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冷戰最緊張的時期,蘇聯航母建造達到了頂峰。
世界被分成了兩大陣營。
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各個領域展開競爭,航母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
從六十年代末開始,蘇聯開始大力發展海軍。
他們先後建造了基輔級航母,一共有四艘:
基輔號、明斯克號、新羅西斯克號和巴庫號。
![](https://img.jasve.com/2024-10/e0882bb2e2de4bf7e313cf494edee456.webp)
這些軍艦,雖然叫航空母艦。
但實際上更像是大號的巡洋艦, 因為它們的甲板太短,不能讓普通的戰鬥機起飛和降落,只能用來停放直升機。
這種設計,其實反映了當時蘇聯的實際情況。
蘇聯是一個陸地大國,造船技術比不上美國。
但是為了應對北約的威脅,必須要有能在遠洋作戰的大型軍艦。
基輔級航母,就是這樣的產物。
它既能攜帶直升機,進行反潛和偵察,又裝備了很多導彈,可以打擊敵方的軍艦。
建造這樣的大型軍艦,對蘇聯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https://img.jasve.com/2024-10/7e981c2618f0f4fa5a0727639465c968.webp)
要知道, 一艘基輔級航母重量超過4萬噸。
需要很多的鋼材,還有各種先進的器材。
在北方嚴寒的天氣下,工人們常年在船廠裏加班加點。
這讓蘇聯在短時間內,擁有了數量可觀的航母艦隊。
庫茲涅佐夫級
八十年代中期,蘇聯開始建造更大更先進的航空母艦。
也就是庫茲涅佐夫級。
這種航母和早期的基輔級不一樣,能讓真正的戰鬥機在上面起飛和降落。
![](https://img.jasve.com/2024-10/27aa2552a6d2a0f3a2d3847f2b96a409.webp)
當時,蘇聯計劃造五艘這樣的大船:
庫茲涅佐夫號、瓦良格號、烏裏揚諾夫斯克號、塞瓦斯托波爾號和列寧格勒號。
這些航母有傾斜的飛行甲板,可以起降蘇-33這樣的大型戰鬥機。
這讓蘇聯海軍的實力,有了很大提升。
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工人們起早貪黑地幹活。
他們知道,這些航母對蘇聯有多重要。
每建成一艘, 不僅是海軍的勝利,也是整個國家的驕傲。
當戰鬥機,第一次從這些航母上起飛時,所有人都覺得蘇聯終於有了真正的航空母艦。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
1991年底,蘇聯解體了。
這些花了大價錢造的航母,突然成了燙手的山芋。
經過復雜的談判, 作為蘇聯的主要繼承國,俄羅斯最後只留下了庫茲涅佐夫號一艘。
它成了俄羅斯海軍的旗艦,也是俄羅斯僅有的一艘航母。
![](https://img.jasve.com/2024-10/70c2541b38db32c4c6d1f0ce3617890b.webp)
其他的航母命運,各不相同。
有的被拆了,有的賣給了別的國家。
更可惜的是,有些航母還沒造完就停工了。
它們就那樣躺在船塢裏,慢慢生銹,見證了一個大國的衰落。
基輔號和明斯克號漂洋過海,來到了中國。
在中國,它們告別了戰鬥,變成了人們休閑娛樂的場所。
基輔號,成了一座漂浮的主題公園;
而明斯克號,則化身為軍事博物館。
它們不再是戰爭工具,而是和平年代裏,讓人們了解歷史的視窗。
新羅西斯克號的結局,比較平淡。
這艘曾讓北約頗為忌憚的軍艦, 在蘇聯的最後時日裏,就已經結束現役。
後來,它被拆解成了廢鐵,可能已經重鑄成了建築用的鋼筋,或者是別的什麽生活用品。
巴庫號,則有了新的身份。
![](https://img.jasve.com/2024-10/1815c39e6409319bc0322f5c67005871.webp)
它被賣給了印度,改名叫維克拉馬蒂亞。
在印度海軍的精心維護下, 這艘老艦重獲新生,成為了印度海軍的主力艦艇。
最引人註目的,可能要數瓦良格號了。
它本是庫茲涅佐夫級的第二號艦,卻在建造中途趕上了蘇聯解體。
烏克蘭沒錢,也沒技術繼續建造它。
最後賣給了中國。
經過多年改造,它搖身一變,成了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
