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在高鐵建設領域的傑出成就,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註。當下,中國不僅在國內鋪設了超過4萬公裏的高鐵路線,還將這一成功模式推廣到了國際市場上。中方強大的影響力,也讓亞太地區的其他國家,紛紛意識到了高鐵在經濟發展、區域連線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巨大潛力,從而掀起了一股高鐵建設的熱潮。
現階段,東南亞等國家也積極加入了這一行程。 如泰國啟動了中泰鐵路合作專案,希望透過高鐵連線曼谷和東北部,使交通更加便捷,同時促進沿線城市的發展。印度也不甘落後,提出了雄心勃勃的高鐵計劃,以期緩解人口密集地區的交通壓力。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
日前,馬來西亞方面也傳出了訊息,稱在未來幾周內, 該國內閣將對已經陷入停滯的「吉隆坡—新加坡高速鐵路專案」重新進行討論。 隨後,該國總理安瓦爾也親自證實,稱馬來西亞方面確實有意重新開機這一專案。
當下,馬來西亞方面提到的這條鐵路, 是2013年時,由時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提出來的。 2016年12月,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就簽署了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高鐵雙邊協定,並計劃在10年後開始營運。然而到了2018年5月,時任馬來西亞的總理馬哈蒂爾·穆罕默德就宣布將暫時擱置該專案。
當時由於兩國未能就馬來西亞方面提出的變更達成協定,該專案最終於2021年1月1日終止,馬來西亞方面還為此支付了一筆變更賠償金。
據馬來西亞政府內部人士表示, 事實上該國從2024年開始就為重新開機這一專案做準備了。
去年九月份的時候,馬來西亞國王曾對中國展開了為期四天的正式存取, 並借此次存取參考了中方建設高鐵的經驗,同時還向中企發出了融資的邀請。
按照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方面的計劃,這條高鐵全程長達350公裏,會把吉隆坡和新加坡連線起來,通車後乘坐高鐵往來只需要一個半小時。
(高鐵示意圖)
此外,透過高鐵專案,馬來西亞還能夠提升其國內的基礎設施水平。這不僅能改善鐵路交通系統,還能帶動沿線地區的發展,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
高鐵專案的建設和維持還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這將為該國創造大量直接和間接的就業機會,從而有助於降低失業率,提高社會整體經濟效益。
在全球化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擁有完善的交通網絡,也是增強國家和城市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所以這個高鐵專案,也有助於提升馬來西亞在東南亞地區的戰略地位。
總之,一旦高鐵路線開通,能給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帶來不少好處。
但如今這個專案面臨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就是資金不足。
據馬來西亞方面統計,這一專案重新開機後將耗費1000億令吉。當前一個入圍這一專案的馬來西亞財團願意籌集200億令吉現金,但是剩余的800億令吉,沒有金融機構願意拿出來。
對於這一難題,中方這邊也是愛莫能助。
對此,馬來西亞方面也做出了解釋,其表示中國對外融資的條件其實是相對寬松的, 但是中方企業也不願意冒險做一個註定會虧損的專案。
(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
其表示,現在就算放眼中國,可以盈利的高鐵路線也是屈指可數的,大多數路線都需要政府補貼來彌補高昂的成本。現在中國最富裕的四個城市中,總人口近8310萬,而吉隆坡和新加坡走廊只有1400萬, 對比來看市場要更小,這就意味著這條高鐵盈利會更加困難。
所以在沒有政府補貼的情況下,中方企業自然也不願意冒這個險。
除了中國之外,其他融資方似乎也對這一專案並不看好。去年年初,一家日資公司就曾傳出撤出競標的訊息,甚至在年底時,該國一家企業也宣布要結束這一專案。
此外,和其他高鐵路線不同的是,該專案還是一個跨國專案,這就使得專案極易受到兩國政治形勢變化的影響, 一旦政府更替就可能導致對專案優先級進行重新考量,這也給投資方帶來了一定的風險。
加上新加坡與吉隆坡之間已經有成熟的航空運輸市場,各大廉價航空公司已經為乘客提供了頻繁且價格相對低廉的航班。另外,道路交通選擇也較多。這些因素使得高鐵必須在價格、速度和便利性上提供明顯優勢,才能吸引足夠的客流量。
所以,在各種綜合因素的影響下,新隆高鐵專案在盈利和持續營運方面就面臨較大的挑戰。
(中國高鐵)
現階段,馬來西亞方面也在為解決這一問題而尋找解決辦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只有在政府全力支持的情況下,高鐵專案的開通與順利執行才有可能真正實作。
總之,從長遠來看,這個高鐵專案仍有潛力成為新馬兩國之間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 不過,要想全面實作這一目標,仍需克服諸多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