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專訪|王仁君:扮演毛澤東,我要對得起敬愛他的觀眾

2024-01-05新聞

在眾多影視作品中,偉人毛澤東的形象總是備受關註。最近播出的電視劇【問蒼茫】中,青年毛澤東的人生歷程,再次引起了不少觀眾的追看和討論。演員王仁君也再次挑戰了這個角色。

【問蒼茫】劇照

2019年,王仁君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盛家長子盛長柏一角,走進千家萬戶。他似乎天生適合這樣書卷氣十足又正氣凜然的形象。隨後,電影【古田軍號】中的「毛澤東」再度證明了他的可塑性和演技。到如今,【問蒼茫】已經是他第五次飾演青年毛澤東。

在拍攝【古田軍號】之前,王仁君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飾演毛澤東。拍攝前,劇組去革命老區體驗生活,走訪了一位見過毛主席的老紅軍,老人103歲高齡了,上過早年毛澤東辦的平民小學。他坐在輪椅上,跟劇組的年輕人們娓娓道來毛主席的故事。

「當時,主持人介紹,我是飾演毛澤東的演員,老爺子激動得要從輪椅上站起來,飽含熱淚,然後緊緊握住了我的手,整個采訪過程中就沒松開過。」這一刻,王仁君很受觸動,進而會問:「他為什麽跟人民群眾、跟老區的人民感情這麽深?這種情感是怎麽建立的?」王仁君產生了對毛澤東整個人生經歷,成長過程的強大好奇和興趣。

【問蒼茫】已經是他第五次扮演毛澤東,「五部作品演下來,真的是越扮演他,越敬愛他,越走近他,越欽佩他。他的魅力和智慧,胸懷和精神,確實是在戲裏戲外都鼓勵著我。」王仁君談道,「我也很想把他的精神傳遞給現在年輕的觀眾,他的精神應該被傳承下去。」

【問蒼茫】人物海報

從「追隨者」到「拓荒者」

在【問蒼茫】中,主要呈現的是1921年到1927年的毛澤東,這個歷史時期在影視作品中表現得還是相對少的,這期間,毛澤東回湖南辦學,發展革命同誌,進行工人運動......「歷史上,這中間也發生了很多大事件。」王仁君道,「只是年輕的毛澤東在這期間,他更多是革命的年輕追隨者,一個執行者。而這恰恰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作為一個中國革命的追隨者,他怎麽透過那些年的努力成長歷練,慢慢成為了中國革命的先行者和拓荒者。偉人從不是生而偉大。他一定是透過不斷努力,探索,沈澱,一步步走向偉大。」

【問蒼茫】展現了青年毛澤東極具執行力的實幹家特質,發現問題就立刻去調研考察,找解決辦法。辦自修大學,又沒經費又缺人手,他想方設法克服困難,還吸納許多革命同誌;他還為黃埔軍校招過生,長江流域的很多考生基本上都是他介紹,為培養共產黨未來的軍事人才做了巨大貢獻,「這也是大家了解比較少的,也是我們特別想展現的內容。」

【問蒼茫】劇照

劇中對安源煤礦工人生活境遇的展現,讓王仁君印象深刻。「其實在劇中,我們對於工人的呈現已經做了柔化。」王仁君談到他所了解的歷史資料,「真正在100多年前,下礦井時,礦工是不穿衣服的,因為裏面很熱,而且在裏邊待個幾分鐘,你全身包括指甲縫裏,耳朵眼裏、鼻孔裏全是煤灰,那時候一人也就一身衣裳,沒功夫洗,只能脫了衣服下礦。」

當時工人的生存環境,在【問蒼茫】裏特別還原。工人有病了也不敢說,「你病了礦長說不讓你幹了,那全家老小怎麽活?」幾十個人的大通鋪上,到處是臭蟲,老鼠跑出來,工人們還說那是好東西,「為什麽?因為他們下礦的時候,看到老鼠是好事,因為老鼠能活,他們就能活。」

王仁君覺得這些呈現很有意義,能讓普通觀眾,尤其是年輕人,看到那時候真正生活在底層的產業工人的生活環境有多悲慘,「所以他們才需要有人幫他們找正確的道路,我們才需要革命。」

劇中,煤礦工人們看到毛澤東,是親切的,信任的,因為他為工人寫文章發聲,為工人改善生活和境遇而努力。在與安源工人們告別時,王仁君飾演的毛澤東與他們擁抱在一起,背景是破敗的工人居所。這一幕在【問蒼茫】中用一個大全景呈現,色調沈郁莊嚴,宛如一幅力道遒勁的油畫。「當時,他在人民群眾中的這種地位和情感,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

【問蒼茫】劇照

表演要有立場和態度

除了在革命事業上的呈現,【問蒼茫】也比較創新性地呈現了青年毛澤東對家人、愛人的柔情。「其實作在的毛粉特別多,而且越來越年輕化了,我們去大學作交流,發現有很多對黨史、對毛澤東人生經歷特別了解的年輕人。那怎樣讓這些了解毛史的年輕觀眾,在看到人物的時候既熟悉,又新穎?」

「表演是需要有立場和態度的。你演這個人物的過程,也是在把你對人物的態度註入進去。」王仁君談道,他特別感激之前他飾演毛澤東的作品的每一位導演,他們傳授給他很多塑造領袖人物的經驗。「尤其感激陳力導演(【古田軍號】導演)之前跟我說了一句話:塑造領袖人物,一定要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和你對這個人物的態度,這些都是你自己的,不要去借鑒別人。你需要做的功課就是大量查閱和觀看關於他的資料。」在一次次演繹過程中,隨著王仁君自己對毛澤東認知的加深,他所塑造的青年毛澤東,在不脫離歷史真實的基礎上,也沒有千篇一律。每一次塑造人物,他都要丟掉曾經創作的人物形象,一次次重新做查閱資料等案頭工作,重新建立人物。

