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日本、越南,近年來動作頻頻,野心昭然。
尤其是印度,執念於大國夢,想要躋身五常之列。
為此,印度頻頻斥巨資購買先進武器,以為裝備精良便可比肩軍事強國。
但它真的能成為一個戰鬥力一流的國家嗎?
![](https://img.jasve.com/2025-1/343f3c740cd04bb90e3851e4009f5aae.webp)
李奇微是美國傳奇陸軍上將,他退役後直言,全球戰力最強者唯美、俄、中三國,其余皆不足為道。
今日觀之,此言依然切中要害。
李奇微晚年曾說過,戰鬥力世界一流的國家有三個其他的都不值一提
美國依舊穩居榜首
馬修·邦克·李奇微,這位名字響亮的美國陸軍上將,堪稱20世紀軍事史上的傳奇人物。
他的職業生涯始於戰場,成就亦在戰場。
1950年,韓戰硝煙彌漫,美國第八集團軍陷入困境。
就在此時,李奇微臨危受命,接掌指揮權,成為戰局的關鍵人物。
![](https://img.jasve.com/2025-1/b59e6947b9e22ec4c846f01422d823e9.webp)
李奇微上任後,既不盲從麥克阿瑟的驕橫風格,也不拘泥於傳統。
1951年4月,杜魯門因政策分歧解除了麥克阿瑟的兵權,李奇微接任「聯合國軍」總司令。
他的戰術接連不斷,讓中國人民誌願軍深感壓力。
1952年,李奇微離開北韓戰場,將「聯合國軍」總司令職位交給馬克·韋恩·克拉克。
1993年,李奇微去世,但他留下的【李奇微回憶錄】卻成為後人探討戰爭藝術的經典之作。
李奇微不僅是一名傑出的指揮官,還是一位直言不諱的戰略家。
![](https://img.jasve.com/2025-1/7ff40b50021ed57d28f1d8dd01112abf.webp)
在一次采訪中,他毫不避諱地指出,全球戰力最強的國家只有三個: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其余國家,皆不足以匹敵。
這一言論雖直白,卻經得起推敲。
美國以其綜合實力穩居榜首,俄羅斯則以深厚的技術儲備和軍事傳統緊隨其後,在某些領域甚至領先。
至於中國,當時已展現出非凡潛力,足以躋身全球軍事強國之列。
作為歷史上多次經典戰役的親歷者,李奇微對軍事實力的評判,放到如今也適用。
![](https://img.jasve.com/2025-1/ca9448ca7b1d1c87b8416e0ad7d4f0ed.webp)
韓戰中,美軍表現雖不盡如人意,但在李奇微眼中,美國依舊穩居全球戰力巔峰。
這不僅是因為其在軍事領域的長期積累,更源於其獨特的戰略定位和軍隊建設之根深蒂固。
作為位於西半球的大國,美國的軍事需求與東半球國家截然不同。
其核心目標在於防範歐亞大陸形成區域性霸權。
美國以巨額軍費維持全球軍事存在,尤以海軍為重。
![](https://img.jasve.com/2025-1/077c9e147d2143f57ac7a7ab19fd96ac.webp)
長久以來,美國海軍在國際海軍力量中獨占鰲頭,牢牢掌握制海權。
任何時候,美國都有超過30%的海軍力量部署於海外,其中包括2至3個航母戰鬥群和兩棲戰備群,覆蓋西太平洋、印度洋、波斯灣及歐洲周邊水域。
2018年,美國武裝部隊總人數達137.98萬人,其中海軍與海軍陸戰隊占比最高,達52.34萬人。
這一數碼遠超其他國家,尤其是俄羅斯。
盡管俄羅斯武裝部隊總人數達到145.5萬,但其海軍僅有15萬人,不及美國的三分之一。
![](https://img.jasve.com/2025-1/68f002a1d27cf7a964c583eb1c792955.webp)
而在艦艇規模上,美國更是獨步全球。
自2018年以來,美國海軍的艦艇規模始終維持在280至300艘之間,截至2020年已增至296艘。
尤為值得註意的是,過去十年間,美國海軍平均每年新增約10艘艦艇。
從艦艇噸位上看,美國海軍的艦艇總噸位自1991年以來始終位列全球之首,甚至超過排名第2至第4位元國家艦艇噸位的總和。
美國軍事力量的設計核心,是遠端投送與精確打擊能力的全面構建。
![](https://img.jasve.com/2025-1/1a45c1262f1e3e040ff00a51cc7541d7.webp)
這種戰略還延展至空中領域。
在空中遠端打擊力量方面,美國現役戰略轟炸機數量和質素均居世界首位,共有157架,包括B-1B「槍騎兵」、B-2A「幽靈」隱形轟炸機,以及B-52H「同溫層堡壘」遠端轟炸機。
此外,美國擁有龐大的空中支援機隊。
520架偵察機與預警機,包括RQ-4B「全球鷹」無人偵察機、洛克希德U-2S「龍夫人」高空偵察機和E-3「望樓」預警機,在規模與技術上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
472架空中加油機進一步提升了空軍的滯空能力與作戰半徑,使其具備全球無縫打擊能力。
![](https://img.jasve.com/2025-1/ac7dde4d3d7c8b5bdb371fcecc13894e.webp)
