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俄軍占領大新西爾卡頓巴斯兩州局勢告急 澤連斯基面臨重大考驗

2025-02-03軍情

大新西爾卡,這名字聽著就拗口,最近卻成了俄烏沖突新聞裏的熱門詞匯。俄羅斯媒體嚷嚷著俄軍已經控制了那兒九成的地方,烏軍的重要據點眼看就要「崩塌」了。這訊息聽著是不是特振奮人心?但咱們得冷靜點,別忘了戰場上「煙霧彈」可是常客。

俄羅斯媒體嘛,你懂的,歷來喜歡報喜不報憂。類似「即將崩潰」、「完全控制」這種說法,在之前的巴哈穆特爭奪戰裏,咱們就聽過好多遍了。結果呢?還不是拉鋸了好幾個月。所以,這次的訊息,咱姑且聽之信之,但也別全信。最好再看看其他渠道的訊息,比如衛星照片、西方情報機構的評估啥的,才能更靠譜點。烏克蘭官方到現在還沒吭聲,估計也是在玩戰略忽悠,不過這也讓局勢更撲朔迷離了。

話說回來,這大新西爾卡還真不是個普通地方。它卡在頓涅茨克和扎波羅熱前線中間,就像個交通樞紐,T0408公路和鐵路線都從這兒過。要是這地方丟了,烏軍就得往後撤,比如到古列波耶-波洛吉一線,那俄軍的補給線就短了,威脅烏軍後方也更容易了。俄軍打的什麽算盤,估計大家也能猜到:拿下大新西爾卡,要麽往西打弗勒達,要麽往北包抄阿夫迪夫卡突出部,反正就是想擴大在頓巴斯的控制區。

烏軍現在日子不好過,首先就是缺人缺彈藥。烏克蘭總參謀部自己都承認,有些部隊已經連續打了半年多了,戰鬥力肯定下滑。北約雖然答應訓練九個新編旅,但遠水解不了近渴啊。彈藥方面,烏軍主要靠西方援助,據說每天炮彈消耗量只有俄軍的三分之一,這後勤壓力得多大啊。

再說俄軍的戰術,也一直在變。現在他們喜歡用「人肉沖鋒」加無人機引導炮擊,比如用「柳葉刀」巡飛彈。雖然自己傷亡大,但也能給烏軍造成不小的壓力。還有華格納的殘余部隊,據說重組成了「風暴-Z」懲戒營,估計又要投入到消耗戰裏了。

不過,戰場上的事,瞬息萬變。有些因素可能會改變局勢。比如西方承諾的F-16戰鬥機,要到2024年才能交付,飛行員培訓還得半年,短期內幫不上忙。但美國提供的M39A1型陸軍戰術導彈系統,射程165公裏,能打到俄軍後方的別爾江斯克機場,也算是個威脅。

冬天快到了,這也會影響戰局。到時候泥濘不堪,坦克裝甲車都跑不動,戰線估計就僵住了。烏軍正好可以趁機休整補充,準備以後的反攻。

短期內,我覺得俄軍可能會鞏固在大新西爾卡附近的控制區,但想打到扎波羅熱州腹地,比如奧列霍夫,估計不容易。烏軍也可能在一些地方小打小鬧一下,比如托克馬克方向。

長期來看,今年的戰局主要看三點:一是西方援助能不能跟上,一個月20億美元,這可不是小數目。美國大選之後,新政府的態度也很關鍵。二是俄羅斯的軍工廠能不能及時補充前線的損失,據說現在一個月能造一百多輛坦克,但能不能一直保持這速度就不好說了。三是烏克蘭的動員令執行得怎麽樣,他們想再招五十萬人,但這得看動員機制和訓練資源給不給力。

總而言之,大新西爾卡「要塞崩塌」這種說法,水分很大,估計是俄方的心理戰。頓巴斯戰線還沒到崩盤的地步,持久戰、消耗戰還得繼續打下去。要想知道更準確的訊息,還得關註各種渠道的資訊,多方對比,才能看出門道。這就像咱們老祖宗說的,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要說這戰爭啊,真是勞民傷財,生靈塗炭。什麽時候才能結束呢?唉,一聲嘆息。