![](https://img.jasve.com/2024-10/5dc687cc6452c82ec613a7d56bbe0cc4.webp)
其他幾艘航母的命運,就沒那麽幸運了。
烏裏揚諾夫斯克號才建了一半就停工了,最後成了廢鐵。
塞瓦斯托波爾號和列寧格勒號更慘。
連龍骨都沒來得及鋪就,就成了紙上的計劃。
在烏克蘭南部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至今還能看到一些未完工航母的殘骸。
和平年代裏,戰艦可以變成樂園。
可以為大眾服務,這或許就是歷史最大的和解。
一個國家的強大,不能只靠造軍艦。
經濟發展和老百姓的生活,才是根本。
她的「第二春」
1982年,那一個特殊的年代。
布里茲涅夫剛剛離世,安德羅波夫接掌蘇聯。
國家雖然已經顯露疲態,但在軍事領域依然雄心勃勃。
![](https://img.jasve.com/2024-10/d45849ff8fb996797e03d09b409b1bc4.webp)
這艘巨艦,就是當時蘇聯國力的最好寫照:
既有不甘示弱的進取,也有力不從心的無奈。
船廠裏,起重機日夜不停地忙碌著。
焊工的火花,在深夜裏格外耀眼。
三年後的1985年,當這艘巨艦終於第一次接觸到波羅的海的海水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她像一座移動的鋼鐵城市。
長達304.5米的飛行甲板,足以停放40多架各式飛機。
蘇-33戰鬥機是主要力量,卡-27反潛直升機則是耳目。
庫茲涅佐夫號的建成,標誌著蘇聯造船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https://img.jasve.com/2024-10/de2c953f472ba66a571f22406145ca23.webp)
但諷刺的是,就在這艘航母剛剛服役不久。
蘇聯,就轟然倒塌了。
1991年的寒冬, 當克里姆林宮的蘇聯國旗降下時,庫茲涅佐夫號和水手們一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迷茫。
在動蕩的日子裏,這艘大船成了俄羅斯最寶貴的遺產之一。
新世紀到來後,俄羅斯開始重整軍備。
庫茲涅佐夫號,也迎來了她的「第二春」。
![](https://img.jasve.com/2024-10/c522eae56857543851ff3f1a31c83554.webp)
在改裝車間裏,工人們換掉老舊的鍋爐,升級雷達系統,改善飛機起降器材。
這些改造, 讓這艘經歷過風風雨雨的老艦,又煥發出了新生機。
現代化改造
2017年的秋天,當庫茲涅佐夫號緩緩駛回母港時,剛剛完成了在敘利亞的一次重要任務。
甲板上, 還殘留著戰機起降的痕跡,艦體上的油漆有些斑駁。
30多年服役,讓這位俄羅斯海軍老將顯得有些疲憊。
彼時的俄羅斯,正處在與西方對抗加劇的背景下。
為了保持海上力量,俄軍決定對這艘獨一無二的航母進行大修。
![](https://img.jasve.com/2024-10/7b46d839a0becd72479b139341365934.webp)
計劃很美好:
經過現代化改造後,這艘老艦將重獲新生,能再服役10到15年。
然而,命運似乎跟這艘經歷過蘇聯解體的老艦,開了個玩笑。
2018年深秋一個夜晚,停靠在摩爾曼斯克港的PD-50幹船塢突然進水。
眼看著這個蘇聯時代留下的大船塢,緩緩沈入了冰冷的海水中。
更糟的是, 一台大型起重機,在船塢沈沒時倒在了航母甲板上。
在這位老兵身上,又添了新傷。
這場事故, 讓原本就不富裕的維修預算雪上加霜。
工人們不得不另想辦法,把航母移到了別處繼續維修。
![](https://img.jasve.com/2024-10/66830aae6e1ee74d335d4cde969f785b.webp)
可是厄運還沒結束, 2019年寒冷的十二月,停在第35造船廠的航母突然起火。
濃煙從艦體裏冒出。
消防隊員們,不得不在刺骨的寒風中奮力滅火。
在這些接二連三的不幸中,普通的船廠工人依然在堅持。
他們換掉生銹的鋼板, 修補受損的電路,更換老化的器材。
按照最新的計劃,到2024年,這艘飽經滄桑的航母將重返大海。
屆時,她會以煥然一新的面貌,繼續在波濤中劈波斬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