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備受關註。在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4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為中國經濟高質素發展把舵定向。2025年的經濟工作重點在哪裏,將如何發力?作為「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明年中國經濟工作怎麽幹?如何確保中國經濟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每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為中國經濟分析形勢、確定基調、作出部署的重要會議。2024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總結今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基礎上,部署明年經濟工作,為2025年經濟政策劃出重點,從政策基調到目標任務,釋放出一系列積極的訊號。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 牛犁: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的重點任務作出了非常明確的部署,從大的基調來看,各項政策更為積極有效。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 田軒:
這一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秉承了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的一攬子增量政策,保持了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和穩定性。經濟要逆周期調節,熨平經濟的波動,對沖下行的壓力,來減少經濟周期帶來的負面影響。
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中國經濟執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同時,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會議指出「明年要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保持就業、物價總體穩定,保持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促進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
牛犁:
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是基礎中的基礎,經濟保持了適度合理的增長,就業問題、老百姓的收入問題,面臨的一系列矛盾會逐步化解。要保持量的合理增長,才有質的穩步提升。
田軒:
讓居民收入增長水平糊經濟增長保持同步,就是要讓老百姓享受到經濟發展的紅利,切實增強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做好經濟工作,必須突出重點,把握關鍵。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25年要抓好九項重點任務。
涵蓋了擴大內需、科技創新、經濟體制改革、高水平對外開放等多個方面,在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等方面也做出具體部署,既系統全面,又重點突出。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吳薩:
九大任務既強調了政策的全面性,涉及了經濟、社會、民生等各個方面,又突出了重點性,每個領域都把明年最重要的任務直接提了出來,點到了具體工程、具體專案、具體著力點,使得我們對明年的政策有全面準確的理解,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對經濟工作也會有更好的指引。
九項重點任務中,「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收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被放在了首位。
無論是措辭和任務排序的變化,都凸顯出2025年,擴大內需的重要性在進一步提升。
田軒:
現在國際環境出現了比較大的變化,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擡頭,逆全球化的趨勢在擴大,包括地緣政治,各種各樣的外部原因。我們當前面臨的很大一個問題就是內需不足。需求主要包括兩個,一個是消費需求,一個是投資需求。所以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講,要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收益,其實就兼顧了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
今年以來,中國居民消費需求持續釋放,市場消費明顯回暖。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整體已帶動相關產品銷售額超1萬億元。從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到積極發展正選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從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到更大力度支持「兩重」專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於2025年擴內需提出了一系列明確要求。
田軒: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裏面提到,要促進消費,還要改善民生問題,比如養老、醫療、托育、教育這些民生問題,讓老百姓能夠不但有錢消費,而且還敢消費。當然最重要的一個也是要消費升級,原來更多的是生存型消費,現在的消費更多是發展型消費,個人化消費,所以要把這一系列工作做好,才能夠真正有效提振消費。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打破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瓶頸」的關鍵。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作出系統部署。其中還特別提到,「更大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創業投資,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
田軒: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到創業投資,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對於科技創新來說,具有周期長、不確定性大、失敗率高的特點。民間資本能夠進入風險投資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提升資本創投市場活力的重要抓手。
值得註意的是,在「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這一任務部署中,還特別提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
實際上,今年以來,多個政策檔都明確提出反對「內卷式」競爭。今年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明確提出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而這也是該表述首次出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檔中。
田軒:
內卷其實就是沒有增量,只是在存量裏面大家做零和博弈,從存量到增量的轉變,需要的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科技創新,要透過科技創新,透過產品創新、模式創新,讓企業找到更新的利潤增長點,提供更好的產品,更高質素的產品,更好的服務,這就能夠擺脫內卷走出來。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確定了300多項重大改革舉措,加快推動改革舉措落地既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也將為明年經濟社會發展註入強大動力。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標誌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
其中,出台民營經濟促進法、制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等均是重點內容。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董煜:
三中全會的改革中,第一部份強調的就是高水平的市場經濟體制,在明年改革中就要堅定不移地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基本取向,特別是要為民營經濟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這也是為民營經濟解決一些切實性的後顧之憂,使他們能夠心無旁騖地謀發展。各地政府都要在這方面加大改革政策落地的力度,去維護好營商環境,為明年經濟工作任務的落實創造一個非常好的制度環境。
今年以來,中國對外貿易發展整體保持質素提升、數量穩定的良好發展勢頭。
海關總署釋出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9.79萬億元,同比增長4.9%,外貿執行總體平穩。不過與此同時,世界經濟復蘇動能偏弱,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也在增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並部署了「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積極發展服務貿易、綠色貿易、數碼貿易」等具體措施。
牛犁:
我們確確實實面臨著加征關稅圍堵打壓等各種各樣復雜的外部環境,但是近期部署了一系列主動作為的舉措,比如主動調整了出口退稅的稅率,推動高質素共建「一帶一路」行動的落地,推動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的升級談判等。我們主動作為,防範化解風險,穩定外貿,穩定外資。
主動作為,才能有效防範化解風險。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會議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並強調,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穩住樓市股市,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沖擊,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會和諧穩定,高質素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作「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牛犁: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央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最終的落腳點,使得大家過上好日子。最突出的首先是穩定就業,使收入能夠穩定增長;另一方面明確提到要穩定樓市、穩定股市,化解重點領域的風險隱患,守住底線,放心消費。經濟穩定了,社會穩定,生活品質才能夠更好改善。
吳薩:
經濟的底盤更加紮實,更加積極有為的政策力度,它們疊加一定能形成一加一大於二的綜合效應,助推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對於高質素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新的一年,開好中國經濟航船,必須加滿油,把穩舵,鼓足勁。同時,要增強協同聯動,反對本位主義,形成抓落實的合力。加強預期管理,協同推進政策實施和預期引導,提升政策引導力、影響力。只要我們保持定力、站穩腳跟,在埋頭苦幹中增長實力,在改革創新中挖掘潛能,在積極進取中開拓新局,中國經濟航船就一定能夠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