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導彈早已裝備海軍艦艇了,魚雷怎麽還沒被淘汰?

2024-04-26軍情

相比於反艦導彈,魚雷的歷史悠久。一般認為,現代魚雷的雛形出現於19世紀中期的英國。此後後,魚雷廣泛的套用在海戰中,一度成了所有大型軍艦不可或缺的戰鬥裝備。小到驅逐艦、大到戰列艦,基本都安裝魚雷發射器。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魚雷的毀傷能力強。相比於艦炮,即便是大口徑艦炮直接命中艦體,除非直接命中彈藥庫起爆,否則也不至於到致命的程度。而一發魚雷在船底下起爆,至少會在船底裝甲上造成一個面積頗大的破裂面,更有甚者直接將軍艦從下方炸成兩節!

MK-48魚雷命中軍艦瞬間

不過,隨著戰後反艦導彈的誕生,魚雷似乎變成了水面艦艇的次要裝備,只有潛艇將其作為主要武器使用。而潛射反艦導彈業已誕生了許久,為什麽潛艇還保留著魚雷?現代戰爭中還有射程短的魚雷的位置?

潛射反艦導彈的誕生

上世紀50年代末,蘇聯研制了SS-N-7「星光」反艦導彈。這款導彈可以在水下30米處發射,最大射程為80公裏。它標誌著潛射反艦導彈的成熟,也讓潛艇的攻擊距離得到大幅提高:此時,蘇軍裝備的53-56魚雷在40節速度時射程只有15公裏。潛射反艦導彈相對魚雷的射程優勢明顯。

SS-N-7星光潛射反艦導彈

潛射導彈誕生之後,魚雷的地位受到挑戰。即便是MK-48重型魚雷,最大射程也只有46公裏,這也比不上蘇聯初代反艦導彈的80公裏;更不用說在後續蘇聯還研發出的亞超音速潛射反艦導彈,射程達到500公裏。

有了潛射反艦導彈,潛艇不必再冒著在被敵反潛器材捕獲的風險,鉆進敵群之中發射魚雷。而是可以憑借著潛艇本身隱身性強的優勢,在遠處直接發射潛射反艦導彈之後悄然離去——這在戰時能顯著提高潛艇的生存率。

MK-48重型魚雷

對潛射反艦導彈不怎麽感冒的美國,也都在AGM-184「魚叉」反艦導彈的基礎上研制了UGM-184魚叉潛射反艦導彈。而近期,美國海軍還希望在潛艇上部署「戰斧」潛射反艦導彈,射程達到1600公裏!中國在「俱樂部」潛射反艦導彈基礎上研制了鷹擊-18A,外界普遍認為射程超過540公裏。

UGM-184潛射反艦導彈

毋庸置疑,潛射反艦導彈將是潛對艦作戰的新星,它正在冉冉升起。可是既然潛射反艦導彈都這麽強大,各國潛艇部隊卻仍然將魚雷作為潛艇搭載的重要武器。這其中必然有魚雷的不可替代性存在。那麽,魚雷具有什麽樣的優勢呢?

魚雷的「自我修養」

反艦導彈的殺傷原理,是攻擊軍艦水線以上的部位,以聚能/半聚能彈頭擊穿敵艦裝甲之後殺傷敵艦艦員、摧毀敵艦艦載器材並引起火災等來迫使敵艦失去戰鬥力、撤出戰鬥。

魚雷的殺傷原理,是攻擊軍艦水線以下的部位,撕裂艦艇水線下部位、致使海水大量湧入。更有甚者,在爆炸波的沖擊下直接「震」斷軍艦龍骨,再導致該艦沈沒。

被魚雷命中的軍艦已經斷成兩節

不難發現,反艦導彈受限於殺傷原理,偏向於令敵失去戰鬥力,而魚雷偏向於讓敵艦沈沒。這是因為魚雷在水下起爆,而水的密度較空氣的密度大1000倍,那麽在水中起爆時,爆炸傳遞的能量將會較在空氣環境中起爆要大1000倍。

