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 關註 」,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53年7月27日,隨著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元帥金日成、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彭德懷以及「聯合國軍」總司令、美國陸軍上將馬克?克拉克在北韓板門店齊聚一堂。
3人輪流在停戰協定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宣告了持續將近三年之久的韓戰,終於在談判桌上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在撤離北韓的那一天,美軍一位名叫約翰·馬丁的上校在回憶韓戰時,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我們當年最大的失誤,就是把誌願軍的戰鬥力等級,當成了和二流的北韓軍隊一樣的水平。」
這份感想既得益於中國人民誌願軍的英勇作戰,也得益於戰士們永不言棄的鋼鐵意誌,是紀念那些長眠於戰場的誌願軍戰士最好的軍功章。
那麽當年的韓戰究竟發生了什麽?為什麽「聯合國軍」會將誌願軍當成二流的作戰部隊?
錯判局勢
韓戰的教訓表明,只要是在戰場上,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小看自己的對手,無論自己的優勢有多大,對方表現出的內容有多弱小,都不應該輕易的進行分兵、冒進等自大的戰場判斷。用毛主席的話來說就是: 「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
之前存在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是這樣說的: 縱觀老美扶持的所有政府武裝來看,最能打的竟然是老蔣 !
這個說法其實倒也不無道理,雖然蔣介石被咱們戲稱為 「運輸大隊長」 ,並且還有著 「功德林招生辦主任」、「微操大師」 等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外號,但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與他的一眾國民黨軍隊,還是實實在在的給了我軍很大的壓力。
但是美國人總覺得老蔣打的實在是窩囊,不僅人數優勢,後勤保障優勢,還有著本身的武器裝備優勢,再加上飛機、坦克、大炮,以及後面老美支援給他的諸多美械裝備,美國人想了半天也想不明白,老蔣怎麽就打不贏共產黨的軍隊?
現代戰爭不同於以前的冷兵器戰爭,不是單單靠斬將奪旗的匹夫之勇,就能所向披靡的讓戰場的局勢一邊倒,綜合實力相差太多就會被穩步推進,然後橫掃。
然而,還沒等到老美想明白,中國人民誌願軍就在毛主席的正確指示下,在彭老總的親內建領下,浩浩蕩蕩開過了鴨綠江,直奔不可一世的「聯合國軍」而來。
雖然在1950年10月25日的第一次戰役中,我軍打了美國人一個措手不及,這一戰的勝利要得益於兩個要點: 一個是情報差,美國人壓根就不知道我軍已經進入了北韓;另一個是指揮官麥克阿瑟狂妄的分兵策略,隨意推進、急功近利 ,都是美國人失敗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第一次戰役失利後,麥克阿瑟並沒有進行戰術方面的檢討,反倒將問題歸咎於中國方面的突然出兵,也就是兩軍之間存在情報差,再加上部隊分散行動不成建制,被誌願軍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也實屬正常。
所以麥克阿瑟認為,只要己方能夠重新組織起部隊正常推進,誌願軍也就和北韓軍隊沒什麽區別,湊數的再多那也是湊數的,成不了什麽氣候。
1950年11月7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爆發,麥克阿瑟十分自信的判斷道:誌願軍此次前來,不過是為了預防「聯合國軍」在打垮北韓、統一北韓半島之後,順勢侵略中國東北地區,因為此前美軍多次入侵中國領空,轟炸了位於遼寧境內的丹東地區。
可即便如此,美國人仍然認為中國不敢出兵,即便現在出兵了,目的也多半是出於積極防禦、觀察「聯合國軍」的動向,不會真的主動進行十分猛烈的進攻。
但事實證明,麥克阿瑟完全錯估了誌願軍的戰略預期,誌願軍既然來了,就是為了趕走他們這些侵略者而來。
而在戰場上,美國人也的確領略到了誌願軍戰士的頑強的戰鬥意誌和作戰風格,以致於美國的一位陸軍上校約翰在戰後感嘆道:
「在北韓作戰的日子裏,我終於明白了什麽叫無法戰勝。我們當年最大的失誤,就是把誌願軍的戰鬥力等級,當成了和二流的北韓軍隊一樣的水平。」
望而生畏
試問:美國在統一北韓半島後,會不會將手伸向中國?這個問題沒有人知道,但麥克阿瑟一定心知肚明。
二戰結束後,美國人剛開始選擇扶持蔣介石的南京國民黨政府,試圖以相對和平的方式將手伸入中國,同時,美國也將手伸入了戰後的日本和北韓半島,以完成其在遠東建立軍事基地的戰略構想,而這一切不過都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博弈的資本罷了。
但出乎美國人意料的是,蔣介石短短3年多就在解放戰爭中落敗,不得已退守台灣,美國也只能迅速調整戰略部署,將下一階段的重點策略放在了北韓半島上。只要能將北韓半島抓在手裏,再加上當時的日本,美國同樣可以完成當初最基本的設想。
美國的這點小心思當然瞞不過中國共產黨傑出的一眾戰略家們,尤其是毛主席,他出於對整個國家戰略防禦布局的思考下,同時,北韓政府也向我們發出了主動求援的訊號,在經過商議後,中國最終做出了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的歷史性軍事決定。
