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為戰育人,部隊與軍校的「雙向奔赴」

2024-07-25軍情
第78集團軍某旅與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士官學校組織聯教聯訓活動,圖為部隊教練員為軍校學員講解裝備架設註意事項。孫芳譜攝
取長補短,突破技術困境呼喚理論教學支撐
第78集團軍某旅一級上士張賀雷仍然記得,剛剛接收某新型裝備的那個夏天。
由於缺少技術骨幹教學幫帶,官兵們只能對著說明書摸索操作。作為首個調整到雷達對抗專業的戰士,張賀雷感到頗為不適——訓練時,各專業人員分別帶開,雷達對抗專業卻只有張賀雷一個人。他環視四周,一種迷茫感油然而生。
面對陌生的專業,張賀雷第一次體會到「孤軍奮戰」的感覺:一個人學習理論,一個人實裝操作,一個人考核評估……而且,這只是他面對的第一道難關。
作為班長,張賀雷要為後轉崗來的戰友講解裝備操作。但裝備操作說明書上僅有簡單步驟,實踐中到底該怎麽用、什麽時候用、如何用好?為此,他們一次次向廠家院校求教,收集裝備資料、總結專業理論題庫、梳理裝備操作流程,還編寫出一套教案課件。
沒過多久,張賀雷又遇到新難題。他發現,戰友們對專業理論的理解不夠深入,講到操作時興致勃勃,一講到理論,有些人就開始「大眼瞪小眼」。「新裝備自動化程度高,有的人把操作裝備等同於操作普通電器,以為記住幾個按鍵就足夠、多摸索就能學會,用不著學理論。」張賀雷告訴記者。
專業骨幹張金寶曾經就是這樣認為的,直到他親身經歷了一次慘痛教訓——
那次旅裏組織群眾性練兵比武,張金寶帶領官兵架設裝備。原本一切順利,可到了撤收環節,一名操作手突然報告:「天線無法降下!」
「嘗試切換控制模式!」
「試了很多次,還是不行!」操作手反復確認自己是按流程操作,但就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
車內,張金寶坐在車長位置一遍遍嘗試,始終沒看到裝備自檢透過的綠燈亮起,額頭開始冒汗。車外,原本躍躍欲試的操作手們,此刻心都懸了起來。多次偵錯無果後,張金寶只能求助於連長。
最終,故障原因被查明,是不合理使用裝備造成了保險絲燒壞。他們也被判定本次考核成績為0分。
經過加班加點維修,裝備終於恢復正常。張金寶深刻認識到,自己的理論基礎太薄弱,很多細節都沒學透,才會因為使用不當造成裝備損壞。
針對基層官兵理論學習不足的情況,全旅議戰議訓會上,有人提出:「院校處於專業理論前沿,視野開闊、資源豐富。官兵們要學習摸索新裝備,院校專業教員能更有效地幫他們打好理論基礎,不如邀請院校專家來授課。」這一建議很快被旅裏采納。
與此同時,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士官學校某專業教研室,正為缺乏實裝訓練數據支撐而苦惱,多次安排教員赴部隊開展調研。
一次實戰化訓練中,該旅邀請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士官學校專家來隊跟訓指導,協助組織訓練。經過溝通協調,雙方很快達成一致:讓院校教員學員定期分批次來部隊開展聯教聯訓活動。
「上門送學」的做法,一方面讓院校學員接觸到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新裝備、新訓法、新技能,幫助他們提前適應崗位;另一方面,也讓部隊官兵平時遇到的難題能夠得到援助,有機會學習提升專業理論。
「院校教員們面對面授課、手把手幫帶,讓我們學到許多裝備操作原理,形成了排除故障的可行方案,為專業訓練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張賀雷感慨。
你來我往,院校教學與部隊實踐形成良性迴圈
「確定幹擾樣式,要註意觀察目標訊號的頻率等數據,靈活選擇應對方式,設定幹擾參數……」仲夏時節,訓練場上,第78集團軍某旅某營一堂現地教學課正在進行。
與以往不同,這堂課的授課人不是該營訓練骨幹,而是來自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士官學校的教員朱文亮。課前,官兵們用熱烈的掌聲迎接了朱文亮,還親切地喊出一句「歡迎回家」。從「客人」到「家人」,背後飽含著部隊官兵的真情認可,也離不開院校教員的辛勤付出。
一次訓練,某裝備車輛多次非正常斷電。當時,朱文亮正在參加聯教聯訓活動。得知訊息後,他立即上前檢查,最後發現是日常行駛時的錯誤習慣,導致了供電系統故障。
於是,朱文亮連夜備課。第二天一早,他就在訓練場組織了一堂實踐課,為該連官兵講清故障原因,並與官兵和學員一起展開維修,徹底排除車輛故障。
聯教聯訓期間,這樣的難題會診每周都有兩次,教員和部隊骨幹一起「把脈開方」,學員和官兵共同觀摩學習。不少官兵感嘆:「院校教員不僅幫我們解答理論資料、裝備操作等問題,還用教學科研成果,為我們的專業組訓開拓了新視野。」
