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寸土生寸金!內蒙古跑出集約高效用地「加速度」

2024-01-14新聞

寸土寸金關乎國計,一壟一畝承載民生。內蒙古位於祖國北疆,面積118.3萬平方公裏,占全國總面積的12.3%。地域遼闊、土地資源豐富是內蒙古的一大優勢。

如何「精打細算」管理好、利用好豐富的土地資源,切實把土地資源優勢轉化為推動經濟高質素發展的優勢?

日前,中國經濟資訊社基於「中國·內蒙古全社會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所作的評估顯示:近年來,內蒙古把資源節約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土地等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進入提速期。

自2022年起,內蒙古加強頂層設計,出台關於深化土地綜合整治促進高質素發展等一系列「指導意見」「實施方案」「實施細則」,形成「1+1+N」政策體系。同時,內蒙古實施創新舉措,不斷探索節約集約高效用地新機制、新模式——積極參與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交易,喚醒鄉村沈睡資源;推進批而未供、閑置土地大起底,向「土地存量」要「發展增量」;實施新增工業用地「標準地」改革,提升土地畝均效益;把土地擺進「超市」,專案落地提速增效……

不斷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力求用最少的資源投入取得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實作「寸土生寸金」!內蒙古努力用好國家政策、大膽改革創新,跑出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速度」。

土地「醒」了,鄉村「活」了——增減掛鉤破解振興密碼

「看,那裏就是新民新村!」順著努文木仁鄉副鄉長黃成臣手指的方向望去,曠野中的幾棟新樓房格外醒目。2023年12月28日,對於興安盟紮賚特旗努文木仁鄉新民村的289戶鄉親們來說,是個特殊的好日子。就在這一天,他們搬進期盼已久的新居。

2022年,內蒙古全力推動和支持國家批復的興安盟、呼倫貝爾市、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6盟市的16個旗縣開展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交易。新民村成為內蒙古第一個「吃螃蟹」的村子。

根據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政策,2022年至2025年,由交易省份自主溝通簽訂交易協定後經國務院批準實施。這一政策,為內蒙古探索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開辟了新路徑。

興安盟先行先試,在全區率先啟動實施增減掛鉤跨省交易專案,2022年以來共實施專案62個、總面積2.3萬畝,占全區總規模的47%。

透過一筆筆「好買賣」,興安盟土地「醒」了,鄉村「活」了,村民「樂」了!

曾經的新民村,下轄3個自然屯,共有492戶,建設用地面積1104畝,由於許多村民出門務工或進城生活,空置的宅基地越來越多,到2022年宅基地空置率達到了20%左右。

列入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交易試點後,新民村實施整村搬遷模式,低效利用的1000多畝建設用地被騰出,200多畝被規劃為安置區,其余土地透過復墾形成861.88畝增減掛鉤節余指標,用於跨省交易。

透過增減掛鉤,新民村的土地「醒」了,也「忙」了。

861.88畝指標,就意味著新增了861.88畝耕地,所有權歸村集體。新民村將其建設成高標準農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合理布局、精心布置,畝均收入比一般耕地增加了10萬元。

200多畝的安置區,除了住宅樓,還建有村委會、幼稚園、宴會廳、幸福院、養殖區、倉儲區、農機存放區、共享菜園等,村民們過上了「下地是農民,回家是市民」的新生活。

「透過新增耕地,村集體收入一年增加了52萬元,我們將錢反哺群眾,給他們補貼取暖費和物業費。」新民村黨支部書記徐洪波說。

紮賚特旗的另一個鄉鎮好力保鎮,則用增減掛鉤跨省交易這把「金鑰匙」啟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開啟了新一輪鄉村全面振興建設。

好力保鎮下轄18個行政村,有3萬多人口,近年來大量人口進城務工,出現了「空心村」現象,宅基地空置比例高達25%。

盤活農村閑置廢棄老房宅基地,好力保鎮4個村透過騰退土地後形成增減掛鉤節余指標參與跨省交易,預計交易金額15.54億元。有了資金保障,興安盟以土地為杠桿撬動鄉村發展,打造增減掛鉤「升級版」,在好力保鎮啟動了內蒙古首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專案。

稻田公園、鄰裏中心、市民廣場、住宅區、商業街……規劃顯示,未來的好力保鎮將會呈現一幅功能齊全、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畫卷。2023年一期全鎮已有4個村16個屯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專案,2024年二期將繼續在14個村51個屯實施。

喚醒「沈睡」資源,不斷提高土地增值效益,不只是在興安盟。2022年以來,內蒙古各地都在努力實施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交易專案:烏蘭察布市列入跨省交易指標2786.65畝,赤峰市推進巴林左旗跨省交易631畝……

日前,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傳來捷報:內蒙古與廣東省簽訂的7384畝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交易得到國務院批復,交易金額22.15億元。

存量盤活,點「土」成金——起底行動賦能城鎮發展

2023年11月30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推介會——興安盟首屆土地招商推介會在烏蘭浩特舉行,48宗、4000余畝區位優勢好、升值空間大、發展潛力足的優質地塊集體亮相,吸引了6家商會、112名企業家代表前來溝通洽談。

興安盟自然資源局開發利用科科長王怡梅介紹,48宗地塊均為批而未供土地,推介會要為這些存量建設用地「找婆家」。最終,5個專案與土地「速配」成功 ,現場簽訂認拍協定。

