的端午傳統專案「龍舟勝會」。 中新社發 周方玲/攝
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上堅定文化自信。道路問題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文化自信,就是堅持走自己的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內容,深入回答了文化建設中帶有方向性、根本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指明了中國文化建設的前進方向和發展路徑,是我們黨長期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集中體現,是新時代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必由之路。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新征程上,要牢記囑托、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在推進「兩個結合」中鑄就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走出來的,也將在「兩個結合」中堅定地走下去。「結合」不是「拼盤」,不是簡單的「物理反應」,而是深刻的「化學反應」,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第二個結合」,表明我們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自覺性達到了新高度。新征程上,要用好「兩個結合」這一最大法寶,在彼此契合中夯實文化根基,找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點、受力點、契合點,融通價值觀念、會通內容方法、打通邏輯理路。要持續推進「兩個結合」,用馬克思主義啟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優秀因子並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將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和豐富智慧更深層次地註入馬克思主義,有效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在互相成就中鑄就文化輝煌,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
在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中提升文化自信。文化的生命力源於創新創造,文化創新創造是時代變遷、社會變革的先導,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創的是新思路、新話語、新機制、新形式,要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真正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實作傳統與現代的有機銜接。」新征程上,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深入闡釋中華文明特質和形態,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努力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作文化進步,讓一切文化創造源泉充分湧流。開放包容始終是文明發展的活力來源,也是文化自信的顯著標誌。要秉持開放包容,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融通中外、貫通古今,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求是】2024年14期國防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文章【堅定我們的文化自信】
(策劃:周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