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 12月31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天津以「三量」啟用城市發展新動能】的報道。
繁華的天津市南開區南馬路上,一座總面積8.7萬平方米的偌大商業樓宇卻閑置多年,與周邊形成鮮明對比。不久前,工程隊進場,如火如荼的改造拉開序幕。隨著改造工作如期完成,租賃面積4.3萬平方米的京東超級體驗店正式入駐,昔日閑置樓宇換了新顏。
這座樓宇的「重生」是南開區積極盤活閑置載體資源的又一例證,也是天津市推動資源重整的縮影。近期,天津市深入推進盤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質素「三量」工作,對閑置資源對癥下藥,加快提升城市活力,為城市高質素發展註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走進京東超級體驗店可以看到,店內空間寬闊卻不顯空洞,家庭遊戲區、電競體驗區、家庭影院區等線下互動場景豐富,為消費者打造以「家場景」為核心的購物體驗。京東五星電器(天津)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梁從俊介紹,該專案以線上線下融合的購物方式,希望進一步提升消費者的購物休閑體驗。
距京東超級體驗店不遠處,便是天開高教科創園。它毗鄰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如今已成為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重要載體平台,著力破解科技創新的「孤島現象」。
其實,天開園先導區也是盤活閑置樓宇而來,這裏曾是一處僅建設完成七成、閑置多年的爛尾樓。原公司因資金鏈斷裂爛尾,但專案所處的地理位置是承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不可多得的重要載體。在多方努力下,資產處置及改造提升工程啟動。南開區委、區政府大力支持破產財產管理人克服重重困難籌措資金,完成了專案續建工程和各項驗收,啟動法拍程式,最終完成資產盤活。
天津市科技局局長朱玉兵介紹,開園以來,天開園在提高創新策源能力、提升孵化轉化能力、提高科創服務能力三方面執行良好。截至目前,天開園「一核兩翼」累計註冊企業達到1117家。
天津大學博士生馮少武團隊創辦的凱爾儀器(天津)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駐天開園的企業。企業瞄準植入式醫療器械檢測器材研發,將手中專利技術轉化為產品,如今已拿到近1600萬元的訂單。
盤活存量資源騰籠換鳥,今年以來,僅南開區就盤活閑置商業載體超過45萬平方米。該區梳理全區5000平方米以上的109座商務樓宇和65座科研(工業)載體資訊,釋出招商載體線上數碼地圖,實作按圖索驥、資源共享。
隨著越來越多閑置樓宇被盤活,引入新的商業、產業資源,城市轉型步伐日益加快,正煥發出新的生機。南開區區長聶偉迅表示,南開區加大資源資產盤活力度,實作了創新和文化資源稟賦與城市功能更新的有機結合,從而挖掘區域硬資源價值,打造創新創業生態,促進文商旅體融合,有力推動區域高質素發展。
「從盤活品牌、資質等軟資源上看,南開區擁有代表民族工業奮發圖強的鴕鳥墨水、郁美凈等一批老品牌、老字號,全區共有76項非遺技藝傳承,有巨大的商業價值和發展潛力需要進一步挖掘。」聶偉迅認為。
聚焦「藝術元宇宙」,持續最佳化提升老廠房聚集的棉3創意街區,打造文創科創園;激發海河柳林區域活力,建設天津「設計之都」核心區和現代服務業高地;圍繞天津西站建設京津冀同城商務區,總部企業加速集聚……越來越多提升改造專案正在天津各區推開。
「天津的樓宇經濟盤活有自己的特色和亮點,摸索出了一條創新的路子。尤其是今年,以天開高教科創園為代表,盤活的樓宇已經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科技高地和企業聚集地。」天津財經大學副教授郭樹龍說。
天津市正以盤活存量資源為抓手,進一步摸清資源資產底數,結合技術圖譜、產業圖譜、生產力圖譜,主題化盤活利用,培育特色產業,把存量資源轉化為優質增量,實作資產可持續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