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第二次世界大戰,哪些國家沒有參戰?當時在忙什麽呢?

2024-10-23軍情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突襲波蘭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從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為期近六年的世界大戰, 總計波及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億人民被迫卷入戰 爭,戰爭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5萬多億美元。

然而,在這場規模空前的浩劫中,仍有部份國家從始至終沒有參戰。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們安然度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風暴——那麽,這些未參戰的國家都有誰?當時他們都在做些什麽?。今天,本期節目為您講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遺忘的「未參戰國」。

歐洲

歐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傷亡人員最多的地區,僅 蘇聯一國就付出了2340萬軍民傷亡的代價, 其傷亡人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中位居第一。

戰爭結束後,歐洲各國遭受的經濟破壞也尤為嚴重,以至於不得不依賴 美國1948年4月出台的「馬歇爾計劃」來恢復經濟。

馬歇爾計劃

盡管歐洲的大部份地區都曾遭遇戰火的蹂躪,但也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國家,以 恪守中立、左右逢源、秘密抗德 等種種方式,將戰火阻絕在了國門之外。

首先是當時國際法理上的兩個「中立國」: 瑞士 瑞典

瑞士早在1815年的【巴黎條約】中,就被確認了永久中立國的地位 。從此以後,瑞士再未參加過世界上的任何一場戰爭。瑞典以其完備的金融服務和卓越的精密儀器制造而聞名於世,德軍高層因此青睞將資產存入瑞士銀行。 1940年,德軍制定了入侵瑞士的「聖誕樹」計劃 但因忙於其他戰事而未能落實。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瑞士)

另一個歐洲的中立國是 北歐國家瑞典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瑞典雖從未參加過任何軍事集團, 但一直與納粹德國保持著密切的鐵礦貿易。納粹德國的大部份鐵礦,主要由瑞典提供 。為確保對瑞典的影響力,德軍在 1940年4月—6月占領其鄰國挪威 ,威懾瑞典。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瑞典才終止了對德的鐵礦供應。

其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相對平靜的,是伊比利亞半島,主要有三個國家: 西班牙,葡萄牙 安道爾

1936年7月——1939年4月, 西班牙爆發了法西斯分子與共和派的內戰,這場內戰被視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奏 。德國、意大利、葡萄牙對西班牙內戰中的法西斯勢力予以了大力支持,最終使其擊敗由蘇聯和國際縱隊支持的共和派,法西斯獨裁者佛朗哥在西班牙成功上台。

(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與希特勒)

佛朗哥上台後, 西班牙一度奉行親德立場,並在蘇德戰爭期間派遣「藍色師團」,秘密支援德國 ,但因西班牙內戰對本國經濟的破壞,加上佛朗哥擔心同盟國的報復,因此從未正式參與軸心國,這讓西班牙免於戰火的屠戮。

西班牙的鄰國葡萄牙早在1925年5月就建立起了軍事獨裁政府,1931年該國財政部長 莎拉查 就任葡萄牙總理,組建「國民聯盟」, 在葡萄牙建立起法西斯統治,同樣奉行親德立場, 並在西班牙內戰期間同德、意向西班牙派遣法西斯誌願軍,但一直未正式參戰。

(葡萄牙總理莎拉查行納粹禮)

另一個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國家安道爾,面積僅有467平方公裏,該國長期過著小國寡民,與世隔絕的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直到1993年才頒布國家憲法,加入聯合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安道爾防務主要由法國、西班牙兩國接替, 因為地理位置偏僻,安道爾一度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占區難民出逃的重要通道。

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並未參戰的國家還有 愛爾蘭、列支敦斯登 梵蒂岡 這三個國家。

早在公元12世紀,愛爾蘭就被納入英國的統治之下,但因兩國在民族、文化等領域的差異,愛爾蘭一直不服從於英國的統治。 1937年,愛爾蘭正式獨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愛爾蘭一度恪守中立,但納粹德國為海上入侵英國,制定了以占領愛爾蘭為彈板,從而入侵英國的「綠色行動」。為防止德軍登陸,愛爾蘭與英國開展軍事合作,制定「W計劃」。此後 愛爾蘭一直秘密抗德,但並未正式參戰。

列支敦斯登面積僅有160平方公裏 ,是瑞士的鄰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列支敦斯登與瑞士制定「關稅同盟」和「軍事防禦協定」, 彼此相互照應並保持戰時中立。 但因列支敦斯登國內有大部份日耳曼血統公民,總體上外交立場較為親德。

最後一個未參戰的歐洲國家梵蒂岡,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僅有0.44平方公裏。梵蒂岡誕生於 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墨索裏尼政府與教皇庇護十二世簽署【拉特蘭協定】 ,承認梵蒂岡主權國家地位,並準許梵蒂岡保持中立。 但在2009年以前,梵蒂岡一直都在采納由意大利議會透過的法律。

亞洲

亞洲地區的反法西斯事業最早可追溯到1931年9月18日 ,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悍然入侵中國東北三省。中國對日本侵略者的抗爭,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歷時最長的反法西斯戰爭。

在亞太地區,大部份國家都遭到了日本的侵略,被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從未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主要集中在亞洲的中東、近東地區。

首先來說近東地區長期未參戰的國家—— 土耳其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土耳其向納粹德國提供大量石油、鐵礦等資源。德國一直試圖拉攏土耳其加入軸心國,但因同盟國對土耳其的爭取,土耳其並未同意德國的要求。

