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北京中軸線的產生緣由以及其變遷歷程,實際上就是在為「北京為何會成為如今的北京」這一問題去尋求答案。
朱祖希對初見北京城的情景記憶猶新。1955 年,他以第一誌願被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錄取,告別浙江故鄉後,歷經汽車、火車的數日奔波,抵達前門火車站,那高聳的正陽門城樓陡然映入眼簾,令他頗為震動。
從永定門、正陽門的南端起,經古都北京的外城、內城、皇城、宮城,向北直至鐘鼓樓,全長約 7.8 公裏的便是北京中軸線。60 余年後,身為歷史地理研究專家的朱祖希,開始在各類大小論壇與講座中講述北京中軸線的由來。即便在北京生活大半輩子的人,也未必能明晰北京中軸線是什麽,以及它承載著怎樣的歷史。
在北京城,要清晰感知中軸線的存在,老城高處是絕佳之地。站在景山公園萬春亭,可見紫禁城核心建築沿中軸線排列,兩邊建築呈中軸對稱。登上鼓樓 69 級台階,在二樓南眺,能望到景山萬春亭,也能清晰看到位於城中央的軸線,兩旁是青磚灰瓦建築。
自梁思成於上個世紀 40 年代提出北京中軸線這一概念後,中國學者便著手探尋其起源與演進。探究北京中軸線的產生緣由及變遷歷程,實則是在為「北京為何成為北京」這一問題找尋答案。
都城建設所追求的理想模式,它承載著城市規劃的理念與目標,關乎著城市的布局、功能與風貌,是營造宜居、繁榮都市的重要指引。
朱祖希在北大所上的首堂課,乃是時任北大地質地理系主任的侯仁之,於「迎新會」上為新生所做的「北京的起源及其變遷」報告。侯仁之談及北京在城市規劃建設方面的成就時,首先會提及【周禮·考工記】,因其描繪了中國古代都城建設的理想模式。
【周禮】開篇即言:「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王者營建都城時,需辨明方位,確定宮室居所之位,旨在讓眾人各得其所,彰顯君子之重威。
【周禮·考工記】對都城布局有規劃,匠人營建都城,每面九裏且旁有三門。城內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有祖廟,右有社稷,面朝後市。市朝占地一夫,王都方形,宮城為中心,宮內前朝後寢,宗廟社稷在左右,南北一線為中軸線,前王宮後市。
北京市文史研究館的館員王崗,同時擔任北京古都學會會長。他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周禮·考工記】裏關於都城建設的理念,始終對中國古代都城建設產生影響。在理想的都城建設藍圖中,是存在中軸線的。
對於中國古代首個出現中軸線的都城究竟為何,史學與考古學界意見不一。部份史學家稱曹魏鄴城是首現中軸線的都城,距今 1700 余年,有南北向穿越大道。而【從考古看中國】中,考古學家王巍稱 4000 多年前夏宮已現中軸線格局,意味著中軸線可能出現更早。
無論怎樣,中軸線這一城市規劃理念在數千年前的中國古代都城就已然存在,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都城洛陽,已顯現出清晰的中軸線。隋唐之時,對都城中軸線的規劃有了自覺意識,如寬約 150 米的朱雀大街便是長安城中軸線,城中心依左右對稱布局。北宋東京雖東西兩翼不對稱,但「禦街」從大內宜德門到裏城朱雀門再到外城南熏門是全城中軸線,擴建時也力求形成城市軸線。
北宋滅亡後,金朝掌控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區域,為穩固此疆域,采取諸多措施,其中就有確立都城體系。海陵王奪得皇權後,將都城遷至燕京並改名為中都,從此北京成為一代王朝的首都,歷經元、明、清三代。
