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積勢蓄勢謀勢,奮進開局之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 識變應變求變,聚力恢復發展,中國經濟底盤更穩動力更足。
看形勢,中國經濟「成績單」可圈可點。
2023年,中國經濟恢復呈現波浪式發展、曲折中前進,走出一條回升向好的復蘇曲線。前三季度本地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2%,各季度呈現出前低、中高、後穩態勢。縱向看,這一增速明顯快於中國2022年全年3%的經濟增速,也快於疫情3年年均4.5%的增速;橫向看,這一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2023年11月份,工業、服務業、消費、出口等主要生產需求指標繼續穩中有升。
總體上看,中國經濟執行實作了「一高一低兩平」的組合,即增速較高、就業平穩、物價較低、國際收支基本平衡。2023年前11個月,CPI同比上漲0.3%,與主要經濟體高通脹形成鮮明對比;11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比2022年同期下降0.7個百分點,全年城鎮新增就業有望達1200萬人以上;外匯儲備規模穩定在3萬億美元以上,在全球貿易萎縮5%左右的大背景下,中國進出口額同比基本持平,出口占國際市場份額有望維持在14%左右的水平。成績來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明大勢,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
波動是經濟執行的常態,形勢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不被一時一事的波動「亂花迷眼」,也不被各種困難挑戰「浮雲遮眼」,關鍵是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中國經濟發展,透過短期之「形」,看懂長期之「勢」。
中國經濟從來都是在戰勝挑戰中發展、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歷經考驗中壯大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發展的質素效益不斷提升。過去10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平均貢獻率超過30%。2023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實際增長的貢獻將達到三分之一,仍然是全球增長的最大引擎。同時,經濟結構更加最佳化,新舊動能加快轉換,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內需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安全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2023年,中國糧食總產量13908.2億斤,連續9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再創歷史新高;全年汽車產銷量有望突破3000萬輛大關,集成電路、高端芯片、儀器儀表器材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斷加快。中國經濟正在固本培元中加快塑造高質素發展新優勢,持續向上生長、向好發展。
察趨勢,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不會改變。
當前,中國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還需要克服不少困難和挑戰,但機遇大於挑戰,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我們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家的人才優勢,經濟發展具備強勁的內生動力、韌性、潛力,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經過多年奮鬥,我們的物質基礎更為堅實,發展活力不斷增強,調控政策空間較大,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科技創新、綠色發展都將為中國經濟註入新動力帶來新機遇。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作「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素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中國經濟大船一定能乘風破浪,駛向高質素發展的更廣闊航程。
本文源自: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