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中美博弈,美航母闖南海,劍指殲15?外媒:艦載機開始殺人蜂模式

2025-01-08軍情

中國與美國正處於全方位博弈的階段,美國在各個領域都對中國進行圍堵和遏制。除了發動貿易戰外,美國還在軍事上對中國施加了巨大壓力。臨近2025年春節之際,美國海軍的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CVN70)已經進入南海,明顯表現出美國對中國的敵對姿態。在美國傳統的年終節假日裏,解放軍並未在美方門前耀武揚威,而是在中國傳統節日之際,美國海軍卻選擇此時出現在中國周邊,顯然再次暴露了西方的霸權主義做派。實際上,在美國航母采取強硬姿態的同時,法國海軍也動用了航空母艦,接近中國海域。

在美國海軍航母進入南海的同時,外媒披露了一則重要訊息,暗示美國海軍艦載機似乎已將目標釘選在中國的殲-15戰鬥機上。根據「戰區」網站的報道,美國海軍航母艦載機已啟用「殺人蜂」作戰模式,即裝備了9枚空空導彈進行彈頭署,其中包括5枚AIM-120阿姆拉姆中遠端空空導彈,以及4枚AIM-9響尾蛇短程空空導彈。值得註意的是,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原本並不具備搭載如此多空空導彈的能力,美國透過解鎖兩個額外掛點,才使得這款戰鬥機能夠攜帶9枚空空導彈,這一改動大大增強了艦載機的作戰效能。

實際上,美國海軍高估了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的整體作戰能力,相較於解放軍的殲-15戰鬥機,其實並不具備明顯的優勢。根據公開的資料,解放軍的殲-16戰鬥機能夠攜帶12枚空空導彈,並具備遠端空空導彈的發射能力,顯然,同屬一脈的殲-15戰鬥機也具備類似的作戰能力。因此,在武器掛載能力上,F/A-18E/F超級大黃蜂已經落後於殲-15。更為重要的是,解放軍的殲-15還具備超遠航程,這是美國海軍的F/A-18E/F所無法比擬的優勢。顯然,若美國海軍試圖透過「殺人蜂」戰術來對抗解放軍的殲-15,只是在給自己打氣而已。

在2024年中國航展上,解放軍展示了殲-15T和殲-15DH電子戰機,彰顯了中國航母的強大作戰能力。與此同時,美國海軍正致力於提升遠端空空導彈的作戰效能,實際上,這是為了應對解放軍殲-15戰鬥機所帶來的威脅。美國在空空導彈技術領域已經逐漸落後,因此他們將標準-6艦空導彈直接安裝到了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上。由此,一幕頗為怪異的景象出現了——艦載機上掛載了巨大導彈。這一舉措無疑反映出美國目前正面臨著相當被動的局面,因此不得不采取這種「移植」式的解決方案。

除了在四代戰鬥機領域的積極布局,美國海軍所裝備的F-35C戰鬥機則透過外掛武器的方式來增強其打擊能力,因為其內建彈艙已限制了F-35C的綜合作戰效能。在美國海軍CVN-70號「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進行彈頭署時,F-35C便使用了外掛掛架。這一做法顯然表明,美國寧願犧牲部份隱身能力,也要換取更強的攻擊能力。因此,在五代戰鬥機領域,美國實際上已經陷入了自己曾經挖下的坑,可謂是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