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巴勒斯坦哈馬斯劫持了19歲的以色列士兵吉拉德·沙利特,然後經過了長達5年的談判。2011年,以色列終於用1027名哈馬斯成員換回了沙利特。這1027名哈馬斯成員當中有不少是哈馬斯的骨幹,比如前不久去世的哈馬斯領導人辛瓦爾。
時隔12年,2023年10月,哈馬斯再次綁架了以色列人質,不過這次他們綁架的不是一個人,而是200多人。按照哈馬斯的邏輯,上次交換人質是1:1000,這次綁架200多人,以色列得拿20萬人來交換。沒有20萬人,那就得在其他方面徹底妥協。
然而,哈馬斯還是太幼稚和天真了。這次,他們沒有等來以色列的妥協,而是等來了以色列國防軍的斬首行動和大規模圍剿。短短只有幾個月時間,哈馬斯的兩任主要領導人哈尼亞和辛瓦爾被斬首,整個哈馬斯被徹底打殘了。
這就是誤判戰爭形勢的代價!假如哈馬斯當初不綁架如此多的以色列人質,也不會換來如此慘烈的代價,至少不會元氣大傷,還有發展壯大的機會,而現在基本上連根都被拔了。
同樣的情形發生在俄羅斯身上!
2022年2月24日,克里姆林宮冒然發動了俄烏戰爭。按照既定計劃,俄軍準備在15日之內拿下基輔,3個月之內拿下整個基輔。
然而,事實跟克里姆林宮開了一個非常大的玩笑,如今已經快三年了,俄軍不但沒有拿下基輔,甚至連自己的庫爾斯克都落在烏克蘭手裏了。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克里姆林宮的輕敵。 由於輕敵,克里姆林宮又做出了兩個錯誤的判斷。
一是錯判了美國及其北約盟友對烏克蘭毫無節制的支援;二是錯判了中東局勢,尤其是高估了伊朗,認為伊朗能夠獨當一面。
結果,事實是烏克蘭越打越強,俄羅斯連保留戰爭初期得到的勝利果實都難。而伊朗面對以色列的挑戰,一忍再忍,所謂的抵抗之弧也是有名無實。
如果寧要說我們東方大國有什麽判斷失誤,那也無妨,我們要有承認錯誤的勇氣。東方大國唯一的判斷失誤也許就是對伊朗,以及整個伊斯蘭-阿拉伯世界的高估。
之前,不少媒體曾吹捧中俄伊鐵三角,認為這個鐵三角是抗衡美國和北約霸權的法寶。然而,最後的事實證明,中俄伊鐵三角中的伊朗太疲軟,不但慫了再慫,難以獨當一面,而且還想方設法向西方靠近,甚至還謀求跟西方合作。
中東局勢,曾被我們寄予厚望的【北京宣言】,現在來看,也好像變成了一張廢紙,因為巴勒斯坦各派別雖然簽署了協定,但是依然我行我素,不團結不合作,沒有形成合力,難以牽制以色列。
同樣,我們精心促成的沙伊和解,由於伊朗的不作為,沙特也好像變得冷漠了起來。
敘利亞危機,巴沙爾政權短短十幾天就垮台,俄羅斯和伊朗的軍事力量基本上沒放一槍一炮就緊急撤走,把中東拱手讓給西方,這也許是我們萬萬沒有想到的。
所以,關鍵時刻,我們要亮出我們的鎮國殺器。東風-27導彈試射,六代戰機、無人機航母和大型預警機運-20接連亮相,為得就是震懾敵人,因為我們已經明顯感覺到了強敵來犯的股股殺氣。
當然, 我們做得最正確的決策就是在俄烏戰爭中,始終堅持了中立態度。盡管俄羅斯不斷拋來了橄欖枝,我們雖然接了,但卻沒有明確跟它建立同盟關系。這既是大國風範,更是大國定力。
倘若當初我們跟俄羅斯結盟,如今美西方對我們的制裁恐怕要嚴重得多!估計十八般武器都會用上。而我們中國還沒有發展到完全可以跟美國面對面直接對抗的程度,至少我們在核武器方面跟美國還存在差距。
再說了,我們自身還有更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南海問題和台海問題才是我們的核心利益所在。
因此, 我們東方大國跟俄羅斯是不可能結盟的,如果有的人寧要說中俄必須要結盟,那麽試問,假設某一天我們因南海問題或者台海問題而不得不跟美國大動幹戈,請問,俄羅斯有可能拔刀相助嗎?顯然,沒有這個可能!所以,中俄就不可能結盟。
要知道,烏克蘭問題並不是俄羅斯的核心利益,而南海問題和台海問題不但是我們的核心利益,而且還事關我們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孰重孰輕,三歲小孩都懂。
也正是我們有著「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光榮傳統,我們才不把希望寄托在別的國家身上,而是聚焦於自身發展,這才有了一款又一款新式武器的亮相。
在國際格局急劇動蕩,世界多處戰火紛飛的今天,這些新式武器就是談判桌上的籌碼,就是把握世界發展方向的風向標。
綜上所述, 在俄烏戰爭中始終保持中立,無疑是我們這個東方大國在本世紀初做得最準確的判斷和最英明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