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隨著 也門胡塞稱其執行任務時遭美國襲擊, 並重申 將禁止「關聯以色列」的船只透過紅海,而 紅海航運持續中斷以及胡塞武裝對重要水道上的船只進行一系列襲擊, 紅海危機升級緊張形勢,這可能是巴以沖突風險外溢後中東局勢進一步升級前夕的景象,打擊投資者風險偏好,全球市場避險情緒升溫, 這表明華爾街交易員正在緊急對紅海局勢升級和美國在2024年1月19日前可能無法達成預算協定導致聯邦政府再次停擺進行更高的風險定價。
這也使得黃金和原油同上漲, 金價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上漲,逐步逼近2100美元,油價上漲3%, 美元下跌,這表明華爾街對紅海局勢升級的炒作已經超過了美聯儲的降息預期,紅海危機和巴以沖突風險外溢正在成為影響金融市場更重大的事件。
在這種情況下,地緣局勢將變得更加復雜,將持續提振黃金,全球能源市場也將面臨暴漲風險,使得美國通脹失控預期卷土重來,特別 在目前美國財政部、美聯儲以及華爾街普遍預期通脹正在朝著目標靠近這樣的樂觀預期下,一旦通脹反彈將是巨大的利空事件, 這將對目前本已處在風聲鶴唳中的美國國債和美國股票市場將形成巨大打擊。
在美國紐約市西43街豎立著一面美國國債時鐘,即時更新著美國債務總額數據,12月27日,在一個像飛機儀表盤一樣的顯視器上,提醒著過往行人聯邦債務赤字總額已經接近34萬億美元大關,且在最近3個月內更是飆升了1.49萬億美元,然而,美國人卻並沒有打算真正來還清這些債務。
分析顯示,如果美聯儲在2024年將基準利率繼續維持在5.0%以上,那麽為此支付的利息將達到驚人的2.1萬億美元,如果美國債務危機在2024年到來,這些數碼可能會更糟,很明顯,如此龐大的債務在美聯儲此前持續加息的環境下增加了美國最終無法償還債務和引爆美國債務危機核彈的風險,並可能有一天最終導致美元崩潰。
這表明,當全球央行真正需要解決風險時,美元被重設的行程將會開始,雖然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都認為自己能夠捍衛美元和美債的地位和價值,但貨幣史告訴我們,他們控制不了,更是無法印刷黃金。正在這個紅海局勢升級可能促使全球去美元化行程加快以尋求美元替代方案的節骨眼時刻,美國終於緊急提出退回到金本位的方案,出乎華爾街的預料之外。
美國金本位制的捍衛者,國會議員艾力斯·穆尼(ALEX MOONEY)在12月27日向國會送出的HR4095提案中再次敦促回歸以黃金為基礎的金本位制度的貨幣標準將有助於恢復美元的價值和地位。
我們註意到,另外兩位美國國會議員Andy Biggs和Paul Gosar也向國會送出了一項關鍵的金本位恢復提案(HR2435),以推動美國恢復到金本位。
緊接著,據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在12月27日稱,美國民主黨候選人小羅拔·堅尼地也在發表的公開講話中承諾,「如果他當選總統,將逐步用黃金,鉑金等硬通貨來充當美元和美國債務的錨定物件,以幫助美國貨幣恢復信用和因高通脹侵蝕的購買力」,出乎市場意料。
堅尼地解釋說,這個過程將是漸進的,可以對已經發行的美國國債的1%來試驗,根據計劃的成功,他將調整對美元和美債的支持比例。
我們註意到,穆尼在其最新的HR4095提案中最引人關註的是他警告美國信貸緊縮下將會引爆更多的美國銀行陷入危機,使得美國金融體系的信用裂縫繼續擴大,並進一步削弱美元在全球金融秩序和包括石油在內的大宗商品中的基石作用,以及破壞美國國債作為世界資產價格之錨的共識,點燃美元危機,並將美國經濟拖入一條非常快速的衰退通道,這意味著全球對美國貨幣的信心暴跌。
穆尼進一步解釋稱,「美國現在碰到的問題主要是無節制的財政刺激和任意的紙醉金迷造成的,消耗了全球各國對美元這種儲備貨幣的信任,甚至促使包括日本,沙特,以色列和歐洲在內的美國盟友們也開始重手拋售美債以置換黃金,以降低美國敞口風險。
緊接著,據全球領先的貴金屬研究機構SchiffGold在12月25日更新發表的報告中稱,隨著全球去美元化的深入,包括沙特,伊朗,卡塔爾,阿聯酋等在內的產油國們可能也正在將部份石油收入轉化為黃金儲備,以支持建立一個錨定黃金的全球數碼儲備貨幣系統的前景。
因為,相對美元來說,以黃金計價的石油價格的波動性將會更小,而一個穩定的石油市場更符合產油國聯盟的長遠利益。
以上這些發生在黃金和數碼貨幣領域的最新進展更表明,具有天然貨幣內容的黃金將開始為美國的債務危機預期和美國金融系統出現的信用風險定價,正在這個讓美元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時候,又出現一件讓市場預料之外的事情。
艾力斯·穆尼在送出金本位方案的同時還向國會緊急送出了一份黃金儲備透明度的提案(HR3526),要求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全面披露過去60年以來替60多個國家央行保管的黃金儲存量以及與黃金相關的金融交易,並要求美國總審計長立即對這些黃金儲量進行全面的測定,清點和物理稽核。
穆尼在HR3526中提道,鑒於美國即將出現關門危機以及這可能引爆美國金融和美元的災難性後果,此時,確保各國存在美國的黃金儲備既安全又被充分核算的可能性從未如此重要,因為,聯邦當局缺乏透明度,削弱了公眾的信心。
多名分析人士稱,美聯儲已經數次拒絕或阻止了包括德國、中國、委內瑞拉等多國運回黃金的要求。正在這個關鍵時刻,瑞士開始加速向中國運送黃金,瑞士是西方第二大實物黃金市場和全球最大的精煉中心。
據世界黃金協會在12月24日最新釋出的報告表明,在中美利差較大的背景下,配置人民幣計價的黃金有助於對沖美元風險,平均每盎司價差高達75美元。
