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二戰末期美軍攻打台灣計劃——「海堤行動」始末

2024-04-28軍情

從某種程度上說,二戰時期美日的太平洋戰爭就是一系列島嶼的攻防戰。1941年12月日軍憑借偷襲珍珠港換來的大約半年的戰略時機占據了西太平洋的大量島嶼,攻略了幾乎整個東南亞。但畢竟日美國力相差太大,加上由於中國軍民的頑強抵抗,日本又深陷中國戰場損失慘重,相對優勢很快喪失。1942年6月中途島戰役後,戰爭的主動權就到了美國人手裏。

美攻日守,對日本絕對是壓力山大,深感大事不妙的日本在1943年就定了一個絕對國防圈,即將日本列島外圍一系列島嶼(包含千島、小笠原、內南洋(中西部)及西部新幾內亞、巽他、緬甸的圈域)打造成強大防線,抵禦美軍進攻,希望以固守以待轉機。

日本絕對國防圈示意圖

盡管取得戰略主動權,且有絕對的國力優勢,但對於美軍來講,日本這個鐵王八也不好啃。在前期的各島嶼攻堅中,盡管美軍的確每次都能擊破日軍防禦,取得最終勝利,但死硬的日本官兵往往讓美軍付出巨大代價。如在1943年11月20日-11月23日的塔拉瓦戰役,這是太平洋戰爭中美國兩棲登陸戰第一次遭到敵方堅固工事,日軍2200名守軍和2200名勞工(含1200北韓人)頑抗至僅剩1名日軍軍官、16名士兵和129名北韓人存活。美國人當然不需要考慮日本人的傷亡,但自身的慘重代價也足以令人震驚:美軍死亡1696人,2296人受傷,重大的人員傷亡在美國本土引起廣大批評。

這種事情發生一次又一次,使得美國壓力巨大,為了加速戰爭行程減少傷亡,1943年底開始美軍使用跳島戰術,即自由選擇就戰爭全域而言具有較大戰略價值的島嶼加以奪取,同時繞過戰略價值較低或日軍防守較為堅固的島嶼,僅以海空封鎖癱瘓其作戰能量。而美軍所越過的最強大島嶼,就是今天中國的寶島台灣!但以台灣的重要價值,美軍並非一開始就準備跳過的,按照原計劃,美軍是準備在台灣進行一場血戰的。

美日交鋒示意圖,美軍只攻擊了數個有價值的島嶼,但不包括台灣

台灣島,1895年在【馬關條約】中被割讓給日本,到1945年時,日本已經在此經營了50年之久,台灣島上日本勢力相當強大,如果能占據台灣和中國閩粵沿海,對日本的打擊無疑是相當沈重的。而且台灣位置重要,打下台灣,既可以利用台灣的機場轟炸日本,讓日本全國都面臨沈重壓力;還能幾乎徹底切斷南洋航線,根絕日本從東南亞獲得資源的可能,而台灣島內當時反日情緒高漲,殲滅日軍後進行管理難度相對也不會太大。

所以,攻擊台灣,在美軍方中也有相當的支持力度。1943年底,美國海軍軍部著手加強對台灣攻擊的準備,計劃代號「鋪道」(Operation Causeway),並成立台灣研究小組,準備戰後對台的控制治理。

但在軍方中,仍有一針鋒相對的計劃,希望放棄台灣而選擇另一個目標——菲律賓的主島呂宋,這一派自然是以麥克阿瑟為首,當年他就是在菲律賓被日軍狼狽趕出來了,自然有強烈的復仇情緒。但其中緣由也確實說得過去:菲律賓是美國傳統殖民地,美國不重新打下菲律賓,對國家威望有巨大影響。

麥克阿瑟重返菲律賓

在此背景下,1944年6月,花崗石二號作戰大綱制定。美軍的計劃大綱並未確定目標,而是定在1945年2月15日從南台灣和廈門登陸,或者1945年2月15日攻打呂宋島,具體作戰計劃,待太平洋戰區所屬第十軍團成軍後陸續擬定。

