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烏軍10個「北約化」精銳旅,現今戰局下的部署情況如何?

2024-09-16軍情

在烏克蘭展開大規模反攻之前,曾對10個經過北約化訓練的新軍教寄予厚望。

盡管這些部隊未能使反攻取得成功,但從客觀角度來看,它們在裝備方面相對完善,尤其在後續補給時享有優先權,因此在烏軍各個單位中,其裝備水平顯著優越。

此外,這些旅隊在與俄軍激戰數月的過程中,戰鬥力也得到了鍛煉。

因此,在俄軍從防守轉為進攻後,這些部隊便迅速擴充套件,四處奔波,承擔起了救火隊的職責。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一下烏克蘭軍隊的十個北約化旅,目前在各個戰線上的部署情況(我們將按照數碼編號的順序進行介紹)。

(註:10個旅的編號為——2023年組建的第21機步旅、第32機步旅、第33機步旅、第37陸戰旅、第47機步旅、第82空突旅、第116機步旅、第117機步旅、第118機步旅,以及最早完成北約化配置的第46空突旅。)

第21機步旅並沒有參與大反攻的行動,而是被編入機動預備隊,部署在庫皮揚斯克—紅利曼的戰線,此後該旅一直在此戰區展開活動。

然而,瑞典提供的西式坦克幾乎已被耗盡,而步兵戰車除了因戰鬥損失外,還分配給了第93機步旅一部份。

因此,這個旅的戰鬥能力有所下降,如今只能作為普通機步旅承擔防禦任務。

第32機步旅最初的情況與第21旅相似,亦是在北線作戰。然而,這個旅實際上是北約化旅中裝備和兵員條件最差的,因此在戰鬥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隨後,他們被調往蘇梅方向,既是為了休整和補充力量,也承擔著戰備任務。

在捷爾任斯克方向形勢嚴峻之時,第32機步旅南下增援,既在實際層面上履行了支援責任,也起到了迷惑敵軍的作用。

'然而,雖然迷惑敵軍的計策取得了效果,但支援任務卻並未如願完成,目前俄軍已然在捷城展開激烈戰鬥。

第33機步旅的標誌性裝備是豹2A4坦克,該旅最初隸屬於扎波羅熱反攻部隊,隨後被調派至馬林卡南執行防禦任務。

在這個戰區的方向上,我們常常能看到烏軍第79空突旅如何展示他們的戰果。

實際上,第33機步旅的支援也相當可觀,但這個旅的行動相對低調,只有在豹2A4坦克遭遇損失時,人們才會想起它,似乎在戰場上有些默默無聞。

第37陸戰旅的標誌性裝備為法國制造的AMX-10RC。該旅最初隸屬於南頓反攻部隊,之後被調回赫爾松,參與了一系列渡河作戰。

然而,由於渡河作戰主要消耗的是士兵,該旅的重型武器損失並不嚴重。隨著渡河行動的結束,第37陸戰旅已經休整了好幾個月,成為烏軍為數不多的具有戰鬥力的總預備隊之一。

第46空突旅由法軍和英軍的裝備混合而成,最初是扎波羅熱反攻部隊,隨後被調往馬林卡西執行防禦任務。

這個旅在扎波羅熱進行反攻時已經是較晚出戰的,因此實際損失並不嚴重。此外,與新成立的部隊不同,老兵的經驗更豐富,訓練也更充分,所以他們的戰鬥力相當出色。

在馬林卡西駐守期間,整體表現也相當不錯,目前仍在承擔這一方向的防禦任務。

第47機步旅是烏克蘭軍隊中唯一一支配備美制重型機械的機械化旅,也是扎波羅熱反攻的佼佼者,隨後被調往阿瓦迪夫卡方向以應對緊急情況。

這個旅在烏克蘭軍隊中占據著獨特的地位,所有交付給烏方的美式坦克和絕大部份M2A2步兵戰車均由該旅接收。

尤其是步戰車的數量,實際上可以支撐兩個旅的配置,但由於第47旅的損失嚴重,這些裝備都全部劃歸了它。

簡單來說,第47機步旅之所以能夠長期堅持作戰,主要得益於「隨打隨補」的保障。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他們參與的戰鬥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目前,這個旅已經從阿城撤回到了紅軍城附近,正全力進行整補,力爭恢復戰鬥力。

第82空突旅是由美、德、英三國混編而成的部隊,其地位僅次於第47機步旅;在扎波羅熱反攻遭遇挫折後,該旅便長期駐守於此,作為戰役的預備力量。

在哈州北部戰事緊張之際,第82空降旅進行了遠端支援,隨後又被調派參與庫爾斯克的戰鬥。在庫爾斯克方向上,挑戰者2坦克以及大多數斯特萊克裝甲車和黃鼠狼步戰車,都是由這個旅提供的。

第116和第118機步旅都是由蘇聯時期的重型裝備與西方老舊武器混合組成的部隊,最初是扎波羅熱反攻的先鋒力量,目前的部署情況如下:

第116機步旅在反攻結束後曾多次出面處理突發事件,隨後烏軍在計劃對哈州北部發動反攻時,這個旅也被派遣過去。

隨著庫爾斯克戰事的爆發,第116旅也參與其中,但表現卻幾乎沒有亮點。可以推測,這個旅在哈州北部和庫爾斯克都有其身影。

在紅軍城方向戰鬥形勢緊張之際,第117機步旅被調來增援,部署在謝利多沃城附近,目前正與同樣增援的國民衛隊攜手阻擋俄軍的攻勢。

第118機步旅是唯一參與反攻卻仍然堅守當地的烏克蘭軍隊,畢竟庫班方向的防禦同樣不能被忽視,因此第118機步旅成為了當地防禦的中堅力量。

因此,烏克蘭軍隊的這些北約化旅顯得格外獨特,宛如「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當初在團結一心反攻的時候,他們齊心協力,氣勢如虹,如今分散到四面八方,成為各個方向攻防的中堅力量。

然而,烏軍在這些部隊之後,陸續又推出了第4X序列、第14X序列和第15X序列的新軍,如今甚至開始著手組建第16X序列的新軍。

大量資源源源不斷地投入到新軍的建設中,那些烏軍曾經的老牌部隊只能漸漸被邊緣化,畢竟「去蘇化」也是支援烏克蘭的目標之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