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形勢嚴峻,前景黯淡」——有德媒這樣形容德國今年的經濟形勢,現實也的確如此。就在幾天前,德國將今年預期增長從0.3%下調至﹣0.2%。意味著德國經濟或連續兩年萎縮。根據德國市場分析人士的說法,隨著德國經濟陷入零增長乃至蕭條,德國已經成了「歐元區內的問題兒童」,而作為投資目的地的德國,吸重力也越來越低,一些德國企業已難逃被外資收購的命運。
德國淪為「問題兒童
」,「許多人不信未來兩年會變好」
「從2018年以來,德國經濟就未曾出現過強勁的增長。」據英國【金融時報】等外媒報道,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在9日公布經濟數據時說,盡管德國在解決近年來拖累經濟的短期因素,包括通貨膨脹飆升、高利率和俄烏沖突導致的能源成本上升方面取得了一些「真正的進展」,但更為長期的結構性問題,如嚴重的技術勞動力短缺、積年累月的基礎設施投資不足、繁瑣的官僚程式等,正在阻礙德國經濟增長。
當地時間10月9日,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公布該國經濟預測 德國經濟部網站
哈貝克表示,現在必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使德國持久地回歸增長軌域,比如要建立起「氣候中性」(指對氣候系統不造成影響)的電力供給系統,並減少官僚主義,讓經濟界能夠切身感受到這些努力。「只有實踐中能感受到的簡化措施,才是真正有效的。」
「德國之聲」網站註意到,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德國各屆政府都在承諾要減少官僚障礙,以促進投資,但過去數十年裏這類承諾很少得到兌現。
荷蘭國際銀行(ING)首席經濟師布爾策斯基認為,減少官僚主義的道路還很漫長。「我們必須盡快增加電子政務服務,這將會大大加快減少官僚主義的行程,並會解決很多機構人力不足的問題。」
就在哈貝克公布數據前一天,德國央行行長納格爾就已經對經濟形勢做出了悲觀的表態。他認為,德國經濟出現蕭條比增長的可能性更大。
今年9月,德國知名經濟研究所伊弗(IFO)研究所在秋季經濟預測報告中指出,受到周期性因素和結構性因素的影響,德國經濟仍將陷入危機。報告還說,繼去年經濟萎縮0.3%後,今年經通脹調整後的本地生產總值預計將停滯不前。
「德國經濟何時才能復蘇?」英國【旁觀者】雜誌(The spectator)10月8日以此為題發文說,許多德國人正在經歷一場「風暴」。德國曾經是歐洲強國,數十年來,其經濟發展推動了整個大陸的增長,但如今風光不再。眼下,德國經濟似乎即將連續第二年走上錯誤的道路,經濟表現是世界上最弱的國家之一。
盡管德國經濟部預計,隨著私人消費和投資活動的反彈,以及國際對工業品需求的增加,德國經濟將開始復蘇,2025年預計增長1.1%,2026年增長1.6%。但【旁觀者】雜誌認為,俄烏沖突造成的整體工業放緩和能源價格飆升,仍在給德國帶來壓力,並非所有德國人都相信2025年和2026年會變得更好——他們也不認為立法是解決經濟困境的答案。盡管德國人的平均收入增長速度快於通貨膨脹率,但總體感覺相當悲觀,因為很少有人相信這種趨勢會持續下去。
伊弗研究所所長基利門斯·福斯特(Clemens Fuest)對法新社表示:「德國經濟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商業氛圍指數已經連續4次出現下滑,而企業界對現狀的不滿日益普遍,對前景也持悲觀態度。
與此同時,漢斯伯克勒基金會宏觀經濟和市場研究所(IMK)也下調了對市場前景的評估:2024年德國經濟最多原地踏步,即所謂的零增長。德國中央合作銀行(DZ Bank)經濟師施文克(Christoph Swonke )形容,德國已經成了「歐元區內的問題兒童」。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庫特斯 「德國之聲」網站
外國直接投資下滑,德國企業開始「變賣家產」
值得註意的是,伴隨著德國經濟陷入困境,一些德國企業開始向境外尋求「金援」,開始「變賣家產」。
例如德國鐵路就打起了出售旗下運輸公司的主意。德鐵董事會已經批準了出售物流公司的計劃,買家則是丹麥物流集團DSV,售價140億歐元。「德國之聲」網站稱,對於陷入虧損狀態的德國國有鐵路公司來說,這筆錢多少解救了燃眉之急。
得益於政府出手相救的德國商業銀行也不例外。意大利裕信銀行(UniCredit)早前曾參股德國商業銀行,試圖全面兼並後者。裕信銀行9月從德國政府手中購買了4.5%的德國商業銀行股份,總體持股比例達9%。成為僅次於德國政府的第二大股東,據路透社報道,歐洲央行已經原則上同意這一並購計劃。但德國政府隨後表示,不會再出售任何德國商業銀行股份,外界認為這是德國政府反對競購的最強烈訊號。
資料圖:德鐵公司列車
其他一些德國企業也在計劃遷往境外,或者被境外資本所收購:化工巨頭巴斯夫計劃在中國投資100億歐元建立生產基地。而中型能源服務管理公司Techem則將被美國投資公司TPG收購。
「經濟蕭條和經濟結構轉型當然會給企業帶來後果。」荷蘭國際銀行(ING)首席經濟師布爾策斯基(Carsten Brzeski)對「德國之聲」表示,「這種情況下,也會出現企業相互兼並的情況,而兼並者既可以來自本國,也可能來自境外。」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庫特斯(Stefan Kooths)直言,「企業是沒有護照的,決定一個國家民生福祉的,並不是企業老板的國籍,而是該國是否對企業具有吸重力」。
他註意到,德國缺乏吸重力的一個表現就是外國直接投資(FDI)的下滑。他說,良好的投資環境會吸引外國投資,而投資者對糟糕的投資環境則會避而遠之。
大眾汽車在德國禾夫斯堡的生產基地資料圖 大眾汽車官網
德國【慕尼黑信使報】(Münchner Merkur)7日援引聯邦統計局數據報道稱,德國8月工業部門的訂單量環比下降5.8%,汽車、化工和機械制造等關鍵行業也受到訂單減少的影響。觀察人士指出,這是對德國工業發展狀況的又一個警示訊號。
與此同時,德國機械器材制造業聯合會近期的一項會員調查顯示,機械制造商的情緒和業務預期進一步顯著惡化。在近1000名受訪者中,有約37%認為當前的經濟形勢「糟糕」或「非常糟糕」;五分之四的受訪企業預計未來半年形勢不會好轉,甚至有五分之一的企業認為情況還會變得更糟糕。
庫特斯認為,保持工業競爭力是德國經濟恢復活力的法寶。「實作增長,需要的不是促進,而是提供方便。」他說,「德國並不需要為此出台提振計劃,現在提出的‘增長倡議’也只是指明了方向,但並不會帶來轉折。德國需要的是,改變迄今為止的幹預性工業政策,而制定一些有利於德國投資環境的政策。」
他補充道,德國政府並不需要想方設法阻止德國企業被變賣的趨勢,否則就會犯「資本保護主義」的錯誤。他表示,一切都應依照市場規律,「在競爭機制不能與日俱進的情況下,企業自然就會成為被兼並的物件。」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