海陵王新建的金中都城,孕育出北京都城史上的首條中軸線。此中軸線南起豐宜門(金中都城正南門),北至通玄門(金中都城正北門),全長約 9 裏,貫穿了整個皇城的各組宮殿。
現今,金中都城的中軸線僅留存部份殘缺遺跡。2002 年 7 月,在金中都建都 850 周年前夕,北京宣武區政府於西二環白紙坊橋南的金中都大安殿遺址處建造了一座北京建都紀念闕。
數千年前夏宮呈現出「中軸突出,兩翼對稱」的格局,歷經歲月變遷,到了金中都,其中軸線得以延續發展,中國古代都城逐步向【周禮·考工記】中的都城規劃理想靠攏。
元大都乃是諸多事物的起始之地,它承載著歷史的厚重,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時光的長河中熠熠生輝,見證著歲月的變遷。
2014 年左右,北京文史研究館作出決定,要出版一套專門介紹北京中軸線的圖書,王崗擔任了這套書的主編。2017 年,上下兩冊的【古都北京中軸線】正式發行,此書有很大篇幅講述了從金到清朝的北京中軸線更叠歷程。
王崗提及,北京的首條中軸線出現在金中都城。現今的北京中軸線,其位置在元大都時期便已確定。元滅金後,舍棄金中都城,於東北方向另擇新址,開始建造元大都城。
「左祖右社、面朝後市」之模式,早在古時便已出現。然於拔地而起之都城內體現此理想,實乃難事。在王崗眼中,直至元大都,此理想模式方變為現實,且建成前無古人之中軸線。依侯仁之見,對【周禮·考工記】規劃思想體現最徹底者當屬元大都城。
在元大都的營建過程中,鐘、鼓樓被置於全城的核心位置,此乃以往都城模式所未有的。王崗稱,自漢朝起,古代都城設計建造歷經變化。漢朝至唐朝認為北邊最重要,全城最北留予皇城。宋朝崇尚「中」,將皇城和宮城移至中心,到元大都則是把鐘、鼓樓放在中心,此為全城最重要之處。
鐘、鼓樓乃人們洞悉日月星辰執行之所在,一年有十二月,每日有十二時辰,皆以擊鼓鳴鐘來昭示。將其置於全城中心,表明元大都的規劃者將宇宙之活動,即萬物執行之規律,置於最為關鍵之地。
在元大都城,鐘、鼓樓南面處於全城南面中心,皇城坐落於此。太廟置於皇城東側,契合「左祖右社」之「左」位,社稷壇在皇城西側與太廟對稱的「右」處。商市分布於都城中心鐘、鼓樓周邊及各交通樞紐大街和城門附近。
元大都城的建造者在打造這座城的過程中,既實作了【周禮·考工記】裏的理想模式,又使國家統治者得以持續鞏固政治合法性,且突出了皇權的至高無上。
明代永樂大帝遷都北京後,北京城整體南移,太廟與社稷壇從皇城兩側移至皇城前,中軸線設計得以嚴格保留,形成中軸對稱布局,突出紫禁城核心地位,現今所見北京中軸線多數建築建於明代。
朱祖希銘記,侯仁之在北大地理歷史系授課時,談及北京城政治主題時講了一縣太爺之事。明代,此縣太爺受皇帝召見進皇城,先入大明門,走完 500 余米千步廊見金水橋後視野開闊,以為過此橋進承天門就能見皇上,沒想到後續路程曲折,終在奉天門因精神壓力而癱倒。
朱祖希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這表明都城規劃者已然留意到環境、空間以及行走距離的變化會給人帶來心理壓力,並且將對皇帝的崇敬融入到了都城的規劃之中。
清代將北京中軸線的整體空間格局予以繼承和延續。順治、康熙時期,大規模修繕和重建了中軸線區域的宮殿、壇廟等國家禮制建築。雍正時期修繕了景山壽皇殿,乾隆時期改建和新建了重華宮等宮殿,還擴建、修繕了天壇等壇廟禮制建築,此為北京中軸線最後一次大規模建設階段。
北京中軸線並非僅僅作為皇權至上的象征而存在。【京師生春詩意圖】繪於乾隆三十二年,從正陽門大街起至景山,展現雪後京城中軸線風貌,畫中既有皇帝見太後、朝臣進宮,也有前門大街熱鬧及市民冰嬉,中軸線及其兩翼承載著市民生活銘印。
北京中軸線,那是一條凝聚著歷史與文化的神奇脈絡。它宛如一條巨龍,蜿蜒貫穿京城,承載著無數的故事與記憶,是北京的靈魂所在。
自元大都起,北京中軸線便已存在。然而,將北京中軸線這一概念提出的是建築學家梁思成。
