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過度追責,造成體制內免責文化盛行,危害甚大。管理還要有人情味

2024-07-19新聞

過度追責,造成體制內免責文化盛行,危害甚大。管理還要有人情味

您說的很有道理,過度追責和免責文化確實是導致官僚主義及低效率的禍根之一。那麽,我們又該如何破解這個困境呢?讓我們一起來剖析一下:

有位老派企業家曾這樣感慨:"現在的年輕人,嫌麻煩就喜歡甩鍋,哪有當年我們那麽勇於擔當?可當責任真的壓到自己頭上時,誰還不是縮手縮腳、避重就輕?"這正是當下免責文化的寫照。人們寧願把問題歸咎於制度不完善,甚至相互推諉扯皮,也不敢正視自身的失職失誤。

這種"免責心理"從何而來?說到底,還是因為長期以來過度追責的做法,讓人們對承擔責任這件事心存恐懼。比如在一些政府部門,哪怕是小小的疏忽,也要受到嚴懲不貸。於是,下屬們只能擺出一副"例行公事""遵章行事"的謹小慎微態度,就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會被扣上"失職""瀆職"的罪名。

在企業中也是如此,領導們總對管理人員百般追究。有個知名企業就曾發生過這樣的事:由於環境政策的突然變化,原本合規的經營行為突然成了"違規",公司高層為了擺脫追責,竟然幹脆利用制度漏洞將全責推向了下屬。這等行徑確實讓人感到寒心,難怪企業內部會流傳著"寧可懶惰,不敢勇於"的口頭禪了。

當免責思維成為體制內通病時,整個組織的效率就無可避免地受到影響。人們都在裹足不前,誰還敢拍著胸脯大膽嘗試、創新突破?缺乏擔當,久而久之自然就會滋生官僚主義的禍根。

可是,過度追責真的就能解決問題嗎?答案是否定的。任何制度和政策的設計,都應該遵循"因人制宜、因時制宜"的原則,過於死板和僵化不僅無益於問題的解決,反而會釀成更大的隱患。

比方說,近年來一些地方在推廣政務服務的同時,也普遍反映出"一刀切"的弊端。有的地方出於對工作人員的過度追責,竟專門開設了"失信黑名單",上面可不止有瀆職腐敗分子,就連小小的疏忽都被一股腦羅列了進去。這究竟能否真正解決失信問題?反倒更像是官僚主義的產物。

所以說,真正的良性管理,應該在追責和寬松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既要有約束的權威,又要給人們一定的失誤容錯空間,使他們能夠勇於創新、大膽嘗試,而非步步為營、裹足不前。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破解免責文化、扭轉官僚主義的困局。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單單依靠制度的設計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管理者樹立正確的責任意識。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企業高管,都應該從心底裏意識到,真正優秀的領導不該將責任全歸結於"體制"或者下屬,而是對自己的失職失誤勇於認錯、主動挺身而出。正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只有身作則、以身作則,才能真正在體制內培養出一股風氣正、擔當作為的新風尚。

另一方面,制度設計者也要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在設計政策時多從員工的實際需求出發,給予適當的人性化關懷。不要過於追求剛性管理,而是要保持一定的彈性余地,讓員工在出錯時還有挽回的機會。畢竟,誰都會犯錯,關鍵在於及時發現並解決,而不是把錯誤歸咎於個人。

只有摒棄了過度追責的做法,體制內的免責文化自然就會不攻自破。當每個人都敢於勇擔責任時,整個組織的效率將得到極大的提升;當上級管理者也學會用同理心對待下屬時,員工的積極性自然就會大大高漲。真正的高效團結,並非靠層層審批和懲戒就能實作,更需要一股互相信任、同心同德的正能量在內部凝聚。有了這股正能量的滋養,任何一個看似頑疾的管理難題都將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