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國際形勢正在不斷惡化,特別是中美兩國之間的競爭已經貫穿兩國間的全部交流,無疑成了兩國關系的主旋律。
這種競爭已經不再局限於貿易領域,軍事領域,甚至是太空領域,都存在這種現象。
因此,我們不禁要探討,中美之間是否會有可能發生戰爭?
戰爭爆發後,中國的太空領域是否會受到比較顯著的沖擊? 北鬥衛星作為中國太空領域的傑出成就,一旦被摧毀,中國將采取怎樣的措施來應對這種情況?
中國北鬥的逆風翻盤。
如今,衛星已經深深融入我們的生活方方面面,我們的手機、電視和網絡,都離不開衛星的支持與幫助。
很多人不了解的是,衛星最初其實是出於軍事目的而研發的,可以稱得上是「軍轉民」的典範。
衛星系統首次在戰爭中亮相,正是在海灣戰爭中。
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由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聯軍發動。
國際觀察家普遍預測這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從冷戰後的首場熱戰韓戰可以看出,近來的越南戰爭也可以看出,剛剛結束的蘇阿戰爭也是同樣的結局。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北約聯軍在采用美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幫助下,輕易地穿越了伊拉克軍隊視為天塹的茫茫沙漠。
直接包抄了伊拉克軍隊的主力,利用各種衛星引導的無人機武器和戰機,給伊拉克軍隊帶來了措手不及的打擊。
在此次戰爭中,北約聯軍可以說是擁有「上帝視角」,薩達姆也因此一蹶不振。
這場海灣戰爭同時震驚了中國,在1980年,中國就開始自主研發屬於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
當時,美國的衛星導航系統基礎版已近竣工,並向全球免費開放,各國軍隊都可以使用。
有些人認為,我們沒有必要自己研發衛星系統,直接使用美國的不就可以了嗎?然而,中國高層並未采納這種觀點,因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如果美國決定中斷服務,我們該怎麽辦?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開始研發北鬥系統。
2000年,中國成功建成北鬥一號系統,解決了衛星的基本需求,並且能夠對中國及其周邊地區進行覆蓋。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歷時六年。
六年之後,中國於2007年成功發射首顆北鬥二號衛星。
到2012年底,北鬥二號系統全面完成。
2020年,隨著北鬥三號的組網完成,中國的北鬥系統實作了全球範圍的覆蓋,並且能夠提供厘米級的高精度定位服務。
從此以後,中國的北鬥系統躋身全球領先行列。
然而,盡管北鬥系統身處太空,這並不意味著它就是絕對安全的……。
太空戰的可能性。
早在1963年,美國海軍就啟動了名為「早春」的計劃。
該計劃的內容是在蘇聯發射衛星的軌域上散布一個由4億多個金屬小球構成的「碎片帶」。
當蘇聯衛星發射時,會撞上這些金屬小球並被摧毀,這就是太空戰最早的雛形。
自那時起,太空戰在美蘇兩國逐漸走向系統化和專業化,並成為了一個專門研究的學科。
在後冷戰時代,太空戰已經進入實踐階段,其中最重要的一項科目是對敵方衛星、空間站等太空資產的摧毀。
此外,這種攻擊是無法預防的,即使這種攻擊並不意味著必須在戰爭爆發時才會發生。
2009年,美國的銥星被俄羅斯使用廢棄的軍用衛星摧毀。
直到今天,這件事也沒有定論,真相無人知曉。
因此,可能摧毀北鬥衛星的並非導彈,甚至可能僅僅是一塊太空垃圾。
早在冷戰時期,美國就已經開始探討這種可能性。
這種「非接觸的攻擊」簡直讓人無法防範。
自2007年以來,美國一直在大肆宣揚所謂的「中國太空威脅論」,並提出美國若想摧毀中國的太空能力,不應僅限於摧毀中國的太空資產,還應剝奪中國利用太空的能力。
也就是說,阻止中國的衛星升空,使其無法執行,這是「早春」計劃的現代版,也是美國在對華太空戰中主要發展的方向之一。
那麽,對於美國這種好戰的國家對我們形成的威脅,我們是否有相應的解決方法呢?
中國的四大「殺手鐧」。
對我們來說,確保美國不對我們實施太空戰的主要方式,就是讓美國對我們實施太空戰的風險望而卻步。
以此為核心目標,我們有以下幾條可行的策略。
我們必須同時準備三種戰略。
第一種戰略是增強我們的太空軍事能力,使美國不敢輕舉妄動;第二種戰略是提升我們的太空預警能力,預測敵方可能的攻擊;第三種戰略是發展我們的太空技術,包括建設太空防禦系統和太空進攻系統,讓美國意識到攻擊我們帶來的風險和損失將會非常巨大。
目前美國的衛星數量已達901顆,而我們僅有299顆。
近年來,中國的衛星增長數量位居全球之首,增加中國衛星的總體數量可以實作與美國的「相互遏制」,這是我們的第一個「殺手鐧」。
首先,我們要增強對敵人的太空威懾力,讓他們認為攻擊我們是「得不償失」的,其次,我們要增強報復手段,讓敵人顧慮到攻擊我們帶來的後果。
第二個戰略是增強我們的太空軍事力量。
2007年,中國已具備反衛星能力,不僅能攻擊近地衛星,還能攻擊靜止軌域衛星。
2013年,中國發射了「實踐15號」太空碎片監視衛星,這顯示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第三,我們必須增強太空感知能力,以便預先得知敵方可能的攻擊。
第四,我們有三合一的核打擊能力,這種打擊能夠摧毀大量的衛星,因為核武器攻擊不僅可以瞄準單一目標,還可以引發電磁幹擾。
這就要求我們有能力將核武器運送到太空軌域,很慶幸的是,中國恰恰具備這項能力。
此外,上述四大「殺手鐧」無疑也確保了中國在太空的「航行自由」。
【未來太空戰的攻防之道】 李瑞景。
【26年59星北鬥如何逆風翻盤】 封面故事。
【太空武器化及中國太空安全構建】 何奇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