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獨立開始,印度就立誌成為有影響力的大國,而軍事是印度實作這一目標的關鍵。
印軍兵力總數世界排名確實靠前,超過美俄。在裝備方面,印軍也努力看齊世界前列。但與真正的軍事強國比,印度差距大,其主戰裝備除少量直接購自西方的精良外,大量引進生產的「先進裝備」只是表面光鮮,自主研制生產的則多走彎路甚至斷頭路。
印度陸軍實作了半機械化,步兵仍是主要戰鬥力量,但步兵輕武器能反映出印度軍事現代化的現在和將來。
印度陸軍源自英印陸軍,其輕武器深受英國影響。當英國陸軍換裝北約標準的 FN FAL 突擊步槍時,印度陸軍也毫不猶豫地跟上了。
FN FAL 使用 7.62 毫米北約彈,威力大,射擊精確,但後坐力強得像被驢踢了一腳,連發功能幾乎沒用。英國版 L1A1 幹脆取消了連發,除了彈匣增大、看著現代點,實際用起來和老舊的李·恩飛沒啥區別。FN FAL 本身太長太重,彈藥也重,攜帶數量有限。這些問題對北約士兵來說就夠大了,對身材矮小的印度士兵更是雪上加霜。
美軍沒有用 FN FAL,但同樣在北約輕武器標準化架構下推出的 M14 也有類似問題。在越南戰爭中,美軍發現越軍的 AK47 比 M14 好用多了:M43 彈的殺傷力、穿透力更符合戰場實際需求,後座力小,連發火力容易發揮,槍械短小緊湊,在叢林中也便於操作。
在叢林和村鎮的遭遇戰中,越軍的 AK47 火力猛,美軍的 M14 又笨又重,只能單發,很難還手。
美軍很快就不顧北約的標準化,改用 5.56 毫米小口徑彈和 M16 突擊步槍了。小口徑彈輕,後座小,彈道平,彈頭在體內翻滾會造成巨大殺傷,用這種彈的槍也輕、小。
北約被迫重新統一標準,把略作修改的 5.56 毫米子彈定型為 SS109 彈,這成了北約輕武器的新基準。
子彈只是一方面。蘇聯的 AK 還發展出槍族,AK47 是突擊步槍,RPD 是輕機槍,彈藥通用,進一步發展的 RPK 甚至連槍機都實作了部份通用。槍族化的優勢很快得到了認可,各國紛紛采用。
印度決定繼續推進,於 80 年代中期啟動 INSAS 槍族的研發。INSAS 全稱為 India Small Arms System,即印度輕武器系統。該槍族將采用 SS109 彈,由印度自主研制並生產。
INSAS 綜合了 AK47 的長行程導氣活塞機構、FN FAL 的氣體調節器、HK33 的槍機柄和「加利爾」的工程塑膠槍托,理論上集各家之長,但實踐中卻削足適履。最突出的問題是制造質素,但這是可以透過時間解決的。
問題在於 SS109 彈適合歐洲戰場,對於更側重於高原和沙漠戰場的印度來說並不適用。
美軍發現 M16/M4 在伊拉克有可靠性問題,女兵林奇被俘時 M16 卡殼,而伊拉克反美武裝的 AK47 卻打得歡。但經過幾十年的磨合,M16/M4 的可靠性問題最終得到了解決。
阿富汗發現的 SS109 彈適用性問題不好解決啊。
在高原和沙漠地區,交戰距離較遠,遭遇戰的問題相對較小,因此射程問題變得尤為突出。美國憑借其強大的技術實力,采用高效速燃發射藥來彌補 M4 短管初速的下降,同時使用加重彈頭來提高遠距離的存速能力,並借助光瞄和高精度彈藥來提升遠射程上的命中精度。然而,小口徑彈的局限性已經不是這些改進能夠完全解決的了。
經過嚴格訓練和使用高精度彈藥後,短管 M4 在 600-800 米距離上命中人形靶並非不可能,但彈頭能量低,擊中也難以有效殺傷。要提高彈頭飛行穩定性,就得保證存速、彈道低平糊命中精度,這會削弱擊中目標後的失穩和翻滾,導致洞穿傷殺傷有限。要增加失穩和翻滾,就得犧牲彈道穩定性,而且對輕防護目標(如樹叢、土墻、厚板)的穿透力也不足。