1942年,德國與保加利亞制定了一項代號為「格特魯德」的入侵土耳其計劃,但因意大利的投降而被迫終止。1 945年2月,在同盟國的爭取下,土耳其才對德宣戰,但土耳其軍隊實際上並未參加過任何一場與軸心國的戰爭。

中東地區兩個從未參戰的國家,是 沙特阿拉伯 也門 。沙特阿拉伯在阿拉伯帝國衰落後,一度處於鄂圖曼土耳其的統治之下,直至1933年沙特阿拉伯才重新獨立並統一。沙特阿拉伯國王阿杜·沙特與美國總統羅斯福是私人朋友 ,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沙特阿拉伯向同盟國出口了大量石油以換取外匯,但並未參戰。

另一個中東國家也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處於分裂的狀態,其中 南也門被英國殖民,北也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奉行中立政策 ,並未參戰。

(沙特國王阿杜·沙特)

中亞地區有兩個未參戰國家,同樣在做石油生意:分別是 伊朗 阿富汗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 伊朗石油主要處於英國的控制之下,因此伊朗當局對納粹德國抱有同情 。同盟國曾多次要求伊朗驅逐德國工人和顧問,但均被伊朗拒絕。1941年8月,英國和蘇聯聯合開展「贊同行動」,武裝占領伊朗,並要求伊朗國王禮薩·汗退位。 新繼位的伊朗國王同意了同盟國的全部要求,但從未直接參戰。

阿富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保持中立, 並向世界各國出口石油、紡織品等貨物,經濟一度迎來繁榮。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阿富汗的經濟再度衰落。

(蘇聯占領時期的伊朗)

在東亞地區,唯一一處沒有經歷戰火的是中國澳門地區。 當時的澳門處於葡萄牙的殖民統治之下,由於葡萄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日軍從未直接占領澳門。但日本方面仍向葡萄牙當局施加壓力,要求澳門當局必須聘用日本人做顧問,並解除了葡萄牙在澳門的武裝力量。

非洲

非洲地區的大部份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仍是歐洲列強的殖民地, 但仍有部份較早獨立的國家和地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保持中立。

當時非洲唯一一個實際意義上獨立的國家,是利比里亞。利比里亞是1821年美國黑人在非洲建立的一塊殖民地。因為經營這塊殖民地入不敷出,美國於是在1847年準許其獨立,但該國長期受到美國的影響和保護。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利比里亞成為了盟國唯一的橡膠供應基地 。直至1944年1月,利比里亞在同盟國多次要求下才向軸心國宣戰,但該國同樣從未真正參與過一場戰爭。

非洲另一處未燃戰火的地方,是被西班牙殖民占領的西撒哈拉地區。 西撒哈拉地區寸草不生,不具有資源和占領意義上的價值,同時因為西班牙在戰時恪守中立,西撒哈拉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地球上難得的「凈土」。

美洲

美洲因為與歐亞大陸隔絕的地理位置,大部份國家本土都未遭遇戰火。 不過幾乎美洲大陸上的全部國家,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尾聲參戰, 部份美洲國家確實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也有一些國家只是擴大了同盟國的成員數量。

首先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巴西。巴西在1937——1945年建立起了瓦加斯獨裁政府,但由於德國曾試圖在巴西發動政變,因此巴西總體立場並不親德,而是保持中立。 1942年,德軍在大西洋擊沈巴西運輸艦,巴西遂對德國、意大利宣戰 ,並派遣軍隊同美軍參與意大利戰役。巴西是南美洲唯一一個派兵參戰歐洲的國家,但因宣傳史料不足, 巴西在二戰史中長期都是「被遺忘」的國家,在此為巴西等確實為二戰做出共性的美洲國家,做一個正名。

除巴西之外,另一個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做出比較明顯的美洲國家是墨西哥。墨西哥在 1942年6月1日對德宣戰,並且派遣第201戰鬥機中隊 ,同美國空軍在太平洋戰場作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墨西哥收容了大量來自亞歐大陸的難民。

美洲其他的國家,加拿大、紐芬蘭因為是英國的自治領或殖民地,因此同英國一起加入戰爭。 阿根廷、哥倫比亞、秘魯、智利、玻利維亞、委內瑞拉、古巴等其他美洲國家,大部份都是在珍珠港事件後或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才對軸心國宣戰。

其中, 阿根廷、智利等國家在戰前與德國保持密切的貿易往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相當部份的南美國家收容了大批德軍高層與德國難民。

大洋洲

與非洲地區相似,大洋洲地區的大部份國家在當時仍是西方國家的殖民地:其中, 澳洲、紐西蘭是英國當時的自治領地,同英國一起對納粹德國等法西斯國家宣戰,並且做出過一定貢獻。

大洋洲唯一一個實際上未直接參與戰爭的,是面積為748平方公裏的湯加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湯加女王圖普三世將這個島國的所有資源出售,來支持英國抗擊軸心國。該國雖然參與同盟國,但因為地小資源貧瘠,並沒有在世界大戰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大洋洲的另一個國家:東帝汶,在當時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是唯一一個名義上未參與戰爭的大洋洲國家 ,這主要是因為葡萄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保持中立。但是在太平洋戰爭期間, 盟軍和日軍曾在這片「中立國」領土上發生爭奪戰,共計有40,000——70,000東帝汶人民被日軍殺害。

以上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未參戰國家的全部盤點內容。從這些國家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出: 對於一些小國而言,恪守中立,左右逢源或許讓他們錯過了在歷史中扮演主角的機會,但這就是小國在這個弱肉強食世界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