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為什麽說美妝外賣更適合O2O

2023-05-22新聞
近兩年,O2O專案層出不窮,但在美妝零售行業中,真正落地的O2O專案很少見。我認為:從打通線上線下角度,美妝零售行業更適合O2O。

為什麽說美妝更適合O2O?這是由美妝產品的消費特性決定的。

美妝和服裝作為女性常規的兩大購物消費支出,都要求一定的體驗性。如服裝的試穿、美妝的試用。但是兩者的體驗被線上渠道可替代的可能性不一致。

無疑,美妝的可替代性更低。試穿透過模特的照片可以想象自己身上的效果,護膚品可能對著產品圖片想象出來塗在自己臉上的感覺嗎?或者,又怎麽知道這個水的質地和氣味是不是我喜歡的類別?描述一句質地清爽、氣味清新,大家可以感覺出多清爽,多清新嗎?即使在更註重色號的彩妝方面,透過真人試用效果圖也很難替代真實體驗。人家塗上這個色號的口紅很好看,那是因為這個色號的口紅和人家的膚色更搭配,你臉色發黃或者滿臉紅血絲,塗上這個色號的口紅就是妖怪或者猴屁股了。

美妝產品的試錯成本更高。

服裝效果不滿意,穿上頂多不那麽好看。零食不好吃,但終究吃不死人。但是美妝中的護膚品,如果不合適,不僅僅是效果不好,更可能毀了你的臉,或者起碼讓你一連幾天不好意思出門。因此,很多肌膚小白,連自己肌膚幹油程度都不甚了解,就透過線上渠道購買沒有使用過的護膚品,需要很大的勇氣。

專業的角度,護膚品需要檢測膚質,再推薦產品。而這只有依靠線下渠道實作。

護膚的小白實在太多。幹性、油性、混合性、敏感性,可不是僅僅這麽簡單。即使最常見的混合性,幹油混合的程度不同,使用的產品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再加上其他大部份人都可能存在的肌膚問題,例如毛孔粗大、毛囊發炎、各種斑、痘痘、紅血絲,一般人早已懵了。不能要求所有人平時都關註護膚知識成為專家,而且大部份人也沒有這個動力。研究一下附近的美食,晚上可以美餐一頓。選擇一下衣服搭配,明天可以美美地出門。研究了幾天護膚,我的皮膚也沒見什麽變化啊,效果來得太慢,索性懶得關註。大部份人都是後知後覺型,看到曬斑了,才意識到防曬的重要性,發現魚尾紋了,才想起眼霜了。

既然自己是小白,連自己的肌膚都不清楚,透過線上檢測肌膚可以嗎?

可惜效果不會理想。線上檢測只能判斷肌膚的基本類別,無法深入到肌膚的具體問題,更沒法明白造成問題背後的原因。例如痘痘這個問題,同樣幾顆痘痘,透過線上根本無法知道是青春期內分泌旺盛引起的,還是清潔不力或者使用BB霜、粉餅一類不當堵塞毛孔引起的,或者是生活習慣造成的,抑或只是留海引起的。

至於檢視美妝產品的評論和相關推薦,效果也很有限。且不說刷單的評論和有廣告性質的推薦了,即使完全中立的專業推薦,在面對連自己肌膚問題都不清楚的小白面前,即使不是對牛彈琴,效果也好不到哪裏,因為對自己肌膚不了解,就沒法根據推薦對號入座啊。例如夏季油性肌膚建議一周去一次角質,混合性肌膚偏油部位建議1-2周一次,偏幹部位建議一月一次,如果角質層過薄,不建議去角質。幹性肌膚如果角質層適當,可一月1次,如果過薄,不建議去角質。敏感性肌膚不建議去角質。其中偏油性肌膚可以使用物理磨砂類去角質,偏幹性肌膚更推薦化學去角質。OK!現在大家摸摸自己的臉,確信自己知道應該使用什麽產品一月去幾次角質嗎?

