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防汛進入關鍵期形勢復雜,水利部:「三大體系」提升防禦能力

2024-07-18新聞

當前,全國已進入防汛關鍵期(7月16日至8月15日),據水利部此前預測,今年「七下八上」期間,中國旱澇並行、澇重於旱,暴雨洪水等極端突發事件趨多趨廣趨頻趨強,致災影響重,形勢嚴峻復雜。

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水利部如何提升水旱災害防禦能力?

7月18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水利部獲悉,水利部透過流域防洪工程體系,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和水旱災害防禦工作體系建設,不斷提升中國水旱災害防禦能力。

大力推進重要堤防達標建設

據水利部副部長王寶恩介紹,防汛的第一大體系是流域防洪工程體系。主要包括水庫、河道及堤防、蓄滯洪區「三大件」,一般透過上蓄、中滯、下排等措施,有效治洪,減輕水浸災害風險和損失,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目前,中國已建成各類水庫9.5萬多座,5級及以上堤防約33萬公裏,開辟國家蓄滯洪區98處,形成了以長江三峽、黃河小浪底水庫等為核心的主要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大江大河基本上具備了防禦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洪水的能力。

王寶恩介紹說,近年來,中國實施了長江流域姚家平、黃河流域東莊、珠江流域大藤峽等控制性工程,黃河下遊防洪治理、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太湖吳淞江治理,以及國家蓄滯洪區等一批骨幹防洪工程,大規模開展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山洪災害防治。

「十年來,新增庫容1632億立方米,新增5級以上堤防約6萬公裏。特別是近兩年來,大力推進大江大河大湖幹流重要堤防的達標建設,太湖環湖大堤已全面全線達標,今年遼河幹堤也將全線達標。去年國家增發了1萬億元國債資金,其中安排了水利專案達到7800多個,目前已全部開工建設,建成以後將極大地提升水旱災害防禦以及防災減災救災能力。7月9日,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正式進入建設階段,該工程建成後可與小浪底等骨幹水庫聯合調水調沙、攔洪蓄洪、調配水源,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素發展提供堅實的水安全保障。」王寶恩說。

加快構建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

第二個體系是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王寶恩說,加快構建氣象衛星加測雨雷達、雨量站、水文站組成的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實作水旱災害防禦「預」字當先、關口前移、防線外推的需求,實作延長預見期和提高預報精準度有效統一的需要,這也是實作防汛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的重要支撐。

水利部按照「應設盡設、應測盡測、應線上盡線上」的原則,積極推進暴雨洪水集中來源區、山洪災害易發區以及大型水庫、重大引調水工程防洪影響區的測雨雷達組網建設,推進新技術、新裝備研發推廣套用,提高各類水文測站的現代化測報能力。結合去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災後恢復重建等工作,率先以流域為單元在永定河官廳山峽區間建成現代化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

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

第三個體系是水旱災害防禦工作體系。據王寶恩介紹,水利部門在總結歷年水旱災害防禦、防汛抗旱工作經驗的基礎上,以錨定「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沖擊」工作目標為牽引,貫通雨水情、汛情旱情、險情、災情「四情」防禦,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完善體制、機制、法治、責任制「四制(治)」,著力提升水旱災害防禦管理水平。進一步構建完善思路清晰、分工明確、易於操作的「三位一體」(即責任落實、決策支持、排程指揮)的工作體系。

在責任落實方面,立足單元最小、全面覆蓋、嚴密有效,逐項明確水庫大壩、堤防、蓄滯洪區、在建水利工程、山洪災害等防汛責任,讓每個責任主體都知道「為何防」「誰來防」「防什麽」「怎麽防」四個方面的基礎知識,確保責任落實縱向到底、橫向到邊。

在決策支持方面,立足科學專業、支撐有力、反應迅速,各級水利部門健全水利專業人才隊伍,特別是基層水利部門要明確決策支持工作的專業人員;全面摸清基礎數據、推進新技術新裝備的套用、最佳化洪水預報模型、加強洪水風險圖的套用,夯實技術支撐基礎;以數碼化場景、智慧化模擬、精準化決策為路徑,建構「四預」決策支持系統,為排程指揮提供強有力的決策支持。

在排程指揮方面,立足權威統一、運轉高效、分級負責,精準釋出江河洪水、山洪、幹旱、險情等預警資訊,加強水庫、水電站、水閘、蓄滯洪區等工程的聯合排程,強化水庫安全度汛、堤防巡查防守、中小河流洪水防禦、城市內澇防禦等決策部署的落實,確保排程指揮指令暢通、執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