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周圍,總有些人習慣用一種特別的方式來自我安慰,我們姑且稱之為「精神勝利法」,明明是自己吃虧了,但他們卻總能找到對自己有利的方面。比如,德國人就是很好地「傳承」了阿Q精神。德國【明鏡】周刊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文章開門見山,作者語出驚人地稱,「北溪管道被炸,對德國來說是個好事。」也就是說,德國為北溪管道被炸生氣沒必要。
作者透露稱,烏軍前總司令紮盧日內對於破壞北溪天然氣管道「抱有濃厚興趣」,並且他的野心不止於此,還曾考慮過擴大破壞範圍,將目標延伸到黑海區域。那麽,黑海區域有何重要之處呢?作者進一步指出,那裏有著連線俄羅斯與土耳其的重要天然氣管道,就是「土耳其溪」。按照德媒的說法,當時的計劃包括兩個行動,一是炸毀北溪管道,二是炸毀土耳其溪管道。然而,針對土耳其溪管道的行動卻未能成功。
文章提到,德國透過北溪管道從俄羅斯買天然氣,但這事一直受到美國、波蘭、烏克蘭這些德國重要夥伴的反對。況且早在2006年,美國就批評過德國「太依賴」俄羅斯的能源,但德國政府並沒當回事。德國覺得,美國反對只是因為想讓德國買更貴的美國能源,而其他國家的反對,德國政府覺得不重要。
更「倒反天罡」的是,明明知道俄羅斯天然氣便宜,作者還是覺得北溪管道被炸對德國是好事,甚至還天真地認為,沒了俄羅斯的能源,德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得很快,以後德國自己能解決能源問題了。直白地說,也就是兩個意思:一是認為炸得還不夠徹底,建議將「土耳其溪」管道也一並炸毀;二是再次強調管道被炸對德國是件好事。
德國媒體這樣的立場,確實讓人難繃,而且這很可能也是當前官方的立場,因為在調查過程中,各國政府幾乎保持沈默,而是讓媒體來主導輿論。如果非要追根究底,那麽已經有一個現成的「背鍋俠」,那就是烏克蘭,特別是烏克蘭的前任總司令紮盧日內。
我們從德媒披露的「內情」中,雖然可以窺見一二,但也不能算得上是真相大白,至少我們知道,美國和烏克蘭是有那麽一股反對俄歐走近的勢力的,而且又把同為北約盟國的土耳其卷了進來。另外值得註意的是,德國媒體選擇在這個時刻發聲,時間點頗為微妙。拜登即將卸任,讓位給特朗普,如果特朗普若決定深入追查「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可能會將拜登和哈裏斯卷入其中進行「清算」,況且特朗普早就被欺壓得一肚子氣,34項罪名的仇他還沒報呢。
也就是說,德媒的說法,似乎是在為拜登開脫責任,就是形成一種北溪被炸並不重要,甚至還是一件「好事」,以此來搪塞國際輿論的質疑和追問。畢竟,若特朗普真的追究起來,那可不是一句兩句可以撇清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