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中印坦克曾相距500米,印度一線部隊軍官請示射擊,莫迪:看著辦

2024-07-17軍情

1962年,中國在對印自衛反擊戰中取得勝利,使得印度軍隊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裏避免與中國再次開戰。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印度人似乎逐漸忘卻了當初那場戰爭帶來的痛苦。因此,時至今日,印度多次幾乎挑起與中國的戰爭。

中印邊境沖突

2023年4月,印度陸軍參謀長馬諾傑·納拉瓦內上將正式卸任。

他在卸任時曾出版了一本書,名為【命運的四星】。書中披露,印度在2020年8月31日險些與中國發生戰爭。

根據馬諾傑·納拉瓦內的說法,導致沖突的原因是中國在加勒萬小河口三角洲設定了兩個帳篷,阻礙了印度的巡邏路線。

為了確保巡邏路線的順利進行,印軍要求中國解放軍拆除這兩頂帳篷。

中國在其領土上建設據點,顯然不會滿足印度的要求,因此,印度決定向這個「霸道的鄰居」發起挑戰。

到8月29日,印度軍隊占領了熱欽山口周圍河口上的四個高地陣地。解放軍迅速察覺到這一情況,並於31日派遣裝甲部隊前往前線。

隨後印度人發現中國軍隊的坦克逐漸靠近他們,甚至形成了對印軍的包圍態勢。

印度方面自然非常緊張,於是前線指揮官馬諾傑·納拉瓦內立刻致電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和印度總理莫迪,向他們請示是否需要開火。

莫迪直接讓馬諾傑·納拉瓦內看著辦,但他只能得到一些模棱兩可的回答。

任何行動都應基於純粹的軍事判斷,你可依自己的判斷做出適當的決策。

解放軍的坦克力量並非突然出現在印軍面前,其裝甲力量是逐步推進的過程,這給了馬諾傑·納拉瓦內充足的反應時間。

在這段時間裏,馬諾傑·納拉瓦內在書中描述他至少撥打了十余次電話,向莫迪和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請教意見,但他們的回答總是模棱兩可。

當馬諾傑·納拉瓦內決意親自掌控局勢時,印度軍隊與解放軍的坦克力量已相距約500米。

一般來說,坦克的作戰半徑約為2公裏,500米的距離足以讓雙方交戰數輪。

在這關鍵時刻,印度北方司令部的最高指揮官尤格什·庫馬爾·喬希中將正與馬諾傑·納拉瓦內通話,詢問其是否決定發動攻擊。

馬諾傑·納拉瓦內最終做出了一個決定,他決定不開火,這一決定沒有引發戰爭。

馬諾傑·納拉瓦內還撥通了中國的電話,與中方進行了初步會談。

2020年9月4日,中印兩國的國防部長在莫斯科會晤,商討邊境對峙事宜。

直到2021年1月25日,雙方經過九輪軍長級會談,終於達成了「脫離接觸協定」,並開始撤回各自的部隊。

印度為什麽要挑起沖突

此次事件可謂極其危險,一旦印度率先開火,中國將立即反擊,隨即「第二次對印自衛反擊戰」便會打響。

其實,熟悉中印邊境歷史發展的朋友都清楚,這並非是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後,中印雙方的首次大規模沖突。

早些時候發生了眾所周知的加勒萬河谷沖突。可以說,這次沖突原本是中印邊境上的一次普通事件,因中國的公開報道而聲名遠揚。

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及隨後的幾十年中印邊境沖突,其根本原因在於印度試圖利用民族主義來凝聚國內人心。

印度原本只是一個地理概念,後來被英國整合成一個整體。在英國撤離印度時,印度境內仍存在許多土邦、王國和部落。

這個國家難以齊心協力,因此,1962年的尼赫魯希望借助一場軍事勝利來樹立自己的威信,以此激發民族主義,從而解決國內各土邦和其他割據勢力的問題。

進入21世紀,印度國內依然四分五裂,莫迪政府仍需依靠民粹主義來維持內部的穩定。

中國這個強大且與印度接壤的國家,成為了印度激發民粹情緒的最佳物件。

印度內部並不是一條心

盡管1962年中印自衛反擊戰已經爆發,且在隨後幾十年間中印關系幾乎再次陷入戰爭的邊緣,其根本原因都在於印度缺乏追責機制,高層領導人都試圖推卸責任。

如同我們之前提到的2020年8月中印差點爆發沖突一樣,莫迪和印度國防部長將處理權交給了印度陸軍參謀長馬諾傑·納拉瓦內上將,實際上只有一個核心目的,那就是推卸責任。

如果中印爆發沖突,莫迪可以將責任推給馬諾傑·納拉瓦內,聲稱是他擅自下達了命令,導致了中印交火。

如果中國率先發動進攻,突破了印度的防線,莫迪可以將「戰敗」的責任歸咎於馬諾傑·納拉瓦內,認為是他的指揮失誤導致了失敗。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當前印度政府與印度軍方之間並未達成一致。

在全球範圍內,中國這種「黨指揮槍」的情況極為罕見,更多的國家還是由文官集團與軍方進行鬥爭。

印度政府因此希望利用中國作為「外部威脅」,以激發民族主義情緒,從而增強國家的凝聚力,但並不希望與中國發生軍事沖突。

印度軍方並不怎麽願意。

當責任明確歸咎於印度政府時,即便深知勝算渺茫,印度軍方也毫不猶豫地打響了第一槍。

大家想通了這個道理,對於現在印度在中印邊境問題上的訴求變得更加神秘起來,也就不難理解了。

馬諾傑·納拉瓦內沒有下令開槍,主要因為印度政府將責任推卸給了他,要求他承擔責任。#深度好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