在海上遠端打擊力量方面,美國擁有規模龐大的航空母艦群、攻擊型核潛艇、大型水面作戰艦、大型兩棲艦艇和綜合補給艦。
美國海軍擁有11個核動力航母打擊戰鬥群,航母艦隊以尼米茲級和福特級為代表。
美國現役攻擊型核潛艇共計54艘,包括「洛杉磯級」「維珍尼亞級」和「海狼級」等先進型號。
![](https://img.jasve.com/2025-1/34eb7521a92726b692f57ee22eb89859.webp)
這一規模是俄羅斯攻擊型核潛艇數量的兩倍多,也是全球核動力攻擊型潛艇最龐大、技術最尖端的艦隊。
在大型水面作戰艦艇方面,美國海軍現役艦艇包括「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阿利·伯克級」大型驅逐艦、「朱姆禾特級」隱形驅逐艦以及「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等。
兩棲作戰能力則是美軍另一戰略重點。
現役30余艘大型兩棲艦艇,包括「藍嶺級」兩棲指揮艦、「胡蜂級」和「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以及「聖安東尼奧級」和「惠德貝島級」船塢登陸艦,使美國海軍具備在全球任何地區實施大規模兩棲作戰的能力。
![](https://img.jasve.com/2025-1/16ac8907678f46068087eb1360464235.webp)
此外,為保障艦艇遠洋巡航與持續作戰,美國還擁有30余艘大型補給艦,包括「路易士與格洛克級」幹貨補給艦和「亨利·J·凱澤級」油料補給艦。
俄軍仍不可小覷
在李奇微的評價中,蘇聯是全世界戰力最強的國家之一。
作為二戰後迅速崛起、與美國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蘇聯在軍事發展上不遺余力,其武器裝備效能在某些領域甚至超越了美制同類。
這種軍事實力讓美國始終對其保持高度戒備,也使得李奇微對蘇聯的戰鬥力評價甚高。
![](https://img.jasve.com/2025-1/4e6708e2833a5aba7498e1dfe73a0181.webp)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其大部份軍事遺產。
然而,新千年初期的俄羅斯軍力尚未完全恢復,軍事體系因經濟動蕩而顯得脆弱。
2000年前後,俄羅斯武裝力量雖名義上擁有130萬軍人,但實際具備作戰能力者寥寥,僅有約5萬人具備較強戰鬥力。
為重振軍威,俄羅斯在普京總統的推動下,開啟了全面軍事現代化的行程。
![](https://img.jasve.com/2025-1/5deba153c06c6c8de8e1be24ee1815a3.webp)
2003年10月,普京正式批準【俄羅斯軍隊現代化方針】,明確了軍隊改革與裝備升級的目標。
2009年,俄政府進一步提出提升陸海軍現代化裝備的計劃,要求從2011年起大幅提高現代化武器的裝備比例。
根據規劃,到2015年,陸海軍新武器配備率需達到30%;2020年,這一比例需提升至70%-80%。
近年來,俄羅斯在武器現代化和軍事裝備更新方面取得顯著成果。
截至2017年,俄武裝力量總人數增加至189.8萬人,其中包括101.3萬名現役軍人。
部隊現代化武器的配備率達到61.5%,並在2019-2020年間進一步提升至67%-70%。
![](https://img.jasve.com/2025-1/d858a14475b21a6b977375039acf1d8b.webp)
這個比例在全球範圍內也十分突出。
在當今世界,鮮有國家能夠在現代化武器和作戰技術裝備配備率方面與俄羅斯相匹敵。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一個小組委員會甚至直言,俄軍在現代化武器能力上已超越美國。
同樣,美國海軍情報部門自冷戰結束以來首次發出警告,稱俄羅斯海軍已成為全球最具威脅性的艦隊之一。
俄羅斯的軍事精英更是對國家實力充滿自信。
![](https://img.jasve.com/2025-1/8f195ec2087bfdc993a9a0ae1594f43c.webp)
他們認為,全球範圍內似乎已普遍認可俄羅斯在解決重大國際問題中的實力與能力。
這種信心並非電洞來風。
長期以來,俄羅斯穩居全球武器出口第二大國,其軍火銷售在國際市場上占據約27%的份額。
僅在2017年,俄羅斯就向52個國家出口了總值450億美元的軍事裝備。
在全球軍事排行榜上,俄羅斯同樣表現不凡。
2018年,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將俄羅斯評為全球第二強大的武裝力量。
![](https://img.jasve.com/2025-1/b447c5c2120f1ff1276374e0ac97de32.webp)
同年,西班牙皇家埃爾卡諾研究所釋出的【全球存在指數】報告中,俄羅斯憑借強大的軍事實力,將「全球存在」排名提升至第七位。
