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健身是否要講究「訓練痕跡」,沒有訓練痕跡就證明白練或練得不對嗎?

2023-10-08新聞

先來一張毫無訓練痕跡圖鎮樓!

其實很早以前很討厭別人說我沒訓練痕跡,討厭的程度等同於「你健身為啥還有小肚子?」「經常健身為啥還會感冒?」「你健身為啥不去參加馬拉松?」「健身這麽多年你為什麽跑不快?」「你健身就是為了練身材勾引男人!」……

以前聽到以上說法,自己會陷入自證的漩渦。後來堅持久了,才體會到教練說過的一句話:「剛健身的時候只知道能有好身材,等時間長了就知道,健身的好處多著呢。」

「健身痕跡」和「身材」一樣,是一種在模糊普世標準下的包容性指標。

首先,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來說明,到底什麽是標準的「有健身痕跡」。因為健身帶來的收益是多方面的,因此低體脂下線條明顯算,高體脂下的大圍度也算,重量表現突出也算,肌肉功能性強也算,體態好也算,關節靈活運動能力強也算。另外,也沒有明確的數碼來說明,達到怎樣的圍度大小、如何強、如何突出、如何好就算是有健身痕跡?

是否要講究「訓練痕跡」,取決於你想從健身中獲得什麽收益,以及願意為這份收益犧牲些什麽。因為練過就知道,以上羅列的這麽多健身收益,每一項都需要犧牲些什麽,可能是時間、金錢、享受,也可能是其它健身收益。

沒有訓練痕跡就證明白練或練得不對嗎?

我覺得這句話可以換一種說法:「沒有獲得預期訓練收益的話,大概率是白練或練的不對。」

每個人的訴求不一樣,想知道自己是白練還是練得不對,用來衡量的不是普世的標準,而是你自己的標準。必須明確自己要在健身中獲得的收益是什麽?如果最終沒有獲得,必然是哪裏出了問題。

說說我的例子,我想從健身中獲得的收益是良好的肌肉活動能力和旺盛的精力。為啥呢?因為我40+了還要承擔較高強度的腦力工作,精力和體力必須要撐得住;還有就是之前做手術的經歷讓我體會到肌肉活動能力,對於修養恢復的重要性(同樣的手術我第三天可以自理,同病房的臥床一周),我希望這種能力能保持越久越好。

因為這樣的目標,我上重量的節奏很慢,慢慢磨每一個動作,保證肌肉的運動軌跡是正確的。精力想要維持工作和健身,健身頻次只能保持練一休一;我也喜歡肌肉線條明顯,而不是只能在充血時才能看到肌肉,但我不想減脂,因為饑餓感會讓我失眠,影響工作……

所以我衡量自己訓練的效果就是肌肉能力有沒有提升(哪怕很緩慢),精力是否旺盛能夠支撐高強度的工作?如果是,我就滿意了,至於訓練痕跡,等我哪天想要這種收益了,當然要狠狠地朝它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