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最高法:依法糾正用人單位因性別歧視、地域歧視等不予招錄行為

2024-12-23新聞
最高法新聞釋出會。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攝影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12月23日,最高法舉行「強化欠薪治理 保障勞動權益」新聞釋出會。最高法副院長賀小榮介紹,1至11月,全國法院受理一審勞動爭議案件59萬件,受理一審勞務合約糾紛案件66萬件。妥善審理平等就業權糾紛案件,依法糾正用人單位因為性別歧視、地域歧視等不予招錄、拒絕簽訂勞動合約的行為,破除各種不合理限制,推動高校畢業生平等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創業。
賀小榮介紹,妥善審理勞動權益保障案件,要讓勞動者在每一起勞動權益保障案件中感受到法治的力量與溫度。這些案件的妥善審理,有力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依法保護用人單位利益,貫徹落實勞動用工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成果,對推動構建科學和諧勞動關系,維護企業生產經營秩序,護航新經濟業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他舉例,落實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同工同酬,完善辦理拖欠農民工薪金案件的快立快審快執通道,符合條件的案件依法先予執行,「提前救濟」,推動完善欠薪治理長效機制,依法支持農業轉移人口有序融入城市工作、生活。
「有序加強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把勞動管理演算法關進法治‘籠子’,用法治方式為外賣配送系上‘安全帶’。」他透露,1至11月,全國法院審結一審涉新就業形態民事案件約8萬件,包括「新業態勞動者被個體戶案」「連環外包案」「勞動管理演算法控制案」等典型案例,依法保障新業態勞動者權益,支持和規範發展新就業形態。
他介紹,最高法會同人社部聯合釋出典型案例,明確平台經濟主要行業類別和常見用工方式勞動關系認定標準,對於存在用工事實,構成支配性勞動管理的,依法認定勞動關系,勞動者依法享有取得勞動報酬等一系列勞動權益,同時應當接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積極支持人社部推進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推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合約和書面協定示範文本,促進行業規範,促推矛盾糾紛預防化解。
推動形成勞動爭議多元化解合力。依法保障勞動權益是個系統工程,各方同向發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最高法會同人社部、全國總工會等部門建立「總對總」多元解紛機制,大力推進勞動爭議特別是欠薪糾紛多元化解工作,聯合印發【關於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糾紛一站式調解工作的通知】,推動做好各類調解銜接聯動,合力實質化解新業態勞動糾紛。
賀小榮還表示,1至11月,人社部訴前調解成功的勞動糾紛達6.2萬件,全國總工會訴前調解成功33.7萬件。會同人社部健全仲裁、審判銜接工作機制,開展仲裁、審判資訊比對機制建設試點,建立疑難復雜案件共同研討機制和典型案例聯合釋出機制,統一裁判尺度,暢通維權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