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聚焦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第三輪第一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曝光5省典型案例

2023-12-29新聞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高敬)地下水超采問題突出、建築垃圾管理粗放……第三輪第一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29日繼續曝光5省典型案例。

督察組在福建發現,平潭綜合實驗區在未取得海島使用權證情況下,於2015年對大嶼島實施開發,陸續建設基地用房及配套設施等建築物。一些圍填海行為嚴重改變島體形態、甚至導致島體滅失。平潭綜合實驗區違規組織無居民海島旅遊的現象時有發生,對海島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破壞。

河南省周口市部份地區地下水超采問題仍然突出。針對第二輪督察指出的問題,河南省整改方案明確,2022年底前建成南水北調擴建工程,實作南水北調水全面替代沈丘縣、西華縣、項城市、周口市城區地下水源。但沈丘縣南水北調擴建工程至今仍未完成。同時,當地地下水取水特許審批把關不嚴,對違規取用地下水監管不到位。

督察組在海南發現,海口市建築垃圾汙染環境防治工作不力。海口市及各區未出台建築垃圾汙染環境防治工作規劃,建築垃圾治理體系建設滯後,全市僅依靠臨時收納點進行收集貯存轉運,偷倒建築垃圾現象普遍,2023年1至11月建築垃圾偷倒亂堆問題多達1275宗。一些地方建築垃圾問題整改不力汙染周邊環境。

督察發現,甘肅省蘭州新區存在嚴重環境汙染和環境安全風險隱患。蘭州新區化工園區專精特新化工科技產業園A、C區內產生第一類汙染物及其他有毒有害汙染物的企業,均未按分類收集、分質處理的要求建設廢水處理設施。2023年以來,化工園區30余家企業將未經預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運至園區汙水處理廠,個別企業廢水化學需氧量濃度遠超園區的納管標準。

督察組在青海發現,海北州一些地方在礦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中,歷史遺留采坑、渣山治理不到位,部門監管存在「寬松軟」問題。青海省西海煤炭開發有限公司柴達爾礦、柴達爾先鋒礦生態遺留問題多,生態修復體量大、任務重。治理修復一直進展遲緩,兩個礦區長期開采形成8個相互毗連的露天采坑,邊坡堆放大量棄渣,山體留下多處瘡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