在遭受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戰役的失利後,麥克阿瑟似乎也明白了誌願軍「來者不善」,開始接連展示他在西點軍校的學習成果。在麥克阿瑟的示意下, 「聯合國軍」采用了「先停火、後談判」的場外方式,給部隊爭取休整和喘息的時間 ,但這一切並沒有瞞過彭老總的眼睛。
1950年12月31日,在彭老總的判斷下,中、朝軍隊選擇果斷出擊,抗美援朝戰爭第三次戰役爆發。
我中國人民誌願軍在這次戰鬥中集結了大約6個軍的兵力,在北韓人民軍3個軍團的協同下,依托原本設立在「三八線」附近的陣地工事,對保持防禦姿態的「聯合國軍」發起了一次突如其來的全線進攻。
經過一周的進攻後,也就是在1951年1月8日這一天,「聯合國軍」被擊退至北緯37度線附近地區,中、朝軍隊在占領漢城後便適時停止了追擊。但「聯合國軍」的反撲來的也很快,1951年1月25日,「聯合國軍」卷土重來,妄圖重新打過「三八線」。
這次進攻可並不是麥克阿瑟的無謀,而是我軍主力進入休整狀態的情報被敵軍的情報部門洞察,所以美軍也抓住了誌願軍這一漏洞,果斷出擊,以報前三次戰役中的一箭之仇。
「聯合國軍」攻勢猛烈,誌願軍為了維持陣地付出了慘痛的代價。1951年3月14日,中朝軍隊撤出漢城,直到4月21日,雙方仍然將戰線穩固在「三八線」附近,誰也未能前進一步。
這次來去反復的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的一個縮影,是一場較為典型的,雙方先後抓住敵方漏洞後果斷出擊的戰役。
而在抗美援朝第二、三次戰役後,美國人才總算明白蔣介石為什麽會輸, 這些士兵個個悍不畏死,隨時都能犧牲自己換取戰鬥勝利 ,這樣的信念與意誌在敵人眼中,只能用「可怕」兩個字來形容。
英魂永存
抗美援朝戰爭之所以最後能以中、朝一方的勝利而告終,除了司令員下達的正確戰略方針、各級指戰員堅決執行命令以外,還離不開諸多英雄一般的百戰老兵。
1950年9月25日,在北京順利舉行了 「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 ,全軍上下共350名代表參會, 在這350位百戰老兵裏,光是立過特等功的就有78人 。
但這可不意味著特等功就是什麽大白菜,相反,中國四大野戰軍加在一起 550萬人 ,也就出了這 78位元 活著的特等功戰士,而且 絕大多數特等功、一等功戰士都是死後追授 。
當然這個會議可不是立過一次一等功就能有資格去的,就算是只立過一等功,也得立很多次才行。比如一位叫 呂俊生 的戰士,他在抗日戰爭期間,在戰場上 徒手以白刃戰的方式擊殺了27個甲種師團的鬼子,獲授一等功 。這樣的軍功章, 他前後一共拿了八個 。
在中國解放軍隊伍裏,一直都流傳著一句頗具寫實性的順口溜,叫做 「三等功站著領,二等功躺著領,一等功家屬領」 。這也側面體現出想要獲授特等功是怎樣的一種難度,更別提大會現場,居然還有78位元老兵是活著的特等功了。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之後,這些百戰老兵又立即開赴了戰場,這次當然也湧現了一批獲授特等功的戰士,但這次,國家只能選擇追授。
張國福 ,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後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因在胡家窩棚一役中摸到了廖耀湘的「西進兵團」指揮部附近, 一顆手榴彈給一群國民黨少將、中將炸上了天,致使其指揮所直接癱瘓,獲授特等功 。
而這次,張國福則是在全連犧牲僅剩自己的情況下,且胸部受重傷的情況下,獨自堅守345.6高地長達七天八夜,直到援軍趕到的時候,張國福都沒有丟掉陣地。
楊根思 ,1944年加入新四軍,歷經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榮立一等功。抗美援朝戰役裏,楊根思在著名的長津湖戰役中率領一個排扼守小高嶺陣地,由於身負重傷,眼看敵人即將沖上陣地, 楊根思抱著炸藥直接沖進了人堆裏,當場炸死了周圍的40多個美軍 。
因為楊根思的這次英勇犧牲,導致後面的美軍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以為誌願軍陣地裏還有人員殘留,所以並不敢直接上去接管陣地,這給後續援軍爭取到了接管陣地的時間。因此, 楊根思獲授特等功,他也是新中國第一個獲授特等功的戰鬥英雄 。
胡修道 ,1951年6月參軍,作為一個新兵,他打的第一場戰役就是抗美援朝。在上甘嶺戰役中,胡修道在 獨自一人堅守3號陣地的情況下,還去幫忙守了隔壁的10號陣地,一天之內他來回奔波於兩個陣地,帶領戰友打退敵軍40多次進攻,斃敵280余人 。
當援軍趕到時,這兩個陣地一共只有3個人存活,誌願軍自己的彈藥早就消耗光了,他們完全是在胡修道的帶領下,靠著從敵人屍體上扒下來的彈藥在戰鬥。事後胡修道獲授特等功,被後人稱之為 「上甘嶺戰神」 。
抗美援朝極大的增強了中國人民對抗外國侵略者的信心,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一世、不可戰勝的神話,在這場戰役中的每一位英雄都值得我們永遠銘記,沒有他們就沒有中國之後幾十年穩定的發展態勢,也就不會有今天我們幸福的生活。
對於美軍錯將我誌願軍戰力當做二流北韓軍的往事,螢幕前的你有什麽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參考資料:
1. 【中國人民誌願軍戰史簡編】——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
2. 【抗美援朝戰爭運動戰階段的五次戰役】——中國軍網?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 關註 」,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