梁思成在 1932 年發表的【我們所知道的唐代佛寺與宮殿】裏,總結了中國建築平面布局原則與特征,還使用了「南北中線」說法。1942 年編寫、1944 年完成的【中國建築史】中,論述特點時開始用「中軸線」一詞,如紫禁城布局以中軸線上三殿為中心。自此,「中軸線」成其常用概念,提及北京規劃時更常用。
梁思成飽含熱情地贊頌中軸線,認為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因這條中軸的構建而形成,「其氣魄之雄偉體現在南北引伸且一貫到底的規模上」。他還稱北京中軸線「如音樂般有節奏」,將其形容為層次分明、高峰叠起、趣味悠長的畫卷。
1950 年,梁思成與陳占祥共同撰寫【關於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區位置的建議】(即梁陳方案),再度提及北京中軸線概念。他們建議避開大規模拆遷,把中央行政中心設於西郊,但該方案未被采納。
自 20 世紀 50 年代起,鑒於城市化建設之需,北京的城門與城墻逐步被拆除。永定門居於北京中軸線最南端,乃中軸線重要標誌性建築。1950 年起,永定門甕城城墻陸續遭拆,1957 年,其城樓和箭樓因「妨礙交通」「已成危樓」被拆除,自此,北京中軸線缺失了南端點。
伴隨北京城市的建設行程,一系列考古工作隨即拉開帷幕。拆城墻的行動未曾停歇,然而這些研究努力拼湊出對北京城更為全面的認知。
1964 年,考古學家徐蘋芳等運用考古勘探之法,確定了元大都中軸線的位置。經證實,從鼓樓至景山的大街即為元大都南北中軸線大街,與今地安門南北大街重合,也證實了元大都城南半軸規劃建設中軸線的走向,且元大內就建在此中軸線上。
1964 年至 1974 年間,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北京市文物工作隊先後對元大都的城郭、街道以及河湖水系等遺跡展開勘察。基本探明了元大都外郭城的形制與範圍,還有皇城和宮城的範圍,由此形成了一系列考古報告。
眾多考古發現,促使了後續對元大都建城思想的研究。像清華大學趙正之教授依據考古工作指出,元代中軸線即明清中軸線,東、西長安街以北街道和胡同多為元大都遺存,徐蘋芳予以證實。傅熹年在【元大都大內宮殿的復原研究】中復原布局,其【中國古代都市規劃等研究】一書則探討了元大都整體規劃與建築群布局。
在 1960 年代至本世紀末期間,透過侯仁之等學者對元大都城、紫禁城的規劃思想和建築設計的研究,人們對北京中軸線的認知得以不斷完善。
1999 年 3 月,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的王燦熾研究員在政協北京市第九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遞交了關於重建永定門的提案。當時,中央已明確指出首都城市發展需註重保護古都中軸線等諸多方面。然而,在引發「永定門應否重建」的討論後,此提案未得到積極回應。
2000 年 6 月,北京市文物古跡保護委員會委員王世仁等專家向北京市文物局遞交【關於重建永定門的建議書】。完整中軸線承載北京歷史文脈,其上門、橋等是標誌,記載首都歷史變遷,保護中軸線可讓後人看到有記憶的城市。
這份【建議書】獲市領導批示與重視,2004 年 3 月 10 日,永定門復建工程正式啟動。王世仁回憶,為保「原汁原味」,以 1937 年實測圖設計復建,從非洲購 12 根鐵力木做「金柱」,兩段明末禦道及百余塊清代舊城磚也重回永定門城樓。
2004 年 9 月,永定門城樓宣告竣工,再度屹立於北京中軸線的南端。隨著北京老城保護日益受到重視,原本南部失衡的北京中軸線,自此得以完整如初。
永定門城樓之下,那處於中軸線南端的標誌性地點。攝影者為張潔。