土地是支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土地利用重視增量、忽略存量,增量安排與消化存量脫節,存量規模大、土地閑置浪費等問題突出。

2022年,針對解決經濟領域長期存在的低質低效、閑置浪費問題,內蒙古啟動「五個大起底」行動。其中,批而未供、閑置土地大起底行動,就是要透過進一步盤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緩解土地資源供需矛盾。

「五個大起底」行動啟動後,興安盟依托自主研發的實景三維平台搭建「一張圖」數據平台,摸清土地家底,並據此對全盟7個開發區的批而未供地塊進行篩選,繪制出「興安盟開發區招商地圖」,有效盤活存量土地。

全區各地也紛紛拿出實招新招,加大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力度。位於烏蘭察布市商都縣商張公路北側,有一宗面積24.2公頃、已取得批復的國有建設用地。由於原用地企業投資意向發生變化,一直未完成供地,成為批而未供土地。2023年10月,內蒙古翔福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透過掛牌取得該宗土地的使用權,在繳納5000萬元土地出讓金後,同步取得建設用地規劃特許證、不動產權證書。一個20萬噸/年鋰電池負極一體化專案實作「拿地即開工」。

「我們預計總投資82億元,專案全部建成後可實作年利稅15億元,新增就業崗位1100個。」內蒙古翔福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牛建波介紹。2022年以來,烏蘭察布市透過撤銷批文、指標調整、招商引資等方式消化批而未供土地,累計完成撤銷批文面積6735畝。

而在內蒙古重要的制造業和工業中心包頭市,包頭稀土高新區收回多塊已出讓的低效運轉與閑置土地,開展畝均效益評價,引進了科田磁業年產8000噸釹鐵硼、英思特稀磁等一批高端專案,盤活低效運轉及閑置土地2679畝,實作提質增效。

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廳長趙大勇表示,要以實施批而未供、閑置土地大起底消化處置為抓手,切實解決自治區「存量建設用地數量大」與「重大招商專案落地難」並存的難題。

2023年,內蒙古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4.75萬畝,處置閑置土地6.87萬畝,均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存量盤活,點「土」成金,批而未供、閑置土地大起底行動,切實提升了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助推了內蒙古經濟高質素發展。

「雲」上看地,「雲」上選地——土地超市催化高效利用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和政府2022年釋出的【關於深化土地綜合整治促進高質素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要建設自治區土地資源資訊儲備平台。2023年8月,內蒙古「土地超市」應運而生、開門營業。

土地超市是個大資訊庫,「貨架商品」是可供應地塊或可交易指標,包括權屬清晰、具備開發條件的成熟「凈地」(含批而未供、閑置土地等),以及已形成可交易的占補平衡和增減掛鉤指標。企業、個人可透過電腦或手機端進行存取,隨時隨地檢視地塊資訊,實作「雲上看地、雲上選地」。

短短幾個月,內蒙古土地超市已為530.38畝權屬清晰、具備開發條件的「凈地」找到買家,出讓金收益1.34億元;完成耕地及水田指標交易2175畝、產能指標交易21萬公斤,累計交易總價1.17億元。

長期以來,因存在資訊差,常會出現「企業找不到地,政府招不到合適專案」的情況。「透過土地超市,企業對地塊進行線上挑選,對意向地塊線上下單,為破解我區‘專案找土地,土地曬太陽’難題提供了最佳方案。」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副廳長王濤說。接下來,內蒙古將進一步摸清土地資源家底,不斷豐富土地超市的上架產品,促成更多「好買賣」。

存量土地加速盤活,企業專案快速落地。不只是土地超市,內蒙古還在不斷探索新方式、拓寬新路徑,進一步推進土地高效利用,推動經濟發展提速增效。

目前,全區已全面鋪開新增工業用地「標準地」改革,透過設定土地利用控制性指標,規範專案建設畝均投資強度、容積率等用地要求,從流程前端就較好地排除了低效用地企業,從而確保土地利用更加高效。

2023年,達拉特旗匯達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與另一家公司合作建設年產5GW光伏元件生產基地專案,需征用土地270余畝。在鄂爾多斯市創新推行的「區域評估+標準地+用地清單制+拿地即開工」用地政策組合下,企業很快便收到土地特許和聯發的「四證」,比預期提前2個月完成專案建設並投產,實作產值13億元。

2023年,內蒙古累計完成新增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332宗,總面積3092.37公頃,出讓價款46.6億元。「標準地」在全區各類開發區新增工業用地中的占比達66%。

土地是發展的根基。下一步,內蒙古將繼續做好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大文章,為高質素發展蓄勢賦能。「十四五」期間,新實施占補平衡專案100萬畝,增減掛鉤專案5萬畝,力爭完成全區100萬畝新增耕地建設任務;力爭盤活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67.94萬畝;力爭到2024年底前,全部新增工業用地實作「標準地」出讓;到2025年全區工業園區畝均產值比2020年提高50%左右。

「內蒙古資源富集,但沒有一點是多余的,都是不能浪費的。」著力改變簡單粗放、不重效益的觀念和做法,內蒙古正推動資源利用方式發生根本性轉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記者許曉嵐 高敏娜 阿妮爾 張典標)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