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智庫觀點丨王文: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

2024-07-22新聞
圖片來源/攝圖網授權
■ 王文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及全會審議透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註,也激發了人們對中國改革的深度思考。公報53次提到「改革」,尤其是12次提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並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了13個部份的「系統部署」,【決定】則涉及300多項關於體制機制的改革,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已持續了45年並仍在繼續前進的改革毅力,也讓世人驚嘆於中國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發展穩定任務所體現出的改革智慧,更令國內外觀察者們洞悉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改革所聚焦的重點領域及階段性、漸進性要完成的目標。
1
改革需要大毅力
改革需要超乎尋常的毅力。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中國改革序幕,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再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沒有一個國家能像中國這樣把改革視為「永遠在路上」的偉大事業,更沒有任何一個政府能夠連續45年且還在持續不斷地將改革事業往「前進」的方向推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72次中央深改委(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透過600多份改革檔,督促各個部委與各級政府出台3000多項改革方案,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接續推進了波瀾壯闊、履險如夷的改革航程。
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例,其核心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後,對計劃與市場關系的認識有了重大突破。當年,黨的十四大首次明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2007年,黨的十七大提出「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廣範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市場的作用從「基礎性」上升到「決定性」,一詞之差,標誌著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進入新階段。接著,圍繞「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針對如何「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宏觀調控體系、開放型經濟體系」等方面推出多項重大的具體改革措施與規劃。比如,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數據納入生產要素;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規劃京津冀協同、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促進數碼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等等。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13個系統部署中將「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第一項,旨在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實作資源配置效率最佳化和效益最大化的未來成果。
事實上,從數碼經濟的蝶變騰飛到移動支付的生活便捷,從科技創新的潛能激發到區域發展的協調發力,從航天科技的突飛猛進到清潔能源的跨越增長,從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到城市治安的持續穩定,從精準扶貧的全面勝利到從嚴治黨的顯著成效,從「一帶一路」的全球布局到開放事業的巨大突破……這些顯而易見的國家重大進步,都源於持之以恒的改革毅力,尤其是多數發端於2013年以來中國啟動的「全面深化改革」,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研究和部署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然會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而實作更大的國家進步。
2
改革需要防風險
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航船始終沿著正確航線,向更深水域、更廣天地的方向堅定前進,是相當不容易的。
環顧世界各國的重大改革史,失敗的案例很多,即便那些取得國家與社會發展重大進步的改革,比如羅馬帝國的凱撒改革、16世紀德意誌宗教改革、19世紀美國林肯廢除黑奴制改革、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等,也多數伴隨著宮廷內鬥、內外沖突、社會動蕩等巨大風險而付出慘痛的代價。
近半個世紀的中國改革行程,始終保持在一個正確和積極的大方向,沒有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沒有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在世界各國的改革史上是罕見的。
更重要的是,中國改革的成功實踐帶來了長達45年的持續經濟增長與高質素發展,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大的拉動力,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推進改革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為人類社會的改革和社會主義道路闖出了一條新路,為諸多經濟體的治國理政及全球治理提供了有益的中國方案與中國智慧。
梳理各國歷史上的改革經驗和教訓,時代背景、權力結構、改革內容、政策策略、方法步驟、社會環境及精英素質等諸方面,均是會影響改革成敗的因素。任何一個國家的改革成功,要做到既代表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還要反映大多數人的願望和利益、得到廣泛的擁護和有力的支持,更必須把握好改革時機和步驟,實作最終的實效,這就需要改革領導者的非凡智慧、戰略定力和歷史擔當,還需要自上而下的執行與自下而上的配合。
新時代以來的全面深化改革無懼風雨、穩健前行,精準地前瞻時代動向,持續地推進政策落實,穩妥地協調利益分歧,堅強地突破外部圍堵。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到的2029年、2035年的改革目標,提出的七大聚焦和13個系統部署,同樣也需要穩中求進、紮實前行才能最終取得成功,這是中國應有的改革自信,也是中國改革能夠防範風險的能力體現。
3
全面看待改革實效
對於世所罕見的成功改革實踐,不可否認,當下中國社會確有一些人存在著「改革鈍感」,出現了對改革效果的漠然、抱怨、牢騷甚至抨擊、否定的聲音,更有甚者在西方一些政客和輿論的影響下,還炮製了所謂的「中國改革停滯倒退論」。這些消極論調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樣也需要從更深層的角度進行剖析和駁斥。
我們必須重新調適對改革的認知與預期,全面看待當下改革面臨的困難、所處的階段、推進的節奏和國際反響。
一是要看到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不能只看到一些領域的改革步子小了就驚呼改革不動了。
二是要看到當前改革進入深化期。過去45年的改革幾乎在所有國計民生領域破了局,現在則由局部探索到全面推廣和深化,不能看到「從0到1」的重大改革措施少了就誤以為改革不推進了。
三是要看到當前改革涉及復雜的利益重構。一些領域利益增長不明顯,甚至因為受到整治而利益受損,自然會發出「改革倒退」的聲音而看不到改革帶來的巨大系統重塑。
四是要看到當前改革面臨外部的巨大幹擾。不能只看到經濟下行壓力大了、對外博弈更激烈了,就誤以為改革做錯了。
由此可見,沒有一個國家的改革可以做到十全十美,也沒有任何一個階段的改革可以做到所有人的利益都不被調整,更不可能會有一項改革措施可以做到一蹴而就和一勞永逸。
改革是持續動態調整的宏大事業,更是需要保持定力與韌勁的艱難實踐。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行程。在這個偉大行程中,我們有信心樂觀地展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所提到的2035年之前聚焦的七個領域,包括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建設美麗中國、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提高黨的領導水平糊長期執政能力。
繼續推進這些領域的改革,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更加註重系統整合、註重突出重點、註重改革實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即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定能真正實作。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
總 監 制丨王 輝 車海剛
監 制丨 李丕光 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谷 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