這些數據無疑顯示,俄軍已重新成為世界上一支不可忽視的軍事力量,並以此鞏固俄羅斯作為大國的重要地位。
俄羅斯的強大並不僅局限於軍事實力。
廣袤的國土面積、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雄厚的核工業與航天技術,為其全球影響力提供了堅實基礎。
但不可否認的是,俄羅斯的綜合國力在各項指標上仍存在不均衡與不穩定之處。
![](https://img.jasve.com/2025-1/139e2ef75235f2097f1d6f7c06401966.webp)
不過盡管面對經濟壓力與國際制裁,俄軍依然憑借其技術優勢與戰鬥能力,在全球軍事格局中占據舉足輕重的位置。
趕超速度全球矚目
在李奇微的評價中,中國是全球戰力最強的第三個國家。
這是基於他在北韓戰場上的親身經歷。
事實上,美國早在抗日戰爭時期便對中國軍隊有所了解。
當時中國軍隊裝備簡陋,給美國留下的印象是技術落後。
然而,這種印象在韓戰中被徹底顛覆。
![](https://img.jasve.com/2025-1/152a49afa58aceb1775133305ba9bd83.webp)
韓戰初期,美國斷定中國不會參戰,甚至認為中國的軍事力量不足以構成威脅。
結果中國不僅毅然決定出兵,還對美軍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在長津湖戰役中,裝備相對落後的中國人民誌願軍以無比頑強的戰鬥精神和靈活的戰術,對美軍展開圍追堵截。
面對極端嚴酷的氣候條件和巨大裝備差距,誌願軍不僅堅持戰鬥,還主動包圍美軍,迫使其付出慘重代價。
![](https://img.jasve.com/2025-1/09acea735b2628a91871d20a767e1f56.webp)
李奇微正是在這場戰役中深刻認識到中國軍人的堅韌與戰鬥力,因此評價中國的戰力非常強。
回到當今時代,中國在軍事領域的崛起速度令人矚目。
從航母到戰機,從導彈到無人機,中國在多個領域取得了顯著突破。
無數科學家和技術人員的默默努力,讓中國的軍事力量從起步階段快速發展為全球矚目的強國。
近年來,中國推出了一系列引人註目的軍事裝備。
![](https://img.jasve.com/2025-1/8c4549ca54c9e8f9348377bc2c4c4b45.webp)
例如殲-20隱形戰鬥機和東風系列導彈,不僅展現了中國航空與導彈技術的世界級水平,還提升了整體戰略威懾能力。
與此同時,殲-35戰鬥機和新下水的「四川艦」更是彰顯了中國在高端軍事裝備領域的創新與實力。
「四川艦」是中國海軍076型兩棲攻擊艦的首艦,具有裏程碑意義。
這艘排水量超過4萬噸的巨艦,不僅是中國目前最大型的兩棲攻擊艦,還配備了電磁彈射器,可使戰機從甲板直接起飛。
![](https://img.jasve.com/2025-1/ada9bf73fcc20048e45a1707fc583141.webp)
相比美國海軍「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076型艦更寬、更具操作靈活性,成為世界上獨特的兩棲作戰平台。
076型艦代表了中國海軍新一代海上戰力的崛起。
其設計兼顧大規模無人機作戰與傳統兩棲登陸任務,顯著擴充套件了作戰能力的邊界。
對於中國海軍而言,擁有一支由超大型兩棲攻擊艦組成的艦隊,能提升全球投送能力,也為未來多樣化作戰任務提供了全新選擇。
隨著中國軍事實力的穩步提升,西方所謂的「中國威脅論」也日益甚囂塵上。
這種論調看似針對中國的防禦性舉措,實則反映了部份國家對自身霸權地位的焦慮。
需要明確的是,中國的國防力量建設有其明確的目標與節奏,從未也不會針對任何國家,但毫無疑問的是,中國將堅定捍衛自身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https://img.jasve.com/2025-1/47207bd7bf8f65795146b8965e7046ad.webp)
中國的防務政策始終以防禦性為基石,但這絕不意味著會在面對威脅時退縮。
中國的崛起是和平發展的結果,而非威脅他國的工具。
中國並不尋求霸權,但對主權和核心利益的維護絕無妥協余地。
未來,中國國防建設仍將以自衛為原則,以創新為動力,不斷提升現代化水平。
參考資料:
美軍退役上將直言,全球戰力最強的國家只有3個,其余的不足掛齒人民資訊世界地理結構與美國的全球戰略及軍力設計
杜德斌 段德忠 夏啟繁 曹宛鵬 馬亞華 劉承良
俄羅斯的綜合國力及國際地位
趙鳴文
![](https://img.jasve.com/2025-1/9268e66e08c91f0e76fcc16502a4ae77.webp)
![](https://img.jasve.com/2025-1/9ac34fa54ee2a85242bdae5b1dc68652.webp)
![](https://img.jasve.com/2025-1/e3167b8902bd5e6003924cc7e27cb6f8.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