據瑞士海關在12月25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自今年以來,中國從瑞士進口黃金的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8%,今年前10個月,共向中國出口了668噸黃金,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1%,且是自2018年以來最多的一次。這表明,今年僅用了10個月,瑞士就向中國運送了超過去年524噸的黃金出口量和2021年的354噸,且目前這個趨勢還在繼續,超出市場的預料之外。
另據,中國黃金協會在日前釋出的最新統計數據,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的黃金消費量高達835噸,同比增長7.32%,市場需求持續擴大,在此期間,上海黃金交易所全部黃金品種累計成交量雙邊3.15萬噸,同比增長3.08%,上海期貨交易所全部黃金品種累計成交量雙邊更是高達9.22萬噸,同比增長40.55%,創下201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另外,從市場數據來看,據世界黃金協會在12月24日援引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在今年前9個月從歐美主要黃金市場中共進口了1145噸黃金,料將創下2015年以來最強勁季度表現。
我們還註意到,據中國海關和央行的最新數據,中國在11月份再次增持了11噸黃金儲備,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買家。這是中國央行自去年11月以來連續第十三個月增持黃金儲備,累計共增持了約278噸,其中,今年前11個月共增持了215噸,並將中國官方總黃金儲備推至2226噸的歷史高位,占其總儲備的4.2%。
這表明,僅根據中國央行,世界黃金協會這兩個權威渠道公布的數據表明,自去年11月中國開始報告黃金儲備增加以來,中國已經分批從歐美這兩大主要國際黃金市場中運抵了1423噸黃金,再考慮到,鑒於中國自2022年以來,正在加速清算美債和去美元化行程,所以,中國實際購買黃金的量可能會更大。許多分析師認為, 中國是囤積黃金以盡量減少美元和美債風險的神秘大買家,最新的數據正在反饋這個趨勢。
據美國財政部在12月20日最新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表明,美債持倉報告會有兩個月的延遲,在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兩次被下調、美債流動性萎縮加劇、華爾街擔憂美聯儲持續收緊貨幣政策以及美國經濟前景不明確的10月份,中國繼續大幅減持85億美元的美債至7696億美元,倉位繼續重新整理至2009年以來的新低,且為連續第七個月拋售美債。
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在過去的24個月中有22個月在拋售美債,特別是在截至10月的12個月中,中國拋售美債的速度明顯加快,有11個月保持了拋售美債的狀態,而在過去十年,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倉位減少了41%,和2013年的1.32萬億美元的峰值相比凈拋售清倉了5504億美元的美債,且從去年開始清算美債的速度明顯加快,更是已經有19個月持倉規模低於萬億美元,而今年10月的持倉規模也是14年來這一數碼連續第二次跌破8000億美元大關,目前中國仍為美債的第二大海外債權人。
與此同時,中國還在10月份削減了美國機構債務的持有量和176億美元的美國股票,具體數據細節請參考下圖。
分析稱,考慮到,美國債務對其他國家的吸重力正在減弱以及美國債務危機的風險越來越大,所以,在當前條件下,中國應該努力減少美債儲備存量至國際公認的水平,中國應該逐步減少美國國債持有量,並透過增加進口來平衡貿易,降低海外資產在其外匯儲備中的比例,以控制其對美債風險的敞口,跟隨全球央行在外儲中拋售美債置換黃金儲備的潮流。
正基於此,按曾成功預測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的資深華爾街預言家彼得.希夫在12月27日釋出的行業報告中的解釋稱,接下去美國國債可能將會面臨被全球央行更大範圍清算的可能,這可能將會加速全球央行繼續保持清算美債的狀態。
緊接著,哈佛大學Aditi Kumar教授表示,如果一旦美元失去信任,美國財政部為防止這種情況出現蔓延,美國可能將會用黃金向中國和日本等美債主要大買家們償付美國債務及利息,以挽回信譽損失。
正在這個關鍵時刻,美國財長耶倫在12月26日接受媒體采訪時對美國赤字和美國國債的穩定性表達擔憂,並回應表示,「美債融資困境,防止紅海危機演變成更廣泛的地區沖突至關重要,目前的高利率將使國家破產,損失慘重,未來十年償債成本將達到1.15萬億以上,2024年迫在眉睫的政府關門預期,疊加通脹預期再次上升和美國利率飆升後的融資困境,使得美國財政穩定性已經被摧毀,形勢危急,並敦促共和黨立即無條件透過預算赤字協定」。
分析表明,這在任何可能迫使美國直面紅海局勢升級外溢中東局勢緊張的最新進展進而引爆美國通脹預期失控的環境下將變得更加明確,緊接著,作為中東產油大國的伊朗當局在12月27日下午表示,「以色列將在合適的時機地點遭到伊朗的嚴厲回擊,將要付出代價」,這表明,紅海航運危機可能正在向中東產油國蔓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