專業性這一點上,莫說線上模式了,線下的渠道也都是泥沙俱下。太多的門店導購只是培訓半調子就倉促上崗,在業績壓力下,只管可勁地忽悠多買一些,哪裏顧得上這些產品是否適合消費者,或許導購自己也不清楚是否適合。導購也不清楚,這種情況很可能,一方面是其專業性限制,另一方面,僅僅肉眼看看,恐怕對肌膚的判斷沒有那麽準確吧!反正,這樣的火眼金睛,我們不具備。

只依靠線上,售後服務很難跟進,更容易受假貨困擾。

美妝產品由於產品特性,更容易在實際使用後出現各種問題而需要售後解決。但是純線上渠道很難實際了解顧客的問題,而只能一般選擇退貨或不退貨。有些問題,如過敏等,的確需要退貨。但是更多的可能是消費者購買時就選購了不合適的產品,或者自身使用方法不對,也可能造成肌膚問題的原因根本不是產品,而是其他因素。這些都需要面對消費者詳細了解情況,觀察肌膚,才能判斷。可惜線上渠道做不到這點,一旦遇到問題時,處理不能使消費者滿意,使本來就脆弱的信任關系更容易破裂,引起消費者對假貨的猜疑。

以上四點似乎說明美妝由於消費特性,線下渠道比線上渠道更有優勢,其實不然,線下渠道的問題也很多,否則,就不需要O2O了。

房租成本逐年上升,由於固定成本限制,線下渠道面對電商時,價格根本沒有競爭力。薄利多銷,對於很多實體門店,是個偽命題。單個門店的覆蓋範圍是有限的,而且隨著線下門店的密度不斷提高,覆蓋範圍逐步相互擠壓,範圍更有限了。有限的覆蓋範圍之內,依靠薄利多銷帶不來多大的增長額,不僅可能獲取不到偏向線上渠道的消費者,反而降低了現有線下消費者的毛利,得不償失。而且偏向線上渠道的消費者並不一定都是價格敏感型,可能周邊實體店根本沒有她需要的產品,也可能認為網上更便捷,不用抽時間去實體店。
實體店受空間限制和庫存壓力,提供的產品有限,滿足不了部份消費者的選購要求。

有部份實體店喜歡大店模式,盡量提供更豐富的產品,以此來滿足消費者更多的選購需求。這是拿自己的劣勢來對抗電商的優勢。面積越大,所帶來的租金和庫存壓力基本是線性增長的,但是面積的擴大帶不來銷售額的線性增長,最後的結果更多是提高了租金成本,加大了庫存壓力,降低了庫存周轉率,但是銷售額的增長並不滿意。因此,有些有實力的連鎖門店,加大自有品牌的份額,透過這部份產品提供更多利潤。只是自有品牌,可以玩好的除了屈臣氏,還沒發現第二個。這個段位太高,一般人學不了。

以上是線下渠道目前面臨的共性問題,此外,還存在體驗較差,服務不專業,以及管理和效率方面的問題。

比如傳統連鎖出生的賣萌熊貓美妝,半年不到開下250家美妝外賣店,單月營業額突破1355萬……

美妝零售行業是一個高速成長但行業集中度較低的市場。近兩年美妝行業零售額年增長率均20%以上,線上渠道近幾年增長率更快,達到30%左右,渠道占比不斷提高,但是線下渠道的年增長額均高於線上渠道,線下渠道面對線上渠道時,依然具有競爭力,增長強勁。

因此從市場趨勢看,線下渠道雖然具有很多問題,但不能一棍子打翻一船人,美妝產品的強體驗性要求了線下渠道不可替代,這點從市場數據可以得到驗證。

因此,結合美妝的消費特性和市場趨勢,最適合的就是線上與線下融通的O2O,而不是相對對立或者取而代之。

我們看看互補可以給各內建來什麽優勢。

從電商角度:

  • 可以使專業服務和產品試用落地,使電商對門店周邊的轉化率大大提高。
  • 利用門店為電商導流,在電商產生更多相關消費。
  • 利用門店進行自提和售後服務,當面解決非產品原因引起的投訴,可以降低電商的顧客流失率。
  • 從線下門店角度:

  • 可以提高價格競爭力,將價格更敏感的標品透過電商銷售,門店更多選擇周邊主流消費的高毛利產品,或者需要試用的產品。
  • 提供更多產品選擇的同時,進一步縮小門店面積。門店不再需要更大面積,只要覆蓋到店顧客所需的主要品類就可以,更多的產品透過引導到電商購買。
  • 突破門店營業時間限制。
  • 方便原有顧客的二次購買。
  • 雙方互補可以產生以上協同效應,其實具體到門店和電商營運層面,突破了各自的界限,兩者結合還有更多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