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完善城鄉融合發展機制,土地制度改革新契機

2024-07-19新聞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詩萌 北京報道

2023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66.16%,較2022年末提高0.94%。根據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的歷史經驗,一個國家城鎮化率達到70%,意味著城鎮化進入「深水區」,增速往往會有所趨緩。尤其是對於過去四十多年裏完成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行程的中國來說,如何以高質素城鎮化來助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為城鎮化下半場的重要課題之一。

7月15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全會審議透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18日晚釋出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下稱「公報」)提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要健全推進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國土經濟室主任黃征學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當前中國城鎮化已經到達了較高水平的階段,因此推進城鄉融合也具備了一定的條件。在過去幾年間,相關部門曾在推動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城鄉建設用地「同權同價同責」等方面進行過探索,但也遇到了一些限制。此次公報在城鄉融合方面的表述,正切合了當前改革中遇到的種種實際問題。

推行由常住地登記戶口制度

城市在中國式現代化行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鎮化高速發展,城鎮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至2017年的58.5%。截至2023年末,中國城鎮常住人口93267萬人,鄉村常住人口47700萬人,城鎮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重,即城鎮化率為66.16%。

與已開發國家普遍80%左右的城鎮化率相比,中國城鎮化仍有很大發展空間,但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結構阻礙了城鎮化的高質素推進。此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守英在公開論壇上指出,中國當前形成了城市空間和鄉村空間,城鄉之間發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城市化越快,二者之間差距越大。並且,城鄉二分思維還帶來了城市和鄉村各自的失衡現象。地級市是最容易推進土地城市化的一級,土地大規模集聚,但是人口沒有集聚,外來務工人員往往難以分享城市權利。「要構建城鄉融合新形態,需從城鄉二分轉變為城鄉融合思維。」劉守英提出。

此前,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而在此次公報中,城鄉融合發展機制更作為深化改革的五個體制機制之一被著重強調。7月19日在中共中央舉行的介紹和解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新聞釋出會上,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指出,【決定】明確了三方面關鍵改革舉措,即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和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其中,提出了要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等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

另外他還透露,【決定】提出推行由常住地登記戶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強農惠農富農,【決定】還提出完善覆蓋農村人口的常態化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分層分類幫扶制度,統籌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完善鄉村振興投入機制,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

縣域經濟迎來新機遇

要破解城鄉融合中的種種問題,縣域有望成為一個突破口。2022年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破除妨礙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的制度壁壘,促進發展要素、各類服務更多下鄉,率先在縣域內破除城鄉二元結構。

劉守英指出,城鄉融合本身是一個連續體,要把鄉村、鎮、縣城、城市納入一體的城鄉連續體,形成包括省會城市、地級市、縣城、鎮、村的城市體系。而在其中,地級城市只有土地城市化,沒有人口、產業的集聚,因此不能用地連線城鄉,因此要讓縣承擔城鄉轉型的樞紐。

黃征學向記者指出,公報中提到「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也是因為城鄉融合的重點在縣域,縣域的產業中工業占比較多,有了產業支撐,才能形成實質上的就業。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以縣域為載體的城鎮化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一環。相比地級以上城市,縣城在中國是數量最大的,它連線鄉村和城市,推進以縣域為載體的城鎮化,讓廣大農村居民不僅能夠享受城鎮的公共服務,還能夠從事農業及相關產業就業。這是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的切入點。

他認為,預計未來將會建設一大批連線城市和鄉村的強縣、強鎮,功能區。同時,各超大特大城市也將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既包括推進租房落戶、有穩定就業落戶的新的落戶制度,也包括推進教育等公共服務均等化,以及保租房配售型保障房,大規模建設和供應。後者的土地主要來源於存量土地盤活,資金則來源於中央政府加大政策性銀行的扶持。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