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理論圓桌會】全面理解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的「六個必然要求」

2024-07-14新聞

代曉靈

集理論之思,匯大家之言。【理論圓桌會】欄目,緊跟理論熱點,關註理論動態。

本期主題: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4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明確指出「六個必然要求」,深刻揭示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的時代意蘊。全面準確理解其中深意,才能認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中國的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新時代新征程,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必須依靠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這就要求我們在改革中正確處理制度穩定性、延續性和發展性、創新性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僅要保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穩定性和延續性,而且要不斷增強其發展性和創新性」。要在堅持好、實施好、完善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前提下,從最緊迫的事情抓起,在解決實踐問題中深化理論創新、推進制度創新,把深化改革攻堅同促進制度整合結合起來,加強制度創新充分聯動和銜接配套,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中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助推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在更好保障中國式現代化上形成總體效應、取得總體效果。

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好適應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必然要求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回答了關於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黨關於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中國發展規律的新認識,具有很強的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是管全域、管根本、管長遠的導向。把新發展理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於實踐,離不開全面深化改革。這一方面是因為,全面深化改革同貫徹新發展理念緊密關聯,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有機組成部份。另一方面是因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為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調整生產關系、適應經濟基礎發展完善上層建築,提升改革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關鍵在於正確認識和解決社會主要矛盾。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域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有利於解決中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中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必須堅持依靠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增進民生福祉是我們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就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新時代以來的偉大實踐也充分說明,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收入分配、就業、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透過全面深化改革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落到實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也為以高質素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充足動力。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的共同事業,也是一項充滿風險挑戰、需要付出艱辛努力的宏偉事業,必須堅持全體人民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緊緊依靠全體人民和衷共濟、共襄大業。」只有從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斷最佳化制度安排,把就業、教育、醫療、養老、托幼、住房、環境等老百姓關切的事情融入國家發展的頂層設計,才能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轉化成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要求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

在改革開放行程中,我們黨高度重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把改革作為發展的強大動力,依靠改革和發展為穩定奠定堅實基礎,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作為黨和國家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推動經濟快速發展,保證社會長期穩定,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營造了良好安全環境。實踐充分證明,沒有改革開放,我們就不可能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沒有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我們就不可能續寫兩大奇跡新篇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總目標著眼於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具有全域性、根本性、長久性。以這個總目標統領全面深化改革,長期保持並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就能築牢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的制度之本、治理之基。新時代,中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民族團結,同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不斷出現亂局形成了鮮明對照,其中「中國之制」「中國之治」是根本性原因。正是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我們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不斷鞏固發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為現實。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贏得戰略主動

我們黨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基於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中國大地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活力。中國的發展,得益於自身的改革,也受益於透過改革開放使本國經濟與經濟全球化對接。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從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深化科技體制、教育體制、人才體制等改革,從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到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我們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堅定不移擴大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彰顯,中國的綜合國力、科技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大增強。歷史和實踐有力地說明,改革開放不斷向廣度和深度進軍,我們就能更好地因時而動、順勢而為,把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讓黨和國家事業不斷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改革開放使中國更深融入經濟全球化,成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積極參與者。隨著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國內改革和全球治理變革將產生更多交匯互動,中國將為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建設更加堅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100多年來,我們黨始終堅守初心使命,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形成了黨勇於將改革不斷推向前進的最大動力。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決定了其具有最徹底的革命性,決定了其勇於推進改革的政治基因。「放眼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和政黨,能有這樣的政治氣魄和歷史擔當,敢於大刀闊斧、刀刃向內、自我革命,也沒有哪個國家和政黨,能在這麽短時間內推動這麽大範圍、這麽大規模、這麽大力度的改革,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鮮明特征和顯著優勢。」改革是我們黨永葆生機活力的法寶,是推動國家繁榮發展的根本動力。

面對中國式現代化這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面對前進道路上一些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要完成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這一中心任務,必須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新征程上,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必須著力解決「六個如何始終」的大黨獨有難題,建設更加堅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