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前蘇聯:BM-13「喀秋莎」是如何制造的

2024-05-11軍情

BM-13串聯安裝在ZIS-6底盤上

衛國戰爭期間積極使用的BM-13喀秋莎近衛火箭迫擊炮當之無愧地獲得這一榮譽稱號 武器 勝利。它表現出較高的戰術技術特性,具有特殊的作戰能力。由於蘇聯專家的長期而成功的工作,這種武器的出現成為可能,他們能夠解決許多重要的技術和工藝問題。 從想法到系列

在1938年中 航空 紅軍采用了第一批國產火箭炮。與此同時,出現了將此類武器轉移到地面平台以加強火炮的想法。 1938年某月,紅軍炮兵局向噴射式飛機研究所(RNII)發送了這種型號的戰術和技術要求。

新專案基於飛機導彈主題的現有發展。在第一階段,我們要考慮新的要求來完善此類產品。隨後,炮彈的原始設計以某種方式被嚴重改變。

在十年之交,一種有前途的守衛迫擊炮專案進入了實驗器材的組裝和初步測試階段。在原型的幫助下,測試了射彈及其發射器的各種設計特征。在此階段,確定了新技術外觀的主要特征,隨後保持不變。

M-13彈丸的基本改進型

設計的測試和完善一直持續到 1941年 ,開始生產並開始使用配備 M-13 彈丸的新型 BM-13戰車的法令是在德國進攻前夕釋出的。根據這份檔,第一個實驗性的守衛迫擊炮連已經準備就緒。伊萬·弗萊羅夫上尉指揮的部隊首次向敵人開火。

隨後,BM-13系統被大批次生產,並進行了多次現代化改造。改變了底盤並修改了發射器。一個單獨的領域是火箭的更新和改進。在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總共製造了多個火箭發射器以及數百萬枚火箭發射器並運往前線。此外,基於BM-13的想法,還建立了幾種外觀相似的新型號。

前線各個戰區都積極使用了近衛火箭迫擊炮。它們是榴彈炮的補充,用於打擊敵人的前線和近後方。使用具有相當重型彈頭的火箭彈進行大規模炮擊,給敵人造成巨大傷害,也造成了心理影響。 BM-13 和其他型號的戰鬥用途受到高度贊賞,這隨後促成了一系列新型多管火箭炮的出現。

STZ-13-NATI底盤上的BM5

關於貝殼的問題

BM-13 專案的一個關鍵組成部份是導彈的制造。整個專案的成果取決於這個問題的解決,並且順利完成。未來 M-13 產品的開發是在 RNII 和 NII-6 進行的。 A.G. 對整體結果做出了一項或多項貢獻。科斯蒂科夫,B.M.斯洛尼默,V.G.加爾科夫斯基,I.I.瓜伊,V.V.阿博倫科夫等人。

最初,最近制造的RS-13航空導彈被作為未來M-132射彈的基礎。在這種情況下,主要任務是增加飛行範圍。當從地面發射時,飛機彈丸僅飛行了6公裏,這被認為是不夠的。

經過技術搜尋,RNII 和 NII-6 團隊發現了將射彈發動機中的固體火箭燃料質素幾乎增加一倍的機會。這個問題透過增加方格的長度同時保持相同的直徑和其他特征來解決。同時,還需要改進跳棋制作技術。

它還需要對發動機外殼和火箭進行整體修改。由於更新了發動機,彈藥變得更長 - 1.4 m(比原來的 845 mm),重量增加到 42.3 kg,彈頭重 22 kg。考慮到RS-132的測試和操作經驗,新型M-13配備了更堅固的穩定器,從而提高了射擊精度。發射射程達到8.5公裏。

底盤上的「喀秋莎」,1944年圖片

隨後,M-13彈丸又進行了多次修改。為了提高效能或在困難條件下維持生產,更換了火藥類別,調整了火箭的設計等。特別是,制造了精度更高的M-13UK彈藥,該彈藥具有側噴嘴,可透過旋轉進行旋轉和穩定。同樣令人感興趣的是帶有雙引擎的 M-13DD 射彈,其發射範圍約為11.8 公裏。

啟動方式

RS-82和RS-132炮彈是從艦載機機翼下的波束引導裝置發射的。新的M-13系列彈藥應該以類似的方式起飛。然而,開發具有最佳外觀的發射器卻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人們提出了這種裝置的幾種變體,其中最成功的一種進入了該系列。

在開發的早期階段,即 1938 年夏天,I.I. Gwai 提出了一個可容納 24 枚導彈的發射器。它是在 2.5 m 長的基本導軌的基礎上制作的,類似於航空導軌。這些導軌被放置在一個公共框架上並安裝在整個底盤上。這種布置提供了較大的彈藥裝載量,確保了易用性,並使運載車輛的部件免受反應氣體的影響。然而,現有的導軌太短,無法確保所需的射擊精度和準確度。

ZIS-13底盤上BM-151NM

後來V.G.加爾科夫斯基提出了一種更成功的發射器設計。他在一個通用框架上使用了 5 m 長的導軌,並將它們沿著承載機器的軸線放置。可以將八個導軌安裝到可用汽車底盤的尺寸中。而且,每艘都可以攜帶兩枚射彈,總彈藥量的尺寸也相當可以接受。

加科夫斯基發射器經過一些修改和設計改進後投入生產。隨後,它沒有發生重大變化,並被用於 BM-13 的所有修改,提供任何型號和變形的射彈的發射。

運載車輛

從一開始就假設這種有前途的火箭迫擊炮將是自行式的。戰鬥質素和機動性的最佳結合應該是由汽車底盤提供的。最初,ZIS-5 和 ZIS-6 卡車被認為是運載火箭。早期的原型是在它們的基礎上制作的。隨後,使用ZIS-13底盤開始批次生產BM-6。

然而,早在 1941 年秋天,我們就不得不尋找替代選擇。軍用 BM-13 可以構建在任何具有合適特性的可用底盤上。例如,基於STZ-5-NATI履帶式火炮拖拉機的迫擊炮已經進行了相當大的系列生產。

基於ZIL-157卡車的「喀秋莎」

根據租借計劃提供的外國器材改善了 BM-13 生產的情況。各種型號的噴射迫擊炮開始采用進口底盤制造。 Studebaker US6 卡車在該能力方面表現最佳。 1943 年,這種特殊版本的戰車被指定為「標準化」——BM-13N。在此期間,超過一半的 BM-13輪式底盤裝置都是在 Studebaker 基地組裝的。

戰後時期,火箭發射器獲得了新的基地。發射器和控制裝置被轉移到現代卡車上,例如 ZIS-151 或 ZIL-157。因此,車輛的機動性得到了提高,並且由於與陸軍其他艦隊的統一,操作也得到了簡化。

正確的決定

未來的 BM-13 火箭迫擊炮(也稱為喀秋莎)的開發花費了數年時間,並需要多個不同類別的組織的參與。在開發過程中,設計師和科學家經歷了許多不同的解決方案,形成了戰車的最佳外觀,並找到了生產系統及其各個元件所需的技術。

經過漫長而復雜的開發過程,聯合了多個領域和行業,最終誕生了一款成功且高效的器材。在衛國戰爭的最初幾周,新型BM-13就展示了其主要能力,並且在未來紅軍的炮兵中積極使用這種戰車,使勝利更加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