但阿富汗反美武裝用的 SVD 狙擊步槍和 PK 機槍,發射 7.62 毫米口徑有底緣彈,能在 M4 打不著的射程上把美軍打得很慘,美軍感覺跟越戰一樣痛苦。
反恐戰爭後,美國陸軍積極研發新一代步兵彈藥和武器,這主要是吸取了那段慘痛經歷的教訓。具體來說,就是用 6.8 毫米彈替換 5.56 毫米 SS109 彈,用導氣活塞替換直接導氣。
在彈藥方面,口徑很重要,口徑增大後,效能上的折沖空間也擴大了,以前不好平衡的問題現在都能妥善解決了。
在自動原理方面,M16/M4 的直接導氣結構簡單、輕巧、射擊精確,但可靠性和耐環境性比導氣活塞差。AK47 那樣的長行程動作簡單粗暴,可靠但射擊精度受影響,歐洲和中國更廣泛采用的短行程則兼顧了兩者。
據說第 101 空降師已經開始小範圍換裝備了,但 SS109 彈和 M16/M4 在一般戰場上還挺好用的,美軍已經裝備了很多,而且大國對抗中輕武器射程和威力的重要性也沒那麽大了,所以進一步換裝的情況還不好說。
但印度就犯難了。
印軍在高原作戰中也發現了同樣的問題,錫亞琴冰川上交戰距離遠,士兵行動緩慢,遭遇戰遠少於遠距離對射,SS109 彈不給力,INSAS 可靠性差,讓印軍士兵很痛苦。
步兵仍是印軍戰鬥力的關鍵,高原、沙漠是主要戰場,6.8 毫米新彈和新槍對印軍來說是雪中送炭,但印度軍工卻搞不定。
印軍倒回去,兩條腿走路:大部隊換俄制 AK203,山地部隊換 SIG716i,都是 7.62 毫米口徑,但兩種完全不同。
瑞士 SIG716i 精度高,成本也高,發射 7.62x51 毫米北約彈,射程遠,威力大,適合山地遠距離作戰。連發威力不太重要,山地部隊是訓練有素的精銳部隊,新兵菜鳥持槍灑水問題不大。「回歸全威力」也是許多歐美輕武器的共同趨勢,至少是多口徑化,可在全威力和小口徑之間轉換。
AK203 挺有意思的。這是俄羅斯幾經波折後「回歸本源」的產物,它是高度現代化的 AK47,還沿用著 7.6239 毫米的 M43 中威力彈。
M43 彈曾被視為時代的局限,蘇聯也曾嘗試過小口徑,推出了 5.45 毫米彈和 AK74 突擊步槍。
AK74 可以看作是口徑縮小的 AK47,不過 5.45 毫米的子彈是經過精心創新的,可不是把 SS109 子彈「非北約化」後改個口徑那麽簡單。
5.45 毫米彈比 SS109 彈更尖細、流線,彈頭後有個空腔,這使重心靠後,增強飛行穩定性,擊中有生目標後易失穩。該彈擊中目標後,空腔披甲破裂會產生類似達姆彈的殺傷效果,提高殺傷力。不足之處在於,它對輕防護目標的穿透力不如 SS109 彈。
現在,M43 彈的認知不一樣了。
M43 彈源於戰時德國的 7.92 毫米短彈,當初就是想把全威力彈縮短,使其變成更適合 400 米內近戰的中等威力,重量和後座也會降低,並沒有太多長遠考慮。
跟後來的小口徑彈相比,M43 彈初速更低,彈道更彎,射擊精度較差,重量也比小口徑彈大。
不過,人們在反恐戰爭中發現,更重、更鈍的彈頭反倒穩定性更強,對輕防護的穿透效果更好,對有生目標的殺傷力也更易預測。絕對的射擊精度在城鎮或叢林近戰中並非特別重要,關鍵是打出去的這一槍是否能形成有效殺傷,這對士兵來說可不是好的體驗。
AK47 的射擊精度與制作質素有關,芬蘭的 RK95TP 和以色列的「加利爾」可視為西方化的 AK47,它們的精度不亞於歐美突擊步槍,RK95TP 還被用作芬蘭狙擊小組副射手的標準武器,正射手則使用高精度栓動狙擊步槍。
