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到今年的美國數據極其詭異,看起來似乎做到了極低的犧牲率來把通脹打下來了,比如經濟中比較關註的幾個指標:就業率相對穩定,非農就業維持在3.6%左右,一二季度的實際GDP增速也維持正值,一季度2.0%,二季度2.4%,似乎也沒有像加息前預期的那麽悲觀,再看看股市,快速的加息對於金融資產一般都是致命的利空。三個關鍵指標看起來足夠詭異,一直很難理解,當然中間的插曲也不能說不是代價,就是美國歷史2、3、4大銀行的倒閉集中發生在今年。
由於實在費解,就去查閱了其他數據,最早的分析是兩個點,一是加息抽水具有時滯後,真正的實際利率拉正大致發生在3月(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脹),也就是說雖然此前還在加息,但抽水效率相對緩慢 ,前十幾年的窟窿太大了,尤其是去查閱了疫情沖擊以來的數據,簡直驚人但又似乎找到了可能的解釋:
美國 | 貨幣供應M2 | 1959
連結中的數據簡直驚人,又是2020年開始的15萬億左右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到2022年加息周期之前,已經激增到接近22萬億,兩年多增長了超過M2總量的 40% ,這還不包括08年之後多數時間處於極度寬松狀態的M2增速本身就不低,在2020年實作了跳增。
再看看M1數據,更是離譜!2020年的狹義貨幣供應量從4、5萬億,短短一年激增到16萬億左右,增長率 300~400% ,並且在2022年加息之前達到頂峰的約20萬億左右。詳細數據大家還請到原數據平台查閱。
美國 | 貨幣供應M1 | 1959
通脹雖然是多方面的原因,但通脹無論何時何地都是一種貨幣現象,沒查閱這些數據之前,還真的有些費解,如果按照以往的美國經濟表現,即便是80年代的滯脹,也不至於做到如此低犧牲率的抑制通脹,看了這兩組貨幣的數據,至少可以從貨幣供應角度來部份解釋這個問題, 加息雖然激進,但過去供應的貨幣過高 ,尤其是2020年之後,兩個數據都是經歷了一個幾乎直線上升的過程。
第二個代價也與貨幣發行有關,美國發行基礎貨幣非常依賴財政赤字貨幣化,政府部門負債來增加市場的基礎貨幣供應,同樣的也基本對得上,美國政府債務從2008年開始快速攀升,同樣在2020年迎來激增,2020年初約為23萬億左右,到了現在已經高達32.9萬億,這幾年 增加了約10萬億 ,也就是說,一面抽水,一面長期放水,導致的結果是抽水效率並不高,雖然M2/M1都在同比下降,但你長得時候是百分之幾百的漲,跌的時候是幾個點,十幾個點的跌,效率太低。
至於就業和消費,依舊比較強勢,也可以從這個模型中理解, 美國家庭部門的負債占GDP的比重甚至在疫情沖擊下還在繼續下降 ,08年次貸危機時期最高達到 85.8%, 經歷十幾年的去杠桿周期,疫情期間也在下降,最新的6月數據已經下降到 64.8% ,已經不算特別高杠桿的情況了,意味著居民投資和消費能力依舊強勢,且資產負債壓力相比來說還好於08年,讓住戶對未來的經濟預期可能要更好一些。
總結起來,查閱了相關的數據,找到可能的解釋的原因,涉及到三個點:
1)加息雖然激烈,但過去供應的貨幣過多,抽水需要時間,具體可以從M2/M1的數據中得到佐證;
2)至今仍然是一面放水一面抽水,政府財政赤字貨幣化供水,加息來抽水,導致加息下貨幣供應增速下降的振幅較小,同比也只有個位數的負增長,可以從政府負債增長的情況作證。
3)居民持續了長達十數年的去杠桿周期,且家庭杠桿率已經下降了接近20%個百分點,誰都可以加杠桿,唯獨居民加杠桿的風險最大,這也是美國08年學到的教訓,這樣住戶部門的經濟參與度比較高。
綜合三點,可能是去年到今年加息周期內出現低犧牲率的原因,但如果從這三個角度出發,能得到 兩壞一好 的結論,貨幣的寬松周期可能會更遙遠,僅從經濟角度來看,消化這麽多過剩的貨幣也需要較長的周期,唯一的變數大概就是政治周期,2020年也是政治周期埋下的大雷,所以 美聯儲最大的壓力大概還是明面的美國大選,第二個是政府負債可能會進一步惡化,治理能力和公共開支變得捉襟見肘,以債養債的前提是低利率,比如日本,然而這又與第一點消化過剩貨幣供應矛盾。要說好的一方面,那就是居民的杠桿沒那麽高了,消費能力和投資能力並不弱,經濟的活力可能不會太差,也算是過去十幾年積累的籌碼。
側面也能看出來,軟著陸是全球都想追求的一件事,但執行起來往往沒有那麽簡單,收益早就標好了價格,代價也往往不會憑空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