如此大的能量短時間內便會產生巨大的沖擊波。而海水不可被壓縮,沖擊波和海水的激烈對抗又導致大量氣泡的出現。打個比方,如果一枚魚雷在一艘軍艦的龍骨正下方爆炸,那麽在水下被放大了1000倍的沖擊波將能讓整艘軍艦瞬間被拋起。水中氣泡中含有氣體,這又會使得水的純度不足、浮力下降,又導致軍艦的落下。

炸藥在水下爆炸,沖擊波擴散範圍相當大

如此往復,龍骨便因為強大的垂直運動下出現金屬疲勞,從而斷裂。由此看來,魚雷的殺傷原理和反艦導彈截然不同,二者本身存在互補關系;而魚雷的殺傷是相當致命的,這就讓魚雷仍能立足於現代戰爭。

現代魚雷

可是,魚雷光有殺傷原理還不足以讓其成為現代海戰體系中的一個重要角色。一般來說,初代反艦導彈比傳統直航魚雷要「快」「準」「遠」。在快和遠這兩方面,魚雷已經沒辦法和反艦導彈相比了。

傳統直航魚雷

可是在準這方面,魚雷沒準可以。冷戰後,制導技術的使用已經讓魚雷發展出線制導、尾流制導、聲吶制導、慣性制導和復合制導等多種制導方式,魚雷的射擊精度已經大有提升。通俗地說,現代的魚雷可以透過光纖傳輸人工指令遙控命中目標,也可以跟隨著設定的尾流特征追蹤目標,更是可以透過聲音的特征來捕捉,釘選目標等等。

艦隊尾跡,魚雷可以循著尾跡進行制導

相比之下,雖然潛射反艦導彈的射程相當長,可是在沒有中繼制導的情況下,發射出後只能依靠內建的制導元件進行搜尋、攻擊。在廣袤的大海中隔著數百公裏,依靠陣列半徑可能還沒有家裏電飯鍋大的雷達進行搜尋、制導,這顯然有點勉為其難了。迄今為止,潛射反艦導彈沒有實戰過,戰場上會不會掉鏈子還不好說。

魚雷經過各種降噪手段、抑制尾流特征等方法,基本可以實作隱蔽攻擊。更有甚者,潛伏在敵艦的尾流後對敵艦艦尾進行攻擊,根本猝不及防。現代魚雷在不斷地最佳化設計下已經實作運用背景噪音、敵艦噪音來隱藏自己。而潛射反艦導彈即便是掠海飛行,也越來越可能被各國在艦艇上增設的低空補盲警戒雷達捕獲。

魚雷為何不可或缺?

雖然軍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但潛艇的戰鬥環境和任務定位並沒有多大變化。潛艇面臨的仍然是軍艦、潛艇。潛射反艦導彈是應對水面艦艇的利器,但是它並不能面對水下的潛艇。在潛對潛作戰時,最常用的武器仍然是魚雷。

潛艇是反潛艇戰的中堅力量

其二,以傾斜式發射的反艦導彈是有其射程近界的。在潛射反艦導彈出筒、出水後,需要按照自身的射擊角爬升一定時間,在抵達了設定的高度之後才啟動水平巡航飛行。而導彈必須在水平巡航階段時才開始制導。於是,在爬升階段和巡航階段之間就有一定的射擊死角。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在導彈射程近界突然出現一艘敵軍軍艦,那顯然攻擊手段還是發射魚雷。

潛射反艦導彈瞬間

其三,魚雷的威力是巨大的。如果戰爭進行到一定階段,必須要讓如兩棲攻擊艦、航母等大型艦艇沈沒的時候,必定得向其發射魚雷。雖然不一定能真正地擊沈,但是在水面以下爆炸的魚雷將會對龍骨等關鍵部位沈重打擊。哪怕不能完全地炸斷,也能令其回港後進入漫長的檢測和大修,這艘軍艦的結局可能是提前退役拆解。

潛艇發射魚雷瞬間

潛射反艦導彈和魚雷本質上並不是競爭關系,而是互補的。潛射反艦導彈能彌補魚雷射程不遠、速度不快的劣勢;而魚雷不存在潛射反艦導彈的天然死角,也是潛艇在潛對潛作戰時唯一有效的武器。

因此,魚雷看似射程近、速度慢,也不會被潛射反艦導彈完全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