AK203 在保持 AK47 簡單可靠的基礎上,使用新材料,提高制作質素,增設導軌,便於安裝戰術附件,對印軍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也是俄羅斯軍工「軟肋」時的檢漏機會。
問題是,印軍幾十年前就應該結合實際,選 AK47 或改進型 AKM,而非盲目追從英美,從 7.62 毫米北約彈到小口徑 SS109 彈兜個大圈子。
當 INSAS 無法按時裝備時,印軍引進了一批 AKM 作為過渡。但印度自 50-60 年代起與蘇聯關系良好,早已引進 AK47/AKM,避開了 INSAS 的彎路。然而,印軍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並未對自身實際需求進行深入研究,盲目追隨歐美,既沒有歐美解決技術難題的技術實力和財力,也沒有定力,導致 INSAS 專案爛尾。AK203 雖不錯,但並非最佳選擇,6.8 毫米中口徑彈才是最適合印軍的。
這麽一來,印軍裝備了 7.62x39 毫米 M43 彈的 AK203(供大部隊使用)、5.56 毫米 SS109 的以色列「塔沃爾」無托步槍(供特種部隊使用)和以色列「內格夫」輕機槍、7.62x51 毫米北約普通彈的 SIG716i(供山地部隊使用)、7.62x51 毫米北約高精度彈的各種狙擊步槍、7.62x54 毫米有緣彈的 PK 機槍和 SVD「德拉古諾夫」狙擊步槍,甚至還有一些用 SS109 彈的美國 M4 和台灣 T91。
輕武器發展的彎路,反映了印軍裝備發展路線的普遍問題:既想不落伍,又怕創新,對西方經驗囫圇吞棗多過深入了解自身需求,自主研發一味追隨歐美,引進生產只重「檢漏」。
這個問題在坦克、戰鬥機、航母等方面都有涉及。
印度「阿瓊」坦克是盲目效仿「豹 2」的產物,還承襲了英國 120 毫米線膛炮的錯誤傳統。發展遇挫後,印度引進了俄羅斯 T-90S/M/MS,其實就是 T-72 的深度升級版。而印度真正需要的,是以中國 15 輕坦為代表的適合沙漠和高原作戰的坦克。
「光輝」的設計理念是融合無尾三角翼和固定鴨翼的特點,但因輕型定位,效能天花板過低。一系列技術難關,使其一出生就落後了。蘇-30MKI 不錯,但印度投入大量資金研發不算,本應作為戰鬥轟炸機的蘇-30MKI 在印度卻被用作空優主力,因為除了數量有限且姍姍來遲的法國「陣風」,印度空軍缺乏合適的空優戰鬥機,總不能靠「光輝」甚至米格-21去奪取空優。
「維克拉瑪蒂亞」號看似是從俄羅斯「撿漏」來的,但實際上卻成了一個超級「釣魚工程」。而後面印度自己設計、建造的「維克蘭特」號,則延續了這個「釣魚傳統」,只不過是從被俄羅斯「釣魚」變成了自己「吊」自己。其實航母對於印度海軍來說是不必要的奢侈品,不應該是重點,核潛艇才是。
印度想當有聲有色的大國沒啥問題,每個國家都應該有夢想,但大國情況各不相同。
大國的實力買不來,也撿不來,關鍵還得靠自己,自主研發、自主生產才行。就算從國防經濟的角度來看,高度自主化也是唯一可行的路。印度從拉吉夫·甘地時代就明白了這一點,「光輝」、「阿瓊」、INSAS 都是那個時候開始的。
但獨立自強得先看清腳下的路,再找目標,不能總想著走別人的路、抄近道。這意味著不能甘於落後,還要敢於創新,還要有定力,要以自己為主。
軍事如此,經濟和科技發展也一樣,但這扯得有點遠了。
印度咋就不明白呢,有聲有色的大國只是表面風光,後頭還有不少彎路和斷頭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