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jasve.com/2024-9/90eefbba0dfd505ce4ac14722366f804.webp)
本報記者 邢曉婧
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22日釋出「亞洲實力指數」,對亞太地區27個國家和地區的實力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在綜合實力方面日本被印度反超。日本雅虎新聞網24日報道稱,這是該研究所自2018年開始這項調查以來,日本的排名首次從第三跌至第四,長期經濟低迷被認為是主要原因。【印度時報】則認為,作為潛在超級大國的印度終於開始在地區舞台大展拳腳。
據日本雅虎新聞網24日報道,該指數考察了亞太地區27個國家和地區的影響力,包括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外交影響力和文化影響力等8個方面,總分為100分。在調查的8個領域中,日本在「軍事實力」「外交影響力」等方面評分上升。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調查在談及日本時稱,自衛隊與美軍的聯合訓練、日美防衛對話以及從美國進口防衛裝備品有所增加。調查還列舉日本強化與菲律賓等的防衛合作等例子,分析稱日本在亞洲安全保障方面進一步增強存在感。不過,雖然日本綜合實力評分本身高於去年,但增幅不及印度。
據日媒報道,自2018年以來一直保持在第三位的日本,排名卻下降到第四位,原因在於其「經濟實力」方面的評價有所下降。東京的經濟影響力因競爭加劇而減弱,尤其是在其曾經擁有強大技術優勢的領域,面對來自南韓、中國等其他先進制造業中心的競爭。
【日本時報】直言,日本首次被印度超越,「反映出東京經濟的衰退」。分析認為,日本生產率的下降可歸因於「外國投資從日本技術領域轉向其他領域」以及人口結構的挑戰。
印度此次排名上升主要得益於其「經濟實力」和「外交影響力」提升。【印度時報】23日在談及「印度的崛起」時稱,報告認為,印度的優勢主要在於豐富的資源,比如迅速增長的人口、遼闊的土地,而且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印度經濟目前位居世界第三。報道還稱,印度在未來資源方面的得分上升,這一指標預測了未來經濟、軍事和人口資源的分布,暗示了印度潛在的人口紅利。但報道同時提到,印度與亞洲較大經濟體的經濟一體化程度較低,對地區經濟架構的參與度較弱,經濟關系仍然是印度的弱點。
在今年的調查中,美國和去年調查時一樣居首位,中國第二。據報道,美國在8個領域中的6個領域排在首位,遠超其他國家。中國在「外交影響力」和「構建經濟關系」領域排在首位,在「軍事實力」方面逐漸縮小與美國的差距。俄羅斯綜合實力排名下跌一位至第六。澳洲升至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