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與反導系統,這是一對天然的「矛與盾」式的存在。 隨著技術的進步,導彈的突防能力和反導攔截彈的攔截能力的較量一刻未停,其中的一方會在某一階段中占據優勢,但很快又會被另一方所超越 。而今,面對解放軍實力不俗的洲際導彈,美國人似乎找到了某些應對手段,且很快就開始「信心爆棚」了。
美媒的相關報道
據美國防務媒體「1945」報道,軍事專家克里斯·奧斯本發表文章稱,美國海軍最新型號的「標準-3IIA」型艦載反導攔截彈已經具備了「十分強大的反導能力」。 在一次高強度電磁幹擾環境下,「標準-3IIA」依舊成功區分出了模擬洲際導彈的靶彈和靶彈釋放出的誘餌彈,準確命中了靶彈,相關測試是由美國海軍「伯克」級驅逐艦「麥克·坎貝爾」號和「傑克·盧卡斯」號完成的 。按照克里斯·奧斯本的話來說,裝備「標準-3IIA」反導攔截彈的美軍巡洋艦和驅逐艦,已可有效攔截來自中國或俄羅斯的洲際彈道導彈。
「標準-3IIA」型艦載反導攔截彈
好吧,從報道內容來看,「標準-3IIA」反導攔截彈恐確實具備不俗的戰力,畢竟在高強度電子幹擾環境下,還要準確區分出搭載核彈頭實彈的彈頭和誘餌彈頭,這無疑是個難度極大的事情,而「標準-3IIA」卻成功做到了這一點。 顯然,這意味著現有的「多彈頭分導技術+實彈與誘餌彈相結合」的洲際導彈突防手段的有效性,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不過,這就能證明中國等國的洲際導彈將在美軍的新型反導攔截彈的面前徹底失效嗎?倒是也未必。
多彈頭分導技術
正如剛才所說,導彈與反導系統這對「矛與盾」式的存在,從來都不存在所謂的「一方徹底戰勝另一方」之說,二者分別所處的優勢和劣勢地位都是階段性的。既然「多彈頭分導技術+實彈與誘餌彈相結合」的手段,已經難以確保足夠高的突防效率,那我們自然就該尋找更為高效的方法了。 這其中,將傳統構型的彈頭換為可實作高超音速飛行且彈道「飄忽不定」的乘波體滑翔彈頭,應該是行之有效的一招 。
乘波體滑翔彈頭
我們知道,在目前的世界範圍內,中國是無可爭議的高超音速技術最為發達的國家。無論是在難度相對較低的雙錐體構型高超音速武器,還是高端的乘波體滑翔構型高超音速武器,我們都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如此想來,按照外界盛傳的「‘東風-41’洲際導彈被認為可搭載約10個分導彈頭」,以及「‘巨浪-2’潛射遠端彈道導彈被認為可搭載約3~5個分導彈頭」之說,若對這些導彈搭載的分導彈頭用上高超音速武器技術,如換為乘波體滑翔構型彈頭,顯然可進一步提升突防成功率 。即便強如「標準-3IIA」反導攔截彈,恐也很難對機動變軌能力和變軌突然性都很強的乘波體滑翔構型彈頭實施有效攔截。
「東風-41」洲際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