站在景山公園的萬春亭處,目光投向故宮。那莊嚴肅穆的建築群,在陽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攝影:張潔。
北京的太廟乃是拍攝婚紗照的熱門之選之一呢。攝影工作由張潔負責。
始終能讓人們明確方向,不會迷失自我,如同在茫茫大海中始終能找到指引的北極星,讓人一直擁有清晰的方位感。
被稱作「北京通」的侯仁之,於 1991 年提出北京城市規劃設計中的「三個裏程碑」。其一為紫禁城,乃封建王朝時京城規劃建設之藝術傑作。其二是天安門廣場改造,賦予中軸線新意義,彰顯「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標誌新時代到來。其三是奧林匹克公園建設,體現 21 世紀首都新風貌,標誌北京走向國際大都市。
侯仁之提及的第三個裏程碑,亦是北京中軸線首次向北延展的標識。20 世紀 80 年代末,北京申辦 1990 亞運會成功,為連線城市中心與亞運村,從北二環鼓樓橋引出鼓樓外大街,向北至三環外成北辰路,中軸線得以延長。北京申奧成功後,中軸線再度向北延伸,鳥巢與水立方位於軸線兩側。
1969 年,6 歲的張潔隨父母抵達北京,此前腦中從未有過「北京中軸線」的概念,直至 1988 年。那年暑至,她才知曉,見證自己童年且仍居住的安德裏北街 21 號院將被一分為二,只因「中軸線要從中穿過」。那一年,她和許多大院居民的家被拆除並搬遷。
回憶起 1988 年的那個夏天,張潔深感惋惜,「未將當時場景拍下,乃是我攝影生涯的一大憾事。」他 1981 年開始從事攝影,如今是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理事、中國煤礦攝影家協會副主席。近年,他的業余時光多在京中軸線上穿梭,在此拍攝的照片累計儲存容量達 8TB。
2018 年,張潔推出攝影集【鐘鼓樓——那些年那些事】。2008 年,他就籌備關於北京中軸線的長期拍攝專案,因【時代周刊】將鐘鼓樓評為「消失前最值得看的地方」,便以其為首個拍攝物件。他在鐘鼓樓地區的北京一中度過中學時光,尋找兒時記憶去拍攝。
坐落於北京傳統中軸線最北端的鐘鼓樓區域,向來是商業興盛之地。張潔在拍攝中串聯起對鐘鼓樓地區的記憶。上學時,鐘鼓樓胡同鄰裏和睦,知對方家鑰匙位置,去串門常被留飯。後來,兩側多了酒吧等,音響擾民。1996 年後周邊環境治理,外地人、外國人增多,彰顯京城國際化都市的包容。
張潔耗費 8 年時光拍攝鐘鼓樓,亦對北京中軸線展開拍攝。2021 年,其出版攝影集【北京中軸線】,影像裏,高鐵列車疾馳過永定門,數千市民於雪中賞故宮景,中年男女撐傘走過雨中社稷壇,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仰山,遊人在「北京中軸線仰山座標點」拍照留念。
生活在京城的市民,親身參與著北京中軸線的變遷與持續延展。在學界,自 2011 年北京提出中軸線申遺後,對北京中軸線的研究逐步邁向高峰。
對於北京中軸線的歷史溯源與文化內涵展開的討論,部份問題已達成共識,部份問題仍在爭議之中。然而,所有這些爭論都在一同塑造著我們對北京中軸線以及這座城市的認知。
歷經數年拍攝,張潔獲得重新認識中軸線的契機,「中軸線故事無窮盡,盡情去挖掘吧」。雖已有北京中軸線攝影集出版,張潔仍在持續拍攝,「中軸存則方向在,讓人總能找著北」。
本文的創作,是以北京文史研究館所編著的【古都北京中軸線】以及朱祖希所著的【營城:巨匠神功】為參考依據的。
2022 年 10 月 3 日,該內容刊載於總第 1063 期的【中國新聞周刊】雜誌之中。
【中軸線之過往與現今:北京究竟為何成為北京】
記者:張馨予,一位在演藝界頗具影響力的藝人。她憑借著出色的演技和獨特的氣質,贏得了眾多觀眾的喜愛與認可。其作品風格多樣,展現出了她的多面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