那次,該旅某營千裏機動至陌生地域,參加一場復雜電磁環境下的紅藍對抗訓練。沒想到第一回合對抗,他們就被對手打了個措手不及,遺憾敗北。
該營營長百思不得其解,撥通了教員龍洋的電話。了解過對抗情況後,龍洋立即召集教研室骨幹,針對營長反饋的問題進行專項攻關。一條跨越千山萬水的「取經路」就此連通。
「幹擾訊號效果不理想,建議采用多站、多種樣式同時實施幹擾……」院校提出方案方法,部隊進行實踐檢驗。一次次「連線」中,他們逐漸找到解決問題的路徑。最後,該營憑借優異的目標幹擾有效率和壓制時間比,在各個參訓部隊中奪得第一名。
部隊與院校精準對接,戰場與課堂緊密相連,成就了這場為戰育人的「雙向奔赴」。一名院校領導坦言:「聯教聯訓透過建立雙向溝通、協作共贏的聯合育人模式,實作了讓學員從課堂走向戰場、深度融入基層的教育目標,也為院校探索服務部隊的經驗方法暢通了道路。」
教員黃楓對此深有感觸。此前,他在教授「雷達對抗裝備操作」課程時發現,由於沒有實裝講解,不少學員對操作流程的理解記憶十分困難。
借助聯教聯訓契機,黃楓將這門課搬到部隊訓練場,結合裝備講解理論難點,又將該型裝備的操作註意事項逐一細致演示,讓許多學員茅塞頓開。以往理論學習中難以解答的問題,最終在實踐中得到解決。
攜手育才,常態化聯教聯訓持續開展
某連幹部李巖剛到連隊時,正好趕上旅裏組織的一場戰術訓練。訓練中,特情接踵而至,官兵們應付得手忙腳亂,結果也不如人意。
「老兵退伍後青黃不接」「崗位缺編,技術骨幹稀缺」……復盤講評會上,眾人各抒己見。但歸根結底,還是人才匱乏。
「有沒有什麽辦法能幫助官兵加速能力升級?」那次機關調研,李巖提出這一訴求。
「隨著裝備更新叠代,部隊資訊化水平不斷提升,對高素質專業化技術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調研過後,該旅領導對這個問題給予高度重視。經過多次召開黨委會研究,與院校專家組織會談,他們決定開辟一條「聯合育才、請送結合」的新型人才培養路徑——
讓營連部隊結合單位實際向院校提出人才能力需求,院校根據部隊專業動態客製人才培養方案;與此同時,對少數無法在院校實施培訓的專業,由旅黨委牽頭聯系廠家協助培訓。
雷達技師高浩穩正是首批送學人員之一。作為該旅骨幹,他曾多次參與重大任務。但第一次接觸新型雷達對抗系統時,高浩穩還是產生了強烈的本領恐慌。一次次參加院校組織的各類培訓,回到部隊又經歷多個崗位鍛煉,他慢慢成長為雷達對抗專業的行家裏手,還帶出不少優秀的徒弟。
訓練場上,高浩穩和業務骨幹正圍繞某項技術革新展開研討。「部隊與院校聯合培養,不僅縮短了我們的成長周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突破專業發展瓶頸。」高浩穩告訴記者。
一級上士徐佳玉對此感同身受。2022年,他面臨崗位調整。學了7年的老專業成為「過去式」,這讓他十分擔心自己的未來發展。恰逢此時,該旅開始探索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像徐佳玉一樣迫切面臨崗位轉型的人員被優先安排赴院校培訓。如今,他不僅順利走上技師崗位,還成為專業帶教的中堅力量。
「多虧了旅裏搭建的平台,讓我的學習機會越來越多,個人成長的道路越走越寬闊。」徐佳玉感慨道。
培訓歸來,官兵們的個人能力逐步向一專多能轉變,不少軍士骨幹在日常訓練、後勤保障、技術創新等領域都表現突出。
朱金濤曾是一名軍械員,義務兵服役期滿後,他選擇繼續留隊,被安排參加3個月的院校培訓。「訓練場上,很多戰友都能跨專業協同保障,讓我感到很大壓力。」朱金濤在心裏給自己設下一個目標——要快速成長為一名復合型人才。
培訓期間,朱金濤不僅認真學習雷達對抗的裝備操作,努力掌握相關理論,還主動找到教員,申請學習維修專業課程。那段時間,他經常利用休息間隙翻閱書籍、借閱筆記,只為多了解一點裝備操作的數據流程。
朱金濤的上衣兜裏,一直揣著一個小本子,裏面密密麻麻記錄著一系列理論要點:裝備架設撤收流程、裝備保養註意事項、換季保養時間……3個月的院校培訓經歷,為他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2023年底,他憑借過硬的能力素質和出色的專業表現,被該旅評選為年度「四有」優秀士兵。
據了解,該旅與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士官學校開展的常態化聯教聯訓活動已持續3年。經過3年的共同探索,他們圍繞裝備研練、戰法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建立出一套經驗成果共享、教學訓練同頻、人才管理同步的互通機制,推動部隊與院校人才並肩成長、部隊戰鬥力加速生成。(張東盼 張光軒 周程程)
來源:中國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