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走筆】
作者:陸鋒、劉誌超(分別系陸軍步兵學院教授、講師)
隨著戰爭形態的不斷演變,戰爭的制勝機理發生了深刻變化,這些變化看似復雜,但其背後遵循著一定的規律。要厘清現代戰爭的制勝機理,就需要深刻把握制勝之道。
要制勝未來戰場,就要洞悉復雜戰場、搞清制勝機理、研透作戰對手。研究戰場環境能夠為軍事決策和戰場指揮提供依據,為軍事行動奠定基礎。隨著武器裝備技術效能不斷改進和新型顛覆性武器裝備運用於戰場,未來戰場環境將由陸、海、空、天、電等傳統空間領域,向智能化時代的資訊、演算法、認知等新領域拓展,呈現空間拓展、多域交織、多維互動等特點,戰場環境極其復雜。因此,要制勝未來戰場,就必須占領智能化時代「多域」環境的制高點,全面洞悉多域環境,才能有效掌控多域行動。厘清新的戰爭制勝機理的核心是圍繞「技術決定戰術」這一規律,敏銳洞悉資訊制勝取代能量制勝、體系制勝取代平台制勝等顛覆性的轉變,創新研究適合武器裝備遠端精確化、智能化、隱身化、無人化發展的新戰法。研透作戰對手,就是要全面細致地掌握其情況,把對手的作戰思想、作戰原則、作戰樣式和主戰武器裝備的技戰術效能研究透,為反制克敵精準發力提供充分依據。
算是謀的基礎,謀依賴於算。孫子強調「先算而後謀劃」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多算勝少算不勝」的論斷。戰爭指導者只有透過為戰先算、戰前精算、戰中妙算,確保決策的科學性和戰術的合理性,才能保證戰之必勝。未來戰爭海量資訊造成戰爭「迷霧」更濃、「詭道」更深、算的難度更大,戰爭指導者要善於運用大數據、雲端運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算好時空賬、目標賬、火力賬、頻譜賬和保障賬,撥開戰爭的「迷霧」,識破敵之「詭道」「詐形」,從而有針對性地謀劃克敵之良策,達成制敵而不受制於敵的目的。未來戰爭資訊與智能技術廣泛運用,讓隱蔽企圖、以奇制勝的難度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指揮員必須根據戰場之變,臨機活算作戰體系強弱、戰場容量與兵力密度、兵力與保障需求、行動持續時間、戰場環境影響等,掌握戰場即時態勢,準確判明變之利害,精確找到敵之要害,主動因時因勢、隨機應變、變害為利、以變制變,達成勝敵之奇效。
資訊化戰爭是「即時戰爭」「分秒戰爭」,戰爭節奏快,必須提高指揮效益。構建能夠提供即時準確情報的情報偵察網絡是高效指揮的前提。要打通情報資訊鏈,使各種情報偵察體系相容互通,情報資訊能夠同步並行、快速傳遞、多源聚合、即時共享;要分散配置資訊點,將配備的機器人、無人機、傳感器融合成一個小的偵察感知體系,獲取更廣泛、更及時、更準確的戰場情報資訊。搭建能夠智能輔助決策的指揮資訊系統是實施高效指揮的核心。可透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搭建網絡化、智能化的指揮資訊系統,集指揮控制、情報偵察、網絡通訊等功能於一體,對戰場資訊進行有效取舍和即時解析,將數據優勢轉變為決策優勢,幫助指揮員從海量的戰場資訊中抓取有用的資訊,助力指揮員快速定下正確的指揮決策。建立靈活高效的指揮調控模式是實施高效指揮的關鍵。要構建同步並列的指揮流程,利用網絡通訊技術、共享技術及並列業務工作方式構建指揮流程,在戰場態勢資訊共享與網絡化通訊系統的支持下,使指揮員與所屬作戰力量能同步獲取戰場態勢資訊,實作同步判斷、決策,壓縮總體指揮流程長度;為充分發揮作戰力量自主協調能力,提高協調控制的靈敏性,應當采取有助於發揮下級自主協調能力的有限幹預方式,在上級預先明確意圖的基礎上,各參戰力量根據戰場情況變化,相互間自主協調,提高指揮調控行動的效率。
隨著現代科技廣泛運用於軍事領域,明察秋毫的「千裏眼」、搏手無策的「殺手鐧」等先進武器裝備登上戰爭舞台,能攻善防是制勝未來戰場的根本保證。多維立體「偵」。將衛星、飛機偵察與地面偵察有機結合,實施一體化的多維立體偵察,形成對敵陸海空天電領域全天候、不間斷偵察監視,讓敵「藏不了」。多法並舉「隱」。要善於運用設定假目標、佯動等手段對敵實施欺騙「隱真」,使敵「辨不明」;要善於利用戰場環境、工程設施等進行「隱藏」,使敵「看不見」;要註重利用變色服、偽裝網、偽裝塗料、隱身結構、電磁遮蔽等現代偽裝隱身技術成果進行「隱形」,使敵「看不清」。多法主動「擊」。善於混合攻擊,加強情報戰、電子戰、特種作戰等傳統手段與網絡戰、心理戰、經濟戰等非傳統作戰手段的混合運用,力求不戰而屈人之兵。立足源頭攻擊,利用遠端精確打擊力量對敵基地、港口、機場、集結地域等「源頭」目標進行先發制人的攻擊,制敵於未然。註重精兵擊要,使用最先進武器、新質作戰力量對敵指揮機構、網絡中心、資訊節點等重要目標實施「外科手術」式打擊,使敵破體斷鏈、能力癱瘓。透過多法主動攻擊,達成癱體失能的「致命擊」,使敵「抗不住」,從而極大削弱或摧毀敵戰爭潛力。
【光明日報】(2024年12月22日 07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