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新華時評|中東和平路在何方

2024-02-06新聞

新華社北京2月6日電 題:中東和平路在何方

新華社記者高文成

連日來,為報復駐約旦美軍基地日前遭無人機襲擊,美國無視伊拉克、敘利亞等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在中東地區大打出手,將中東局勢推向極度危險的邊緣。為巴以沖突和中東和平困境尋找出路,是國際社會越發迫切的期待。

中東亂局難解,離不開美國因素。為了維護在地區的霸權利益,長期以來,美國沈迷於用武力解決問題,「拉一派打一派」,不斷制造和激化地區國家間的矛盾對立,使得地區原本錯綜復雜的矛盾更加難解,使得創造地區整體安全的各種必要條件更加缺失。本輪巴以沖突以來,美國無視國際社會停火止戰的呼聲,縱容以色列在加沙過度使用武力,引發國際社會,尤其是廣大阿拉伯國家和伊斯蘭國家的強烈不滿。

【紐約時報】最近一篇題為【透過動物王國了解中東】的文章將美國比作獅子,要做「中東叢林之王」,將伊朗比作「寄生蜂」,將敘利亞、伊拉克等國比作「毛毛蟲」,鼓吹為了「殺死寄生蜂」,美國需要「燒毀整片叢林」。這篇被眾多中東網友斥為「無恥」「瘋狂」的文章讓人們得以窺見美國中東政策的邏輯:中東是一片弱肉強食的叢林,美國高高在上,肆意攫取,為了美國利益,可以犧牲整個中東。

破解地區亂局,必須走出對抗模式,從地區問題的歷史經緯和是非曲直出發,尋求標本兼治的解決之道。包括中東地區多國人士在內的國際社會都認識到,中國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倡導各國平等,主張共同安全,重視相互協商,為破解地區安全困境提供了正確路徑。伊拉克提克里特大學政治地理學教授穆薩納·馬茲魯伊說,全球安全倡議則為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維護和平、獲得平等發展機會的新思路。

要走出地區安全困境,就要堅持對霸權強權勢力粗暴幹涉地區局勢說不。長期以來,美國挑起戰爭、幹涉內政、任性制裁等惡行,造成許多中東國家政治和社會秩序動蕩,也使地區安全架構脆弱不堪。哈佛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史帝芬·禾特指出,「美國過去30年來的中東政策是此輪巴以沖突的根源」。尊重中東地區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讓中東人民獨立自主探索發展道路、把地區和平與安全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實作地區安全的根本。

要走出地區安全困境,就要堅持走共同安全之路。「拉一派、打一派」的做法,只會加劇對立對抗,使地區安全形勢更加脆弱。一國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其他國家的不安全之上,要實作包括巴以在內地區各國的和平共處,就要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就要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以建立安全共同體的思維重新謀劃地區安全架構。在巴以問題上,要同等重視巴以安全關切,鼓勵雙方找到最大公因數,實作共同安全。卡塔爾哈馬德·賓·哈利法大學副教授史蒂文·韋特認為,全球安全倡議強調以相互尊重為基本遵循、以構建安全共同體為長遠目標,落實這一倡議將有助於解決巴以沖突中長期存在的多種問題。

要走出地區安全困境,就要堅持透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分歧和爭端。巴以問題幾十年的歷史反復證明,軍事手段不是出路,以暴易暴只會加劇仇恨和對立,陷入無休止的惡性迴圈。中東頻繁發生的軍事沖突造成太多苦難,對話談判才是拯救生命的最佳選項,是化解矛盾的根本之道。沙特和伊朗復交,表明透過耐心的對話協商可以化解宿怨,彌合分歧,實作和解,也給地區各國透過對話協商化解分歧註入了信心。

要走出地區安全困境,就要堅持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當今世界發生的各種對抗和不公,不是因為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過時了,而是由於其未能得到有效維護和履行。去年10月27日,聯合國大會緊急特別會議高票透過決議,呼籲停火止戰,但以色列卻在美國支持下繼續對加沙地區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面對加沙深重的人道主義災難,立即停火已成為國際社會壓倒性的呼聲,但美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卻以種種理由否決安理會就此達成共識,甚至無視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準則,想打誰就打誰。中東亂局越發凸顯聯合國在解決地區沖突和維護和平安全上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國不應放任霸權沖動,為了一己私利違逆國際社會主流意誌。

國際社會越發深刻認識到,美國主導的安全模式,只會讓中東民眾持續生活在戰火和動蕩中,中東和平需要新的出路。「為解決巴以沖突提供重要思路」「為促進政治解決包括巴以沖突在內的地區和國際熱點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全球安全倡議正在不斷獲得更加深入的國際支持。沿著全球安全倡議指引的路徑,才能讓中東地區走出安全困境,走向和平的未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