「其實從資料裏我們也了解到,晚年時,主席經常會寫信給他的兩個兒子,信裏情真意切,問最近讀過什麽書,最近學習怎麽樣。」所以,在劇中表現了不少青年毛澤東與家人的日常相處,噓寒問暖,尋常日子裏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劇中,大家有一個難得的團圓飯時,你能看到一個很有生活氣息的大哥形象;在得知愛人懷孕,你也能看到他們一塊憧憬家庭的未來。」

不少觀眾們特別有感觸,說「看到了毛澤東心裏柔軟的一面」。王仁君認為,毛澤東內心的「柔軟」是給誰的?「不僅僅是給勞苦大眾的,他對待家人也是一樣,他一定是把最真摯的情感給他親人們的。只有他是這樣一個人,他的親人才會義無反顧與他站在一起,跟著他走上革命道路,為了捍衛共同的信仰和理想,毛家先後出了6位烈士。」

【問蒼茫】劇照

在【問蒼茫】中,王仁君為青年毛澤東設計了不少生活細節。比如一場陳獨秀請毛澤東吃酥餅的戲,一口下去,酥餅渣和芝麻便掉在了桌上,王仁君很自然地用手將渣子和芝麻撚起,吃了下去。據王仁君了解,毛澤東非常節儉,一件睡衣打了幾十個修補程式還在穿,「這樣節儉的人,肯定也會珍惜糧食,而且他是‘農村伢子’,懂得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

並且,在劇中,過往「煙不離手」的毛澤東形象有所不同了。在前半段的劇情中,王仁君飾演的毛澤東從未拿起過煙。「以前很多影視作品都有塑造毛澤東抽煙這個經典動作,很多記錄說他‘煙不離手’,但現在誰也沒考據出來,他什麽時候開始抽的煙。」王仁君笑說。

「而抽煙這個動作在表演上呈現出來,第一給觀眾的感覺是‘思考’,二是‘有重大的變故和打擊’。青年時期,毛澤東一直特別頑強,在向上求索,向下紮根,他知行合一。在我們的設計中,是‘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時,他遭遇了重大的困難,在沈痛的情感和巨大的壓力下,他才第一次抽起了煙。」於是,抽煙這個動作,成為了人物成長和轉變的一個重要節點的外化表現。

【問蒼茫】劇照

扮演毛澤東是「自我洗禮」

從王仁君記事起,就記得家裏掛著毛主席的畫像,老家的長輩都特別崇敬他。「我記得,大年三十吃餃子,毛主席的像就擺到桌子中間,奶奶把第一碗餃子盛出來,要放在毛主席面前,小時候孩子們要是伸手去拿,會被奶奶打手的,‘不能吃,這是給主席的!’」

因此,第一次演毛澤東時,王仁君都不敢告訴家裏人,「我自己也怕演得不好讓他們失望」。後來電影上映了,他才邀請家人們去影院。得知王仁君演的是毛澤東,家裏人都特別激動,「看電影的時候一家人哭成一片。」

如今,103歲的外公也會守著電視看王仁君演的【問蒼茫】,「雖然他耳朵不好了,但也會跟著劇中人物落淚。」對王仁君來說,飾演毛澤東,要經受的第一道檢驗,就是家裏人的檢驗,「他們的評價對我很重要」。

還有一次,王仁君刷抖音看到,90歲的勞模尉鳳英,曾經受到過毛澤東接見。多年來,她每年12月26日,都會給毛澤東煮一碗壽面。「她說,‘我90歲還能煮得動,到了100歲要是我還煮得動,我要給他煮到100歲’。」普羅大眾對毛澤東的情感,沒有隨著時間流逝而淡薄,反而越來越懷念他,這讓王仁君很感動。「那麽作為塑造他的演員,我要對得起這些敬愛他的觀眾,更要去了解他,更要把他的美德、風範、精神展現出來,這是我們的使命。」

而扮演毛澤東,出於對他的敬愛,自然也會對演員更加嚴苛,「這無可厚非的,所以我更要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扮演毛澤東的過程,在王仁君看來,也是‘自我洗禮’的過程。「在自己遇到問題和挫折時,是躺平放棄,還是像毛澤東一樣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然後再去解決問題。他身上的積極主動,真誠,那種敢為人先,勇於拼搏,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我。」

【問蒼茫】劇照

多次扮演毛澤東,為王仁君贏得不少贊譽。對於觀眾對演員的期待和評價,王仁君表示:「作為演員,我們總是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評價。而面對大眾評價時,我認為應該保持被贊揚後的清醒和被批評後的動力。」他坦言,在獲得榮譽後不能迷失自我,而是需要更加冷靜客觀地看待這些榮譽。同時,對於批評也要有正確的態度,將壓力轉化為動力。

在入行多年後,王仁君對於表演工作的觀點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他表示:「在剛進入電影學院時,心裏充滿了夢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積累,我逐漸認識到演員有很大的局限性。」他認為,演員要突破自己的局限性,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同時,他也強調了演員要逐漸認識自己的局限,才有可能去突破局限。

除了對角色的深入理解和對表演的嚴謹態度外,王仁君也展現出了對劇本和創作團隊的慎重選擇。他表示:「在選劇本和創作團隊時,我們必須慎之又慎。」他認為,只有選擇好的劇本和團隊,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演技和情感。同時,他也透露了自己在嘗試接演不同題材和角色的同時,對關於毛澤東的作品始終保持著謹慎的態度,「關於毛主席的作品,必須得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不敢去打沒把握之仗。」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