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1800多頁,規模高達8950億美元,其中107次提到中國。從激光測距技術,到無人機,甚至連大蒜都不放過,被扣上所謂「威脅農業安全」的帽子,禁止在美國軍行銷售……這就是2025美國財年國防授權法案。
這次美方也不藏著掖著,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克·羅傑斯揚言:法案將「如激光般聚焦」應對所謂「來自北京的威脅」。
值得註意的是,法案列舉多項措施提升美國軍事實力,應對所謂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一些過去就有的舉措這次投入也有所增加。
像法案為所謂「太平洋威懾倡議」授權756億美元,比提出的預算金額高出57億美元。法案還為印太司令部指揮官的優先事項批準了4.9億美元。
不止於此,執政進入倒計時的拜登政府,計劃在本月底前釋出一項新規則,旨在限制中企從第三方國家采購先進人工智能芯片。
而就在過去的兩天裏,拜登政府已經數次向中國揮起關稅和制裁大棒。當地時間12月11號,美國貿易代表處宣布,把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多晶矽和矽片的關稅,從25%提高一倍至50%;而用於制造電子產品和半導體的某些鎢制品,將被征收25%的新關稅。新關稅措施於明年1月1號起生效。同一天,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域又將兩家中國實體列入實體清單,理由則是所謂「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
而相對於美方所謂「全面競爭」、「零和博弈」的思維,中方一直在釋放對話、合作的訊號。近日,習近平主席在會見主要國際經濟組織負責人時就強調,中方願與美國政府保持對話,拓展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系朝著穩定、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出席「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2024年度慶典晚宴」時也表示,低估中國不明智,唱衰中國不符合事實,遏制中國更不會得逞。
編輯: 趙歆
責編: 方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