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吳濤:「王牌號手」25載守邊關

2024-10-30軍情
作者 | 嶽小林 王昊忠 魯俊
編輯 | 華南
初秋大漠,夜幕降臨,隨著一陣刺耳的警報聲響起,火箭軍某導彈旅「架架排序」考核就此拉開戰幕。
吳濤指揮作業
從緊急出動到占領陣地,從機動行軍到火力突擊,導彈戰車一路行軍,一路特情不斷。「全軍優秀軍士」、火箭軍某部一級軍士長吳濤帶領發射班組連續處置「敵特」破襲、道路搶通、傷員救護等多個實戰特情,憑借過硬的能力素質突破重重障礙,按時完成任務。
經過考核組綜合評比,吳濤所帶的發射班組在眾多參考班組中脫穎而出,以絕對優勢拿下「王牌發射架」稱號,他也由此獲得「王牌發射架長」殊榮。
「國土神聖,我不堅守誰堅守;邊關艱苦,我不奉獻誰奉獻!」伴隨戰車馳騁大漠戈壁,他切身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美,胸中常常豪情湧動。
盤點奮鬥征程,吳濤18歲從軍到邊防,42歲仍堅守戰位。時間給予他的,不乏環境的磨礪、任務的淬煉、家庭的牽掛。面對超乎常人的考驗,他一次次聽令而行,勇做刀刃上的刀尖,樹立起為戰耕耘、向戰奔跑、備戰逐夢的新時代軍士典範。
沒有天生的優秀戰士
——「軍營是座大熔爐,進去是鐵,出來成鋼,全看自己怎麽幹」
在這個旅,提起吳濤,官兵們會不約而同豎起大拇指:「他是真正的技術過硬、全面過硬!」
戰友的稱贊不是電洞來風,而是經歷過一件件堪稱神奇的事情後發出的由衷感嘆。
連續18年擔任專業「四會」教練員,連續8年被評為導彈專業一級操作號手,連續4年被評為一級發射架指揮長,20余次在比武競賽中獲獎,入選火箭軍、基地專業技術軍士尖子人才庫,成為旅裏首批軍士發射架指揮長……榮譽厚重,本領必高強。其實,如此牛人,在剛剛接觸導彈專業的時候,也是「白手起家」。
那時正值部隊組建之初,一無裝備、二無教材、三無教員,操作號手更是極其匱乏,而其中「一號手」崗位涉及專業內容最多、難度最高,僅規程要點就有10萬多字,許多戰友都有畏難情緒,有的官兵甚至選專業「避重就輕」「繞道而行」。
「訓練不能等,戰鬥力建設不能等!」吳濤一拍胸膛,「咱們自己先幹,一定要讓裝備如期形成戰鬥力!」
「送導彈上天是每一個導彈兵的夢想,為了這個夢,再高的‘山’都值得去攀登。」只有中專文化的他,成為全旅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看不懂說明書,他便捧著詞典逐字逐句查閱專業名詞,遇到不懂的問題,就追著身邊的骨幹問個不停。
為搞清楚一個原理,吳濤經常加班至深夜。一段時間下來,他硬是將「天書」一樣的數十本專業資料啃下來,並記下數十萬字的學習資料,在專業理論、實裝操作、故障分析與排除方面積累了許多經驗。
「軍營是座大熔爐,進去是鐵,出來成鋼,全看自己怎麽幹」。跨區駐訓、裝備首檢、實彈發射……裝備列裝後,吳濤主動出擊,抓住每一次機會,不斷用實踐打磨過硬本領。
帶頭報名參加軍事技術、崗位練兵、實戰考核等比武競賽,屢屢奪魁折桂;積極投身新裝備研學研訓,利用最短時間拿下新裝備操作資質……哪裏有任務,哪裏就有他奔波的身影;哪裏有比武,哪裏就有他奮戰的足跡。
要想到達成功的彼岸,必須要有恒心、有毅力、有韌勁,讓青春在奮鬥中淬火、在拼搏中浴火,最終方能百煉成鋼,成為發射「定盤星」。「跑三路」是操作號手本領晉級的「必修課」,但導彈電路、氣路和油路圖紙加起來有數百張,僅一個簡單的電路板就有上百條線和密密麻麻的點。
