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

2024-10-16新聞
作者:毛科俊、於暢(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
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強調要「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政府投資作為一項重要政府職能,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是政府履行職責、實施宏觀經濟治理的重要手段,承擔著落實國家發展戰略、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擴大投資、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要功能。多年來,政府投資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應立足中國發展實際,正確認識政府投資的功能作用,廓清投資和消費的互促關系,準確把握政府投資對民間投資的帶動作用和對市場機制的補充作用,這對於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政府投資和擴大消費之間具有互促關系
從國民經濟迴圈的視角看,投資和消費具有互補互促、相輔相成的關系。一方面,投資轉化為生產和供給能力,只有透過持續新增投資,才能培育發展新的生產力、創造出高質素供給。依據生產決定消費的迴圈原理,投資什麽和投資多少,決定了生產什麽和生產多少,也就決定了能夠消費殊麽和消費多少。投資不僅能夠滿足現有消費需求,還能創造、引領新的消費需求,推動消費規模擴大和消費結構升級。透過政府投資適度超前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有序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有利於改善消費環境、疏通消費堵點,提升居民的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激發消費潛力。此外,投資中有一部份資金是直接支付給勞動者的薪金,可以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增加居民收入,進而促進消費。另一方面,消費需求指明了投資方向,需求端的消費升級帶動供給端的產業升級,催生和牽引新的投資需求。
應避免孤立地討論透過投資還是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投資和消費需形成「雙輪驅動」。政府投資和擴大消費具有內在一致性,應當統籌考慮促進投資和消費的一攬子政策,二者有機結合大力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發揮好政府投資在暢通國民經濟迴圈中的關鍵作用,擴大適應消費升級趨勢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政府投資,著力形成投資和消費相互促進、螺旋上升的良性迴圈,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政府投資在拉動經濟增長中仍具有較大的空間和潛力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持續增長,2023年超過50萬億元,形成規模巨大的全社會固定資產存量。這既是中國經濟發展形成的寶貴成果,又為推動高質素發展創造了有利的物質條件。從國際對比看,中國相對於多數國家具有明顯的投資效率優勢。2018—2022年,中國增量資本產出率(即資本變動量與產出變動量之比,數值越小說明資本的邊際產出越高)的加權平均值為8.56,不僅大幅低於高收入國家的14.41,也明顯低於處於同一發展階段的中等收入國家的9.54。也就是說,中國每多增長一單位的本地生產總值,所需要的資本形成總額相對更少,投資在拉動經濟增長上的效率超過全球主要經濟體。
應該認識到,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均資本存量與已開發國家還有較大差距,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還存在不少短板弱項。當前,中國處於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的關鍵時期,還有近3億農業轉移人口正在加快市民化行程,下一步城市更新、交通電信等基礎設施的升級空間還很大,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尚有較大投資需求。要透過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不斷拓展投資空間,特別是數碼化、綠色化轉型催生出規模龐大的投資增量。總體上看,政府投資在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潛力還有待挖掘,應持續發揮政府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對民間投資的帶動作用
多數政府投資專案投資金額大、回收周期長、收益率偏低,民間資本對這類專案投資動力不足、意願不強。如果評估政府投資專案時僅考慮專案自身的成本和收益,就很容易低估其經濟社會價值。應該看到,政府投資具有顯著的正外部性,對民間投資產生帶動效應。從直接帶動看,交通、能源、水利等政府投資專案可以拉動相關產業鏈上下遊的民間投資,以資本金註入、投資補助、購買服務等方式開展政府和民間資本合作,可有效引導和撬動民間投資。從間接帶動看,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民生等公益性領域的政府投資,為民間投資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降低各類經營主體的投資成本和風險,提高其投資回報率。有研究表明,中國對高鐵的投資提高了要素配置效率和基礎技術能力,高鐵開通後沿線城市的民間投資明顯上升。
政府投資和民間投資都是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組成部份,應當在擴大政府有效投資的同時,撬動民間投資,形成政府投資和民間投資之間的良性互動,合力增強投資對最佳化供給結構的作用。進一步最佳化政府投資方向,建立政府投資支持基礎性、公益性、長遠性重大專案建設長效機制,聚焦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應急能力等,將更多資金集中到經濟社會亟需、發展前景廣闊、引導效果明顯的領域,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發揮政府投資和民間投資的互補優勢,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民間資本開放,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專案建設長效機制,強化政府投資對民間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
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對市場機制的補充作用
政府投資對有序開展社會擴大再生產、彌補市場失靈發揮了重要作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在市場經濟中,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分離,已生產出來的產品在實物構成上同社會需求不完全一致,造成資源浪費,政府有必要有計劃地組織和調節生產。市場失靈理論也認為,市場機制有其局限性,僅憑市場機制不能解決經濟穩定、社會公平等問題,特定條件下的政府幹預是必要的。中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政府投資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不僅可以穩定經濟執行,還可以提供公共產品和改善社會民生,對市場機制形成必要的補充。近年來,全球主要國家越來越重視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如一些國家推出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並以投資補助的形式,加強對半導體、新能源、電動汽車等先進制造業的支持,強化對制造業回流的政策激勵。
政府投資應在不幹預市場公平競爭的前提下,發揮更加積極有為的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合理運用政府投資這個政策工具,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統籌用好財政資金、中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等,加大對公共服務類專案的直接支持力度,創新產業類專案的資金安排方式,提高資金使用的精準性和有效性,不斷提高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的供給質素和水平。
來源: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