1944年6月,準備登陸台灣和廈門的美軍第十軍團成軍,該軍團含4個軍,美軍計劃用3個軍攻擊台灣,1個軍登陸廈門。

7-9月,各式計劃開始編寫,美軍預計動用41萬軍隊登陸台灣,15萬人登陸廈門。

這個登陸規模遠遠超過初步預期,美國太平洋戰區助理參謀長李維少將表示這超過太平洋戰區總兵力,如果要實行這個計劃,必須從歐洲戰場派兵增援,這給計劃蒙上一層陰影。9月開始,一系列作戰變故(包括攻擊菲律賓部份地區的取消,日軍在中國戰場的勝利)使得美軍重新審視目標,希望在鋪路行動結束後,盡快向北推進進攻硫磺島和琉球,以直接打擊日本本土,而非沿著中國海岸線行動,如此考慮是怕中國國軍的糟糕表現影響美軍效率。

海堤行動第一階段示意圖

這樣的話,占領目標有5個選擇:台灣島,台灣與澎湖,台灣與廈門,台灣南部與澎湖,台灣南部與廈門。

於是,9月28日,第十軍團提出修正案,計劃總兵力為56.21萬,比前計劃僅略少1000余人,登陸地點為台灣南部安平至鵝鑾鼻一帶。

根據美軍設想,當時島內日軍有6.9-8.2萬人,668架作戰飛機,實力強大,必須以強大的火力摧毀島上大部份基礎設施,美軍設定ABC三項登陸計劃,大體都是從南部往北推進。根據美軍預計,60天之內,美軍會承受3.5萬人傷亡,其中陣亡7000人。當然,台灣島會受到相當的破壞,考慮到台灣更大,更重要,台灣很可能比後期的沖繩還慘。

大規模陸戰破壞性極大

對台灣人來說,很幸運的是這個計劃並未實施,最終美國人選擇打擊呂宋島,之後登陸硫磺島和琉球,台灣躲過戰火,只挨了幾輪不算太大規模的轟炸。

關於為何此計劃被放棄,目前最常見的說法是麥克阿瑟的巨大影響。但根據美國海軍記錄,鋪路計劃實際上是美國海軍主動放棄的,並由尼米茲上將主動說服了海軍上將金恩。1944年6月,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實際分三派,金恩支持登陸台灣,麥克阿瑟支持登陸呂宋,而馬歇爾更生猛,直接建議登陸日本九州。登陸九州自然收益最高,但難度當然也最大,且代價沈重;登陸呂宋有著極高政治價值,軍事調動容易;而台灣則適中。雖然打擊呂宋是定局,但攻打台灣的計劃也未被完全放棄,而是被列為備選項。

至於最後為何沒打,後人眾說紛紜。有考慮是避免傷亡,也有考慮是美軍自身後勤不足,但這些似乎都並不是當時美軍考慮的重點。更大的可能是多方面共同的結果,一方面台灣西南缺乏大型艦隊能使用的深水港,另一方面馬利安納基地在1944年末已經可以使用,於是台灣的戰略價值相對降低。而1944年9月日軍在中國最後的瘋狂,「一號作戰」取得成果(豫湘桂戰役),閩浙沿海諸多要地失守,使得打擊台灣意義更低,尤其是在台灣被封鎖的情況下,硫磺島和琉球被攻克之後,再攻打台灣已經失去意義。於是,美軍對台灣采取了圍困和轟炸的方案。

台北轟炸市區落彈狀況

對於台灣人來說,這無疑是幸運的,從1931年到1953年20年間,東亞的中國大陸、北韓半島、日本均飽受戰火,而台灣則成為唯一未受大規模戰火波及的地區。但或許也是這個原因,今天的很多台灣人,似乎對戰爭的可怕並沒有太清醒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