如何把「大國長劍」的制勝「劍法」練到極致?吳濤深知,除了下苦功,沒有捷徑。每天完成實裝操作訓練後,他就在學習室的地板上攤開圖紙,反復默畫每個路線、每條油路。他專門準備了一個筆記本,每天實裝操作後,結合工作原理記「三路」,大到液壓油閥,小到電阻,細化到功用、位置都作了詳細註解。憑著這股韌勁和毅力,吳濤把自己練成了一個「活三路」。
2008年底,在原第二炮兵首屆軍事技術大比武的賽場上,吳濤對導彈武器效能參數的熟練掌握、對導彈專業理論知識的一流儲備、對裝備故障判定排除的豐富經驗,從容應對考官頻頻發問,一舉奪得導彈控制專業士官組第一名。
「邊關艱苦,但絕不能苦挨苦受。只有不斷成長、不斷進步,才能深刻體會到堅守的意義和價值。」隨著能力素質全面提升,吳濤越來越忙,但也越來越充實,幹勁越來越足。
時間流逝,吳濤不斷自我打磨錘煉,從一名新號手成為官兵公認的「導彈通」。就在大家認為這名導彈尖兵可以「歇歇腳」時,他又開始為自己極限加壓。
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是軍人義不容辭的使命責任。身處衛國戍邊最前沿、備戰打仗第一線,吳濤以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礪劍逐夢、奮勇前行,潛心鉆研導彈專業,熟練掌握發射班組所有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他說:「熟練掌握手中武器,努力練就打贏本領,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為強軍事業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才能履行好時代責任和擔當。」
一次,該旅邀請廠家師傅來隊指導訓練,發射程式進入倒計時後,指揮控制艙內的電腦突然黑屏。廠家師傅一時找不出癥結所在,吳濤主動請戰,根據以往操作經驗,拿出「三路」圖一分析,發現是燒壞了一個電阻。故障排除後,專家豎起大拇指:「這個兵,牛!」
軍士的「士」倒過來就是「幹」
——「憋一股勁幹成‘兵專家’,20多年的兵就算沒白當」
「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四處無人煙,風吹石頭跑」,是戈壁灘的真實寫照。回想起2003年9月,帶著優秀學員證書從士官學校畢業的吳濤,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他和無數的戍邊軍人一樣,決心把最好的青春,留在最艱苦的地方。
可是,剛分到單位的吳濤,就出了個「大洋相」:基礎知識摸底考核「不及格」。
開弓沒有回頭箭。「吃癟」的吳濤並沒有氣餒,反而越挫越勇。那時候,他給自己定下「三個不倒」目標:專業考核考不倒,風吹日曬累不倒,實戰對抗打不倒。白天跟班訓練,晚上經常開「小竈」,即使節假日也絲毫不放松……年終考核,吳濤專業理論、實裝操作雙雙斬獲桂冠。
昔日慘遭「滑鐵盧」,今朝奮勇創佳績。有人不服氣,旅領導現場復試,卻考出一個「百問不倒」,吳濤自此聲名鵲起。吳「大拿」、吳師父、吳教員……面對戰友們的褒獎,他精武礪劍的信念卻更加堅定:作為一名導彈操作號手,必須把手中武器練好練精,才能肩負起強軍打贏的歷史重任。
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導彈部隊人人都知道:「要想當好兵,專業必須精。」吳濤憑著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輸的精神,開啟「瘋狂模式」。別人只學考核的內容,他卻捧著裝備技術說明書研究個不停。經過這樣一番苦學精練,吳濤在全旅的士官中第一個透過考核認證、第一個擔任專業教練員、第一批成為發射架指揮長、第一批執行實彈發射任務,參加各類比武8次奪得冠軍。
伴隨著改革強軍的號角,乘著火箭軍由「兵」成「軍」的東風,吳濤所在旅也迎來了換型轉訓、跨越發展的新階段。新裝備技術密集、系統復雜、自動化程度高,結構越來越復雜、功能越來越整合,教學訓練難度也隨之增加。和「00後」年輕官兵共同學習,年齡偏大的吳濤稍顯吃力。
戰士,就應該向沖鋒的子彈一樣一往無前。面對挑戰,吳濤主動從「老師傅」變成「小學生」,晚上經常加班加點消化學習筆記。遇到生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和原理,他就黏著教員和戰友請教,以「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勁頭,直到把問題徹底搞清楚為止。他常說:「只有勤於學習、刻苦專研,才能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難題。」
經過多個夜以繼日的學習研讀、操作訓練,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裏,吳濤不僅和連隊的年輕戰士同批「畢業」,還在後續的發射架長考核認證中,以全優成績透過考核,實作「二次破繭」。
向陽而生,讓奮鬥的青春盡情綻放。「尖兵」重回「巔峰」,戰友們紛紛向吳濤投來贊許的目光,他卻把眼光投向更遠的地方。「一支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一個人技術再硬都只是‘點’的突破,整支隊伍技術過硬才能形成攥指成拳的合力。」吳濤認真說道。
裝備保養,教學示範,講解原理……他總是抓住每個機會向新號手教方法、傳經驗、引路子,將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毫無保留的傳授給身邊戰友。對此,一些人頗有微詞。個別官兵善意提醒「教會徒弟會餓死師父」,有人則覺得「取得點成績就翹尾巴,管得有點寬」。面對「雜音」,吳濤把眼睛一瞪:「都扒拉自己的小算盤,部隊戰鬥力咋提升?!」
會打仗的「兵專家」,教出能打仗的好徒弟。吳濤所帶的第一批號手、如今已成長為某分隊主官的李文斌說,「他總是手把手地幫帶年輕號手,一個動作一個動作教、一個細節一個細節摳,從來都是不厭其煩、不畏其難、不遺巨細。」
當軍事「發燒友」,做訓練「內行家」。新號手專業能力亟需提高,各號手之間配合契合度不夠……一段時間,營隊臨時調整發射班組,為盡快形成實戰發射能力,吳濤帶領班組成員抓緊一切訓練時機「加油充電」,並在訓練過程中總結出研討推練、模擬擺練、實裝檢驗、復盤提煉「四步」訓練法。此舉不僅有效提升訓練效率,還大大縮短磨合周期。
大漠戈壁,黃沙漫卷,一場對抗演練劍拔弩張。裝備故障、通訊中斷、號手「傷亡」等特情接踵而來。但見吳濤臨危不亂、指揮若定,帶領班組號手見招拆招,順利突破險局危局。最終,一個年輕的發射班組以優異成績一舉奪得某大項任務的入場券。
備戰逐夢,向戰而行
——勇於做「主攻手」,當刀尖上最硬的那塊「鋼」
作戰單元能力達標考核,他帶領數名年輕號手夜以繼日精心準備,以全營第一的成績順利透過上級組織的考核;發射架長認證考核,他精益求精追求極致,從數十名訓練骨幹中脫穎而出,以絕對優勢成為首批軍士發射架長……「只有荒涼的戈壁,沒有荒涼的人生。」回首過往,從專業小白到技術行家,從操作號手到發射架長,一路走來,吳濤像大漠深處的胡楊一樣,向下紮根,向上生長,用努力和汗水鑄就別樣的軍教精彩。
吳濤(右一)現場復盤
率先請纓參加重大演訓任務,第一個報名參加各級組織的崗位練兵比武……細數這麽多年的軍教生涯中取得的成績,「第一」、「首次」等字眼頻頻出現,雖然年齡在長、軍銜在增,但吳濤備戰沖鋒、執著奮鬥的初心從未改變。
戈壁無垠,見證忠誠;征途漫漫,唯有奮鬥。組織指揮零失誤,技術操作零差錯、武器裝備零故障……彎弓在手,永做在弦之箭。吳濤始終立足崗位向戰圖強,紮根號位向難攻堅,堅守戰位向戰沖鋒,用拼搏奮鬥書寫自己的強軍答卷。
吳濤之所以被稱為「王牌號手」,不僅僅是因為技術過硬,更重要的是他勇於擔當,敢於在關鍵時刻出手亮劍,使許多難題迎刃而解。
此言不虛。一次實彈發射任務期間,吳濤擔任操作把關,他帶領班組成員嚴謹細致地組織導彈測試,逐台器材逐根電纜檢查裝備器材。就在發射前夕的操作演練時,操作號手按下按鈕指示燈卻不亮,眼看發射在即,吳濤很快判明故障原因,更換元件後故障排除,導彈也按時成功點火發射,受到上級領導表揚。
那次實彈發射,吳濤帶領班組號手臨機接令、迅即出動,飛速進入戰位,按時占領陣地,憑著不放過任何一個數據、不怠慢任何一道工序、不放過有任何一個隱患的一流標準,以及精準指揮、精準操作、精準配合的制勝底氣和實戰技能,導彈精確命中靶標,取得重要毀傷效果。
現代裝備技術含量越來越高,構造越來越復雜,遇到修理難題,經常有人說:「不用擔心,還有廠家師傅呢!」吳濤反感這句話:「上戰場的是我們,不是廠家師傅。自己技術不過硬,上戰場必然吃大虧。」
那年中秋,西北戈壁。一次實彈發射,吳濤負責操作把關。號手按下點火按鈕後,導彈卻毫無反應。危急關頭,吳濤判斷裝備某個元件出了狀況!隨後,專家「會診」發現,確實是導彈上一處元件偶發故障。「我是操作把關,我上!」吳濤當即請戰。憑著過硬技能,他及時完成故障元件更換。而後,導彈一飛沖天,準確命中目標。
敢於現場拍板,源於自身本領過硬。發射場坪上,墨綠色導彈直指蒼穹,蓄勢待發,所有人緊張有序、凝氣聚神。可就在發射程式進入倒計時,異變橫生,顯控終端上的一個狀態指示燈突然異常閃爍。這令現場的官兵束手無策。面對如此突發事件,吳濤沈著應對,準確判定故障位置,很快將其排除。指揮艙的電腦恢復正常,導彈按時「點火」,現場官兵無不嘆服。
大漠邊疆鑄劍,戈壁荒灘礪劍,雪域高原亮劍。這些年來,吳濤先後參加實裝操作訓練數千次,參與處置各種技術戰術特情百余起,參與執行裝備測試、實彈發射、跨區駐訓、紅藍對抗等重大任務20余次,成功發射各型導彈數發,沒有下錯過一個口令、做錯過一個動作、連錯過一根電纜、報錯過一個訊號、記錯過一個數據、按錯過一個按鈕、損壞過一件儀器。
忠誠使命,25載鉚在基層一線苦練打贏本領;不忘初心,20年紮根邊疆大漠矢誌強軍精武。全軍愛軍精武標兵、全軍優秀軍士、西部戰區備戰打仗標兵個人,火箭軍「十大礪劍尖兵」、火箭軍礪劍貢獻獎、「軍事訓練先進個人」、「工匠型專業技能士官」、「好班長標兵」,二等功3次、三等功5次,他用忠誠與汗水書寫精彩的人生篇章。
近年來,在吳濤的培養幫帶下,越來越多的戰友成為優秀的導彈發射號手。趕上編制調整的機遇,從文書崗位轉到吳濤班裏的大學生士兵、中士張楊,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實作「兩級跳」——從一名專業「小白」成為發射專業操作號手,又順利透過「兩長一手」等級操作號手認證,還在專業考核中取得前三名。
隨著越來越多徒弟能夠在戰位獨當一面,已經不再年輕的吳濤拼勁不減。去年,他晉升一級軍士長,成為名副其實的導彈「兵王」。
「出發!」訓練場上,一聲大喝宛如平地驚雷。近日,該營一場實戰化夜間發射演練拉開戰幕。吳濤和戰友們聞令而動,迅速奔赴戰位。
[ 本文刊